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新的系统解锁,唐稔看了一眼巫医,发现巫医似乎不是很惊讶,想来是她之前就接触过阵营,已经解锁过阵营系统了。唐稔还记得,巫医之前提到过,她去过一个叫大沼泽的时间线,而且她在那条时间线里面,在蜥蜴人阵营里面的声望还不低,想来她就是在那时,接触到的阵营系统。
于是唐稔告知一声巫医,和军需官老头说,自己需要快速思考一下,但是实际上,是借着这段时间,去查看阵营系统的文本:
“契约者受到了一些强大本土组织的邀请,契约者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加入其阵营;阵营系统可以被视为一种由时间线本土生物组建的,大型团队,在团队中,契约者与本土生物可以和谐共赢。加入阵营后,契约者可以接受更高级的阵营专属任务(即使之前契约者与该阵营,该团队处于良好的声望关系,契约者未加入该阵营时,也无法接取该阵营专属任务),但是请契约者考虑清楚利弊,因为阵营与阵营之间,存在着敌对关系和合作关系。
以及以下几点请注意:第一,契约者必须与自身加入的阵营,保持良好的声望关系,如果契约者与该阵营声望跌入负数,则自动退出该阵营;第二,阵营系统只有在时间线内部才能生效,当离开时间线时,空间会自动保存契约者与加入阵营之间的关系;第三,阵营提供的加成,也只在当前时间线有效。”
阅读完这一份并不算长的文本,唐稔对于阵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虽然之前,自己在旧维勒多接触过声望系统,而且和治安者阵营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自己没有加入过任何阵营,所以即使自己和治安者关系再好,自己之于治安者阵营,也就是一个“过客”或者说“外来者”。而且自己和治安者关系再好,治安者的本土商店也对自己开放了,但是自己不能从治安者那里主动接取一些支线任务。
而加入阵营则不一样了,因为只要加入阵营,自己就会被打上该阵营的标签。就像鲍格里德不会再称呼自己为“外来者”一样,但是加入阵营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像狼之部族,公牛部族这些,本就和熊之部族对立的阵营,自己就没有任何机会,从他们那边获取好处了。
和巫医进行求证后,唐稔的猜想果然没错。于是唐稔没有任何犹豫,征得巫医同意后,唐稔和巫医直接同意了军需官老头的邀请,正式成为了熊之部族的一员。还没来得及查看,成为熊之部族的一员,能享受到什么加成后,军需官老头的话语直接打断了两人的动作:
“既然两位,现在已经正式成为了我们熊之部族的一员,那么,老头子我,就可以在这里额外给你们加一些奖励。就当做是,你们作为我们熊之部族新人的福利吧。”
听到军需官这么说,唐稔两人对其连连道谢,道谢结束后,开始查看其空间的播报:
“契约者415A号,已完成支线任务‘侦察任务’,任务完成度评价:S2。获得以下奖励,已计算幸运值加成:经验值400(20)点,以太币800(+40),团队战旗,未定的残缺圣物底座。”
虽然经验值和以太币,是被唐稔两人平分后的,但是以S2级别的支线任务来看,这点经验值和以太币,未免还是少了点。但是当两人看到,后两样物品的详细信息后,唐稔还是不得不感叹,不愧是S2级别的任务完成度评价,奖励就是不一样:
“消耗品:团队战旗(A1)
产地:十号空间
效果:本战旗会被视为小队令牌;当使用本战旗后,将会由使用者指定成员,指定完毕后,会直接成立经由十号空间认证的特殊团队(本团队采用战争小队模式)。
说明:没什么好说的,用就完事了!”
不说后面的第二件物品,光是这件团队战旗,巫医就觉得已经当得上S2级别的任务奖励了。巫医告诉唐稔,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大多数契约者,在等级一达到20级之后,有野心的,都会抓紧攒钱,甚至于借钱都要去买上一块小队令牌。据说是,契约者团队成立的越早,能获得的好处就越大,至于那些没有野心的契约者,在等级达到开放团队系统后,也会想方设法加入一个自己满意的团队。
既然如此的话,唐稔也没有犹豫,和巫医短暂商量了一下后,直接以唐稔为队长,两人以没到20级的等级,直接成立一个契约者团队。唐稔和巫医先离开长船坞,以防万一,待会弄出来的动静太大,惊到军需官老头或者不远处的其他十号空间契约者,到时候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随便找了个借口,重新借了两匹马,随意选了个方向,先暂离熊之部族的地盘一段距离。等到确定熊之部族占领的修道院,已经成为视网膜中的一个小点之后,两人随便找了片路边的森林,钻了进去。将马匹拴住,唐稔从背包空间里面取出了这个消耗品。
等到将这面战旗握在手中,唐稔才发现,十号空间对其的描述非常精准。这面战旗,由一根碗口粗的木制旗杆支撑着,战旗本体则是一面十分厚重的针织布匹,这面战旗上,还有着一些斑点的血迹,上面用血红色的字体写着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10”。
打量了一下下这面战旗,唐稔直接在心中默念使用,然后在自己的面前跳出了一个方框,看样子是要唐稔自己输入,想要和哪一位契约者组队。唐稔将巫医的契约者编号输入进去,等到巫医同意之后,唐稔这边显示,让自己给团队取个名字。在这一步上唐稔有些犯难,询问过巫医之后,结果发现巫医也是个取名苦手,所以经过百般思考后,唐稔索性有些自暴自弃般地,给团队取名为了“10号战争小队”。
命名完成后,唐稔看见,原本的“小队”选项,此时已经变更为了“团队”选项。而且正式版的团队,比起原本十分简陋的临时小队界面,多出了许许多多的新功能:
“团队名称:10号战争小队
团队类型:战争小队
团队等级:LV0(0\/10)
团队成员数量:2\/5
团队技能:待抽取
团队共用储存空间:100m3”
这些是写在明面上的数据,唐稔还通过询问应答系统,得知,相比起于临时小队,正式团队的成员,内部进行交流时,是不需要支付费用的。虽然之前唐稔两人之间,交流也没有支付过以太币,但是应答系统告知,假如两名临时小队成员,处于不同的时间线,或者同一时间线内,相处距离超过十千米,每次发送消息,就需要支付一定数量的以太币。而正式的团队内部,则没有这种限制,但是在传输信息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延迟。
接着就是战争小队这个类型的团队,经过应答系统的解答,唐稔得知,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团队,空间推出这种类型团队的目的就是,希望组建这种团队的契约者,更加注意人员质量而非人员数量,滥竽充数不可取。而且十号空间,会因为战争小队可以招收的契约者数量较少,所以会给出一定的补偿,比如说待会要抽取的团队技能,保底都会比普通的契约者团队高上起码一个大等级。
还有就是关于团队等级,这个团队经验获取,需要团队中的契约者,完成支线任务或者主线任务后,假如契约者取得了b1级别及以上等级的任务评价后,每一名契约者,会给团队经验增长一点。而团队等级提升,则可以提升团队成员数量的上限,还有增强团队技能。
看到这里,唐稔理解了,为什么别的契约者,都希望越早的成立契约者团队。而且看样子,团队技能是一个契约者团队的核心,所以唐稔没有犹豫,和巫医说了一声后,因为只能团队队长抽取,所以唐稔直接按下了抽取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