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歌词的继续播放,下面的歌词也是逐渐出来了。
【公元1521年,世宗即位】
【世宗不视朝,居西苑崇道诵法】
【公元1572年,神宗即位】
【改革有叔大,赋役行一条鞭法】
【公元1627年,思宗即位】
【怎奈敌天罚,天罚,天罚,天罚】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
【后金南略,民变摧垮】
随着后面的歌词逐渐的出现。
万历初年。
张居正看着上面居然提到了自己,也是精神一震。
因为他知道,这个歌词里面,可是非常简略的。
很多皇帝居然都没有提及。
但是却提及了他张居正,要知道他可是字叔大。
而且上面可是明确说了改革和一条鞭法的事情。
并且听这个歌词的意思,还是非常肯定自己改革的。
这如何不让他高兴。
因为他清楚自己改革的阻力究竟有多大。
就这上天一句提及并认可他的话,绝对可以让他的威望猛增。
同时扫平大量改革的阻力。
但是他虽然对自己改革的阻力减弱而高兴。
但是和自己那一同出现的一点,却是让自己极其的不满。
那就是在说自己的那一句歌词的同时,在那个时间上,写的居然是神宗继位。
神宗?
难道就是自己现在教导的年幼的万历皇帝吗?
神宗要是作为庙号的话,可是有一层说不清楚的意思啊。
要知道自己一直努力的教导小万历皇帝,就是为了把他朝明君圣主的皇帝培养的。
但是最后他居然只获得了一个神宗这样的庙号。
难道是自己教育不力?
看来自己要继续加强对小万历的教育了。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最后明朝灭亡的那几个字也是深吸了一口气。
虽然他早就预料但是在看到大明亡了之后,他还是心中一颤的。
根据这个歌词的情况,还有自己之前通过问答了解到的信息。
整个的这个过程他也是基本了解了。
显示自己创建大明,之后朱棣造反篡位。
然后经过了十多年的仁宣之治。
然后就是皇帝被抓,国势日下。
之后经过了那个孝宗的中兴。
又来了一个世宗,不视朝,而且崇道颂法。
意思是不上朝,开始和徽宗一样崇尚道教吗?
之后就是神宗时期开始改革。
天罚,说了那么多,是什么意思天灾吗?
应该是有一场大的天灾吗?
之后面临的局面就是后金南下,并且很有可能因为天灾导致了巨大的民变。
内外夹击下大明覆灭了。
至于这个后金是谁?
辽东的女真吗?
崇祯朝。
朱由检看着上面那个显示思宗即位的时间。
那不就是自己即位的时间吗?
他简单了算了一下,最后震惊的发现了,从自己登基算,到大明灭亡就只有十七年的时间了。
难道自己就是那个大明的亡国之君?
想到了这里,朱由检的脸色也是一下就变白了。
毕竟根据最后的那话来说。
最后他们大明是灭亡于后金南下,还有民变的。
而后金现在就在辽东。
在自己登基的第二年,他们就破关而入了,并且包围了京师。
那个当初和自己说五年平辽的袁崇焕。
都没用五年,第二年就把敌军平到京师城下了。
要不是京师守住了。
那五年平辽,真的反过来,变成了两年被辽平了。
朱由检看着最后的那两句话。
天罚?
是自己登基后,那接连不断的天灾吗?
这个确实让自己头疼啊。
但是最后摧毁灭亡大明的究竟是后金南下呢?
还是那些饥民造反呢?
不过现在这两者,好像他大明都有了。
外有辽东的建奴,内有到处的叛乱。
真是让他焦头烂额的。
但是主要是哪个呢?
让他知道哪个比较严重,他好先处理哪一个。
难道是民变?
毕竟最后说的是民变摧垮的。
【清,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
【天坛祭,定鼎以绥中华】
随着第一句歌词的出现,还有视频里面的那个辫子,虽然和金钱鼠尾比起来不太像。
但是绝对是辽东的建奴了。
是他们灭的我大明吗?
朱由检看着第一句歌词里面的信息。
自己的大明朝是1644年没的,清军是1644年入关的。
很明显就是他们入关灭的我大明,之后定鼎中华了。
中原居然再一次的落到了蛮夷的手中。
还很有可能就是在自己的手上。
看来辽东的建奴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接下来,我就死磕他了。
【公元1661年,康熙即位】
【疆域扩,复台朔漠三挞】
【康雍乾时期】
【康乾盛,隆极纷奢养乏】
康熙年间。
康熙看着上面对自己的描述也是极其的满意。
疆域扩,还消灭了郑明等。
后面的信息中从自己开始。
康雍隆时期,看起来都是盛世啊。
康是自己,这个雍应该就是自己的儿子了。
而这个隆应该就是自己的孙子了。
这个雍指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太子胤礽吧?
