每次舅舅们回来,外公外婆总是里外操劳。
而舅舅们从不搭把手做家务,过年还总惹事,这让老两口心里不舒服,也不太愿意他们回来过年。
但外公外婆一直秉持着“儿子养老”的传统观念,哪怕心里再有气,也觉得儿子更重要。
要是女儿们去劝说,舅舅们知道了,就会骂她们多管闲事。
次数多了,女儿们也就不愿再劝了,即便接到外公外婆打来的诉苦电话,也只是默默听着,不再提意见或劝和。
苏爸早就察觉到了这种情况,本来不想让苏妈掺和进去。
但那是她的亲生父母,苏妈实在没法做到不闻不问,苏爸也不好强行阻拦,只能听着她抱怨。
苏月劝住了苏妈,苏爸便没有再多言。一家人在外婆家待了一天,就匆匆回了家,都知道外公家的事不好掺和。
回到家后,先忙着喂牲口,接着各忙各的,没人再提外公家的事。
很快春种开始了,一家人更忙了。
今年苏月把地里的活外包出去了,苏妈在家做饭、照顾新孵出的小鸡。
苏爸忙着到处割猪草喂猪,不再操心地里的事,一心一意养好十几头猪。
过年时,苏月说把养好的猪杀了熏成腊肉,放到电商小店卖。
起初苏爸觉得不太靠谱,但苏月给他分析了电商的受众和网购的趋势后,他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养猪的劲头也更足了。
为了能接上茬,年后他去有猪崽的人家预定了二十五头猪。
苏月还会偷偷用稀释的灵泉水喂家里的猪和鸡,所以家禽家畜从没生过病。
年后山上树木发芽,桃树、李子树都开花了,不过苏月知道今年结果的可能性不大。
树林里桃花盛开,她拍了美照,剪辑成视频发在播播上,意外地火了一把,引得不少主播来寻找春日繁花。
这一年,苏月把家里的农副产品放到网店售卖,很受同省在外打工者的喜爱。
家里农活忙完后,有人给苏大哥介绍对象相亲。
一开始苏月没跟着去,后来两人相处得不错,苏大哥把人带回家,她才知道,这人就是上辈子的大嫂。
苏大哥和李晓的缘分似乎很深,即便苏月重生改变了一些事情,也未能影响到他们的姻缘。
李晓的家在距离苏大哥村子不远的小家坝,家里有三个孩子,她是老大,弟弟和妹妹还在上学。
李晓年纪不小了,这几年在家务农,没有机会结识其他异性,家里便托人帮她介绍对象。
介绍人认识苏妈,于是把李晓介绍给了苏大哥。两人见面后彼此都挺满意,便开始了恋爱。
李晓来到苏家,一方面是想了解家庭情况,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苏家人是否好相处。
她的妈妈希望她早点结婚,因为在村里人看来,两人的年纪都不小了。
李晓觉得苏家人很热情,回去后就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父母,表示对苏家很满意,愿意结婚。
然而等了半个月,苏家都没有上门提亲,李家担心他们会反悔,便让介绍人来打听一下情况。
苏妈得知李家来询问情况后,问苏大哥李晓是否提过结婚的事。
苏大哥一脸懵懂,才想起李晓之前确实提过,但当时没放在心上,就给忘了。
苏月看着大哥这直男行为,心里想,以后嫂子肯定要操不少心。
苏妈听后气得直骂儿子,恨铁不成钢。骂完之后,赶紧准备东西。
两天后,苏爸和苏妈带着苏大哥和介绍人,带着礼物去了李家。
双方见面后,很快敲定了婚期,苏家出了1.2万元彩礼,还包了三金,婚期定在两个月后。
订婚后,苏大哥经常开车接李晓去城里买结婚用品,碰到拿不准主意的时候就叫上苏妈。
三人忙活了一个月,才把结婚用品备齐。
苏月原本打算请人给苏大哥和李晓拍婚纱照,但觉得本地的照相技术不如自己,于是网购了两套婚纱和两套西装。
选了个空闲的日子,苏大哥把李晓接回来,三人带着拍摄工具上山。
苏月选了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搭了一个简易的换衣间,给李晓化了淡妆,还帮苏大哥修眉、涂唇膏,并打理了他们的发型。
一切准备妥当后,她用自己专业的相机开始拍摄,效果出奇地好,拍完后只需去城里冲洗照片并装框。
两套衣服风格各异,一套是简约的白色拖地婚纱,李晓穿上格外动人。
另一套是短款粉色纱裙,李晓站在野花丛中,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苏大哥看得目不转睛。
苏月喊他过去拍照,他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苏月回头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出了声。
苏克听到笑声才回过神,慌乱地走到李晓身旁。
一下午苏月就拍完了照,等两人换好衣服、收拾好东西,三人便下山了。
到家后李晓留在苏家过夜,为免李家担心,苏家让她打电话告知。
李家信任苏家,放心答应。
晚上李晓和苏月同睡,两人对着相机,讨论洗哪些照片放大、哪些做成摆台,半夜才兴奋睡去,第二天成功睡过头。
苏月在自己家里毫无拘束,但李晓却有些拘谨。
这是她第一次在苏家过夜,还睡过了头,李晓担心苏家人会觉得她懒惰,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过苏爸和苏妈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他们的房间就在隔壁,自然知道她们夜里睡得晚。
苏爸和苏妈都没觉得他们起晚了有什么不对,苏妈看到他们下楼,还主动招呼他们吃早餐。
早餐后,苏月带着李晓把家里转了一圈,中午吃完饭后,苏大哥就送她回李家村了。
之后两家人都忙了起来。苏月去城里处理事情时,顺便把婚纱照送去冲洗。
她让店家把三张大照片装进相框,还做了两本相册和七八个小摆台。
这些大概需要三四天才能做好,苏月就付了钱,留了一个镇上的地址,让店家做好后寄过来。
办完事,她就回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