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
“到!”
“脱衣服。”
“啊?”
“脱!”
林天也不磨叽,利落地把外套脱了。
“继续脱啊,脱光,愣着干什么!?”
“是...”
不是林天不想脱衣服,没什么好扭捏的。
只是,今天有点冷,阴天,脱完里面内衬,瞬间起了鸡皮疙瘩。
肌肉线条在寒风中绷紧,精实的身躯在众人面前展露无遗。
哇哦~
碍于班长在,新兵们不好起哄。
可眼神里怎么都藏不住要搞事的表情。
林天本来身材就不错,进了部队,经过雕琢。
身上每一寸肌肉都附在骨头上。
穿衣服显不出来,脱了衣服发现这人有料啊!
“首先,先判断患者有没有意识......”
“零零一零零二零零三零零四零零五,三个字符就是一秒。”
杨国掰开林天的眼皮,检查看瞳孔是否涣散,触摸动脉是否波动,感受有没有自主呼吸...
他说着,伸手就去解林天的腰带:“然后,解开患者的衣服和腰带,避免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
操场陷入诡异的寂静。
林天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当模特就要有当模特的素质,哪怕面前人要解你裤腰带!
“做完这些,就可以进行第一步胸外按压。”
奇怪的是,杨班长居然停了下来,没有下一步的动作。
林天一转头才发现,助理拿了一个上半身的模型。
“班长,模型拿来了!”
“……”
有这玩意你还让我脱衣服!?
“心肺复苏不允许用健康正常的人来练,但是根据经验,很多新兵对模特认识情况不够,接下来,我和小刘一起演示,大家看好位置。”
每一年培训新兵总结的经验,模特跟真人区别大,有真人对比新兵的注意力直线上升。
“按压的地点为两乳头连线中间点,两手肘打直,以两肩下长度向下按压30次。”
“然后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手指掏出口腔异物......”
老班长不愧是老班长,就是有劲。
一只手稳稳的托住他的脸颊,下颚被毫无预兆徒手打开。
林天还没反应过来呢,就听见杨国继续讲解。
“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两次。”
他知道有这个环节,在学校里不管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有这个项目。
大家都是做做样子,吹吹气,离老远的那种。
估计部队也是这样的吧。
可下一秒。
一股温热的气息猛然贴近,他的嘴被迫打开,然后传来一股热热的气息。
随即,一大口气冲进肺里。
胸腔都被鼓起来。
林天瞳孔地震,猛地咳嗽起来,“咳咳咳,班长,你来真的啊?!”
杨过理所当然地瞥了他一眼:“不然呢?这还弄虚作假干什么?你长成这样,肯定不是头一回,大小伙子还害羞?”
林天:“……”
他是真的头一回啊!
这张嘴除了吃鸭舌,什么时候跟别人这么近距离接触过?!
然而,话到了嘴边,他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杨班长说得没错,真要是战场上,离几十厘米吹气,那还能救人?
觉悟压过了情绪,他深吸一口气,躺平接受现实。
当然,也有那些思想觉悟不高的人,这里特别点名。
就是二排一班。
虽然没人吭声,但光是眉毛的抖动、眼神的互怼,已经把所有该表达的情绪全传达了。
“哦吼,被男人亲了。”
“初吻,是初吻吧?”
尤其王二胜,包成那个死样子,都挡不住他的大板牙。
林天默默记账——好,很好,你们给我等着。
“现在!两人一组!练习这个动作!”
林天眼前一亮,鲤鱼打挺翻身而起,衣服随便往身上一套,抬脚就朝王二胜走去。
他拐住王二胜,阴测测地笑了:“同志,你今天很高兴啊?”
“啊,没有啊,俺一直很淡定。”
林天冷哼,“牙都露出来了,不是笑,是透风呐!”
说完,他毫不客气地一把把王二胜推倒。
开始复刻杨班长的每一个动作——头偏向一侧,下颚徒手打开,深呼吸……
王二胜:“等等!兄弟,有话好说!啊——”
“这下是救活了,生龙活虎的。”
操场上,笑声瞬间炸了锅。
整个下午,新兵都在进行你给我包扎,我救活你的重复动作。
杨班长后面跟着几个班长,不停对操作不对的新兵进行纠正。
按压不是劲越大越好,每年都有因为心不复苏按大劲的案例。
有些手劲大的,肋骨都能按断几根。
不过,新兵们算是放开了。
一入军营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能不能救活不知道,反正绝对步骤一个没落下!
等结束后,其他班都走了。
一班人还在操场加练呢。
对此,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不多训练训练吧,身上都刺挠!
......
日子一天天过,树叶从绿到黄。
郭远鹏这天,进来就说:“该学的都学了,现在教你们最后一项,好好学,都过来。”
接着郭远鹏把自己的被子摊开,一边讲解,一边把被子分成了四叠。
“班长,被子咱们都会叠了,红旗还挂在门上呢,现在怎么又学?”
“以前学的是在班里,现在学的是在野外,当兵的连个背包都不会打,说出去别说我是你班长!”
只见郭远鹏先用背包绳一边捆绑,一边讲解。
“先将背包绳对折,把对折处放在背包开口一端,然后翻转被子。”
他娴熟地把被子翻过来,随即将绳的两头穿过,拉出两条竖直的绳线。
“接下来,拉住交叉点,使绳子横向绕背包一周。”
“最后,拉紧绳头,再横绕一圈,形成第三横。”
说话间,他已经稳稳地将绳子绕完,轻巧地打了个牢固的结。
有些新兵在武装部教过打背包,但大多数人是没见过的,
瞪大眼睛,看着班长打,电视剧诚不欺我,原来被子真的可以背在身上。
郭远鹏又拿起雨衣和鞋子,熟练地别在细背包绳上:“雨衣鞋子这样绑,不占空间,也方便拿取。”
最后,他拉开背包中央的背带绳,分别穿过背包两端,迅速打结,形成两个牢固的背带。
他随手一甩,把背包往背上一挂,稳稳贴合后背,没有一丝松动。
“这就是打背包的完整步骤,背包要绑得紧,行军的时候才不会晃来晃去。”
郭远鹏转了一圈,示范稳定性。
“都看明白没有?”
“明白了。”
郭远鹏把水壶和挎包拿过来。
“一定要记住,背挎包的时候,要按照左生活,右战斗的标准,懂了吗?”
“懂了懂了。”
现在已经没人问为什么了,经过那么久的相处。
班长的话,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