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军事学院内,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讲台上,徐辉祖身着一袭深蓝色长袍,袍上绣着银色的云纹,显得庄重而威严。
他正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们讲解着基础战术的要点,手中的教鞭不时指向墙上挂着的巨大军事地图。
徐辉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眼神中透露出对军事知识的热爱和专注。
学生们围坐在台下,有的认真做着笔记,有的托着下巴思考,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其中,一个年轻的学生突然站起来,问道:“院长,若遇到敌方人数众多且阵型严密?”
徐辉祖微微一笑,赞许地看了看这个学生,说道:“问得好。任何战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若敌方人数众多且阵型严密,我们可先以火器扰乱其阵型,再结合鸳鸯阵进行突击。”
就在这时,一名军校的传令兵匆匆走进教室,在徐辉祖耳边轻声说道:“院长,陛下派人前来找您,说是有要事相商。”
徐辉祖微微一怔,随即向学生们说道:“同学们,今日课程先上到这里。大家回去后好好复习,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兵器操作的技巧。”
学生们纷纷起身,向徐辉祖行礼后有序离开教室。
徐辉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跟着传令兵来到学院门口。
只见一名身着宫廷服饰的宦官正站在那里等候,见到徐辉祖,连忙上前行礼道:“徐院长,陛下有请,还请速速进宫。”
徐辉祖心中暗自揣测,不知陛下此次召见所为何事,但他还是立刻说道:“有劳公公带路。”
徐辉祖随着宦官匆匆赶到皇宫。
踏入宫殿,只见宫殿内金碧辉煌,巨大的立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在烛光的映照下仿佛活了一般。
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之上,冕旒微微晃动,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决断。
徐辉祖跪地行礼道:“陛下,臣徐辉祖参见陛下。”
朱允熥站起身来,走下龙椅,说道:“徐爱卿平身。今日召你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与你和诸位将军商议。朕打算让现在的军事学院进行军事发展,以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徐辉祖心中一动,说道:“陛下英明。如今我大明虽处太平,但周边仍有诸多隐患,提升军队战斗力确是当务之急。不知陛下有何具体想法?”
朱允熥走到一旁的桌案前,拿起一份奏折,说道:“朕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改革。”
“首先是军官体系改革,打破传统的世袭武职,通过系统化教育培养职业军官,提升军队指挥效率。”
徐辉祖微微点头,说道:“陛下此计甚妙。传统的世袭武职使得一些无能之辈占据高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通过学院培养职业军官,能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朱允熥接着说道:“此外,学院的课程也需进一步完善。要教授基础战术、兵器操作、阵法,还有战略学、后勤管理、地理情报等知识。并且通过沙盘推演或野外演习强化实战能力。”
徐辉祖眼睛一亮,说道:“陛下考虑周全。这些知识和实践对于培养优秀的军官至关重要。有了这些,我们的军官在战场上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随后,朱允熥下令召集诸位将军前来商议此事。
不多时,几位将军陆续来到宫殿。他们身着铠甲,神情肃穆,向朱允熥行礼后站在一旁。
朱允熥再次向众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说道:“诸位将军,对于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一位老将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打破世袭武职恐会引起一些勋贵家族的不满,还望陛下慎重考虑。”
徐辉祖说道:“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为了我大明军队的长远发展,这是必要的改革。我们可以逐步推进,给予那些世袭武职中确有才能的人一定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在学院中学习和提升。”
另一位年轻的将军说道:“陛下,学院的课程设置非常合理。但要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军官,还需要有实战的检验。野外演习和沙盘推演是很好的方式,但还可以增加一些与实际战斗相似的训练。”
朱允熥点头道:“你说得对。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实战演练,让学员们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
接着,朱允熥又提出了推动军事科技与战术革新的想法,重点提到了火器研发。
“朕认为,火器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设立火器研究所,加大对火器研发的投入。” 朱允熥说道。
一位将军皱了皱眉头,说道:“陛下,火器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目前我们对火器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不知能否取得成效。”
徐辉祖说道:“将军不必担忧。虽然火器研发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集中力量,聘请一些精通火器制造的工匠和学者,一定能取得进展。而且,火器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一旦研发成功,将大大提升我军的战斗力。”
朱允熥说道:“徐爱卿说得对。朕会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火器研究所的建设。同时,也会在民间招募相关人才。”
谈到城防工程时,朱允熥说道:“北方游牧民族时常侵扰我边疆,我们需要传授近代筑城技术,完善边疆防御。”
一位熟悉边疆事务的将军说道:“陛下,近代筑城技术确实能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但边疆地区地形复杂,要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徐辉祖说道:“我们可以先在一些重要的城池进行试点,根据当地的地形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建造。同时,培养一批专业的城防工程师,负责指导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朱允熥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就按徐爱卿说的办。一定要确保边疆城池的安全,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最后,朱允熥提出了建立情报网络的想法。
“我们要培养专业斥候,建立类似‘夜不收’的侦察体系,完善边疆防御。情报对于战争的胜负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忽视。” 朱允熥说道。
一位将军说道:“陛下,培养专业斥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保证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不容易。”
徐辉祖说道:“将军所言有理。但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制定一套完善的训练和管理体系。同时,利用学院培养一批专业的情报人才,提高情报收集和分析的能力。”
朱允熥说道:“好,此事就交给徐爱卿负责。一定要把情报网络建立起来,为我军的作战提供有力的支持。”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众人对朱允熥提出的军事发展计划达成了共识。
朱允熥最后说道:“此次军事改革意义重大,关乎我大明的兴衰。徐爱卿,你作为军事学院的院长,要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诸位将军也要积极配合,为改革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徐辉祖跪地领命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狂风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上如一头愤怒的野兽般肆虐着,卷起的漫天黄沙仿佛是它扬起的鬃毛,遮天蔽日,混沌了整个世界。
在这昏黄的沙幕之中,一支大明军队正如同一条黑色的蛟龙,全速追击着前方逃窜的帖木儿军队。
军旗在狂风中剧烈地猎猎作响,那鲜艳的 “明” 字在沙尘中若隐若现,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希望之光。
蒋忠骑在一匹高大威猛的黑色战马上,这匹马浑身的毛发油亮如漆,四蹄粗壮有力,每一步踏在沙地上都溅起一片沙尘。
蒋忠身披闪耀着寒光的铠甲,铠甲上细密的纹路犹如流动的金属河流,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他的脸庞刚毅冷峻,线条如同刀刻一般,浓密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坚定与决绝的光芒,紧紧地盯着前方逃窜的帖木儿军队。
在他身后,骑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宛如一条黑色的钢铁洪流。
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连日追击的疲惫,但眼神中却燃烧着炽热的斗志。
战马嘶鸣着,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般震撼着大地,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
步兵们步伐坚定,扛着火器和火炮,沉重的武器压在他们的肩上,但他们的脊背依然挺得笔直。
沙尘不断地灌入他们的口鼻,让他们呼吸变得困难,但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紧紧地跟随在骑兵的身后。
“兄弟们,帖木儿军队侵犯我大明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所到之处,村庄化为废墟,百姓流离失所,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
“今日,我们定要将他们一网打尽,让他们为自己的罪行付出惨痛的代价!”
蒋忠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狂风中回荡,充满了威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