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丹心,可昭日月!”
“陛下,我等都是大隋忠臣,岂会跟随那些逆贼造反,我们都是忠心您的。”
“为了大隋,我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岂会与他们同流合污。”
百官脸上满是喜庆,争相表达自己的忠诚。有几个大臣甚至赌咒发誓,一副愿意为了大隋去死的样子。
杨倓目光扫过众人,顿时忠奸一目了然。
相对于上次的群魔乱舞,经过清洗后的朝廷果然顺眼了许多,至少忠诚度都在五十以上,甚至还有好几个九十忠诚的存在。
很显然,这次的清洗很成功,割掉了那些腐烂的坏肉。
他看向了樊子盖和阴世师两人,微笑道:“樊爱卿,你为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朕绝不会亏待你。
这次又平定叛乱有功,朕决定册封你为当朝太师,进爵信国公。
今后替朕扼守洛阳,为我大隋之基石,望卿多多保重,大隋需要你这般老臣!”
此言一出,群臣一片哗然。
先前樊子盖的职位就是二品光禄大夫,还是济公,现在陛下一下子将他提到了顶点。
太师可是正一品的超品存在,虽然没有什么实职,但是这个荣耀象征之巨,无以复加。
毫无疑问,樊子盖成为了皇帝最信任的人。
加上这个国公封赏,这无疑是达到了臣子可以做到的官位极点。
再封无可封!
咕哝!
一下子这么一个大饼压下来,别说是樊子盖激动万分了,就连旁人都忍不住想要流口水。
这饼太大了,自己等人不说搞个国公,至少也是一个公侯了吧。
“老臣惭愧,我只不过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樊子盖跪倒谢恩,有些哽咽道。
只是这一瞬间,自己就做到了臣子的巅峰,这一辈子都死而无憾了。
自己也没有选错人,陛下不但文韬武略,更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樊家当誓死追随陛下。
杨倓微微颔首,看向了跪在地上的阴世师,沉声道:“阴世师,你虽然受到了代王的蛊惑,但是迷途知返,拨乱反正,这次功过相抵,降一级使用。
不过令爱阴月娥蕙质兰心,冒着生命危险为朕报信,朕才能及时调兵平叛。
此功劳不可不赏,册封为德妃。
希望你坚守德行,不要给德妃抹黑,否则朕绝不饶恕。”
“罪臣遵旨,今后一定谨言慎行,不给德妃抹黑!”阴世师老泪纵横,五体投地道。
“额,这他妈也行!”
群臣一开始还有些幸灾乐祸,阴世师这次白忙活了半天,但听到后面的话后,直接是傻了眼。
阴世师是白忙活了,甚至还被降了一级,但是他女儿居然直接被册封为贵妃,这他妈是赚大了啊。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是满脸幽怨地看着皇帝,陛下还是你会玩。
咳咳!
杨倓就当没看到了,继续道:“光禄大夫杨义臣为我大隋南征北战,这次更辅佐朕平定瓦岗寨。
加封太尉之职,进爵武国公,兼任兵部尚书!
御史大夫元文都,金紫光禄大夫段达,任命为尚书左右仆射,掌管尚书省。
刑部尚书卫玄免职,接替苏威之职,为纳言!
皇甫无逸任命为刑部尚书,大理司直韦云起任命为民部尚书.......”
一口气,连续提升了好几个大臣,将空缺给填补了起来。
秦琼、房玄龄等人都安插进入了官员体系,其他人也有了安排。
其他官员也都有了提升,一个个是眉开眼笑。
裴仁基更是直接封侯,得到了一个勇武侯的爵位。
一时间,可谓是皆大欢喜。
而在这欢喜的后面,一个全新的官位利益共同体出现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利益一体,自然更要如此。
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些原本五六十忠诚度的官员忠诚值都是暴涨,来到了七八十左右。
新晋尚书右仆射段达直接站了出来,凝声道:“陛下,这代王杨侑包藏祸心,屠戮百官,妄图抢占洛阳,还请陛下诛杀此獠。”
如今他已经是登临宰相,自然是真正的帝皇一党,那代王杨侑就是他的敌人。
不管这次是不是杨侑造反,都必须要是他造反,而且要将他一下子打趴下去。
又一人站了出来,赫然是唯一没升职,还降一级的阴世师。
他义愤填膺道:“陛下,元大人说得对。杨侑此人如此丧心病狂,还有其母族也是祸乱一方,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毫无疑问,他要和杨侑不共戴天。
杨倓嘴角一抽,这悲愤显而易见,自己都有心给阴世师颁一个最佳演员奖了。
他颔首道:“此事朕已经派出人专门处理此事,一系列党羽绝不姑息。
不过杨侑乃是朕的亲弟弟,父亲早早逝去,朕也不好杀了幼弟,将其带回洛阳幽禁即可!”
自己一系列打压之后,杨侑可以说是被打入了万丈深渊,根本威胁不到自己,自己又何必留下一个杀死弟弟的名声。
只要放到自己身边,他再无翻身之地。
“陛下仁慈!”群臣瞬间秒懂,知道了皇帝的底线,也都不再多说什么。
咳咳!
杨倓微微一笑,朝着人群中的魏征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站了出来。
“陛下,您登基也有一段时间了。如今局势稳定,应当召回地方官员述职。
以免出现臣不见君的麻烦,那可不是好事。”魏征郑重道。
额!
群臣嘴角一抽,这家伙刚被陛下抬上来,转身就瞄准了外放的臣子。
看来陛下要对那些地方势力动手了。
不过想想也对,这些人势力越发强大,几乎到了割据一方的地步,绝不能再放任下去。
“臣附议,此事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不错,臣子都不认识皇帝,这像什么话,这绝不可以。”
几个刚刚上位的重臣第一个附和,而且是力挺这个决策。
他们现在可是真正的受益者,岂能让人破坏这个局势。
别说是外人了,就算是亲爹都不可以。
听到这么多人劝谏,杨倓才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皱眉道:“既然如此,那就如此安排吧。召集各地官员回京述职,顺便挑选一部分能干的官员,进入朝廷为国效力!
尤其是李渊与其二子李世民,听闻精明能干,当为朝廷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