为了防止他势单力薄的,自己再多加大一些其他皇子的培养。
这样以后也可以辅佐胤礽,同时也可以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牵制他。
毕竟太子的存在,就是皇帝的天然威胁。
还有要扶持一些势力进行掣肘的。
雍正年间。
雍正看着上面的那一段描写大清的歌词。
他也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存在。
而且还不是在歌词里面。
还是在歌词上面的注解里面。
就是那个康雍乾时期的几个字里面。
康应该就是自己阿玛的年号康熙,那个雍应该就是自己的年号雍正。
那个隆应该就自己儿子的年号了。
不过为什么明明是康雍乾时期,在歌词里面却只说康乾盛呢?
为什么忽略了自己,只在注释里面提及了自己。
乾隆年间。
乾隆看着上面的那描述他们大清盛世的歌词。
也是非常的高兴。
但是在看到了说他和爷爷,父亲的盛世最后,在隆极纷奢的后面居然是养乏。
这是什么意思?
是在说,他们在这个盛世的中,养的都乏力了吗?
要知道这个盛世最后一个提及的就是自己啊。
也就是说,这是自己把他们给养的乏力了?
【公元1796年,嘉道中衰】
【嘉道中衰,硝烟发】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借端虎门,启割剐】
【公元1851年,金田起义】
【揭竿起金田,争黎民天下】
【公元1861年,洋务运动】
【西学行洋务】
【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
【壮志殉变法】
乾隆刚刚看到了乏力那里,后面就看到了中衰几个字。
自己的盛世之后,居然大清就陷入到了衰落之中。
而且启割剐,这是还割地了,给谁?
并且之后,居然在金田还爆发了起义?
看来之后,要找一下金田这个地方了,先消灭。
不过这些乾隆都不是最担心的。
下面的那个西学行洋务才是最让乾隆担心的。
毕竟这句话很有可能说的就是向西学那些洋人了。
这怎么能允许呢?
西方是个什么样子,他可不和那些被他愚昧的民众一样。
他有着自己的各种消息和情报系统,无论是从西北的俄国,还是从广州十三行等地,或者是来朝见的各种传教士。
这这种情报和信息来源,让他可以对比着看到西方最新的面貌和情况。
对于西方的情况,他也是极其重视的。
无论是西方的殖民掠夺,还是他们的科技发展他都知道。
远的不说,就看近的,南洋诸国都换了名字了,他这个做皇帝的怎么会不知道?
但是整个朝廷,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完整的一切。
很多情报他甚至都不把那些信息翻译成汉文,只是在知道后,将那些永远封存起来。
他可一点都不愚昧,对外界一无所知,相反他非常的了解。
所以他知道西方现在是什么样子。
一但和他们接触了,让大清的臣民接触了西方的一切,他大清可就完了。
将来究竟是怎么了?
为什么大清要主动学习西方的洋务了?
【公元1905年,三民主义提出】
【擎三民麾帜】
【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
【首义激四遐】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
【约法换新元,帝制散成沙】
随着歌词的继续进行,大清也是在众人的注视中,走向了覆灭。
但是这一次大清的覆灭,却是最让所有人震惊的。
因为这一次大清的覆灭之后,不是下一个皇帝的上台了。
因为这一次大清覆灭之后的那个歌词,居然是帝制散成沙了。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皇帝制度没了?
此时在这个天空的画面下面,看到了这个歌词后的历朝历代的皇帝,全部都是后背发凉,冒出了冷汗。
因为他们清楚,这就等于是告诉了天下的臣民,他们的头上可以没有皇帝。
给那些臣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而乾隆则是看着上面的那个最新的歌词,也是大致推断出来了,大清很有可能也是爆发了和法兰西一样的革命。
毕竟他爷爷和法兰西的太阳王是笔友,他也是知道那个十六被砍头的事情。
法兰西发生的事情,他都知道。
看来都是之前那歌词中西学洋务带来的祸事啊。
此时那些皇帝们在看到了这个天上画面中的歌词,依然没有结束,也是都开始祈祷起来了。
赶快结束吧。
皇帝都没了,要是继续播放下去,肯定就是没有皇帝的信息了。
那绝对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致命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