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听到赵桓的吩咐,上前脱掉外袍和内衫,露出伤痕累累的上半身。
一处处疤痕,如一条条狰狞的蜈蚣,令人望而生畏。
刀枪箭伤,伤痕累累。
之前赵桓定下引蛇出洞的策略,曾单独询问种师道,身上是否有旧伤。种师道回答说,年轻时经常冲锋陷阵伤势多,赵桓就没管了。
今天看到种师道身上留下的伤,也是神情肃然。
这不是伤,是英雄的勋章,更是岁月在英雄身上留下的见证。
赵桓面对所有人,指着种师道袒露出来的伤,沉声道:“你们都反对种师道担任枢密使,说他执掌枢密院有威胁。”
“为了大宋,他一次次在枪林箭雨中拼杀,留下满身的伤痕。”
“为了大宋,他不顾年迈之躯,北上太原抗金。”
“种师道北上时,曾说只要他一天在太原府,就不会让金人南下半步。”
“纵然死在前线,也绝不回头!”
“这样赤胆忠心的英雄,他能有什么威胁?”
“在说他有不臣之心的时候,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他在前线拼杀,自己在后方喝着酒听着曲,却污蔑一个七老八十的人,良心何安?”
赵桓的话掷地有声,周遭却沉默了。
一双双目光,落在种师道身上,亲眼看到种师道的累累伤痕,看到那瘦骨嶙峋的身躯留下的伤疤,才有无与伦比的冲击力。
百闻不如一见。
赵桓高声道:“种公,旧伤可痛?”
“不痛!”
种师道很淡然的摇头,说道:“老臣率军迎战,奋勇应敌,不曾堕了大宋风骨。”
赵桓眼神肃然,看向陈东等太学生,问道:“种公勇否?”
陈东率先扯开嗓子喊道:“种公英勇!”
“种公英勇!”
萧凡、王朗等太学生喊话,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高呼。
声音从杂乱,变得整齐划一,更是如炸雷响彻在种师道的耳中。他那坚毅深邃的眸子中,渐渐多了一丝雾气。
没有官家,哪有无数士人的认可?
官家恩厚如天!
赵桓听着周围的喊声,满意的点了点头,让种师道穿上衣裳。
赵桓看着喊话的太学生和官员,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才继续道:“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不崇尚英雄的国家,更没有未来。”
“朕曾多次说过这样的话,今天还是这样说,不论是武人,亦或是文官,能为大宋立功的英雄,就应该被善待,就应该被尊崇,就应该得到封赏。”
“种师道担任枢密使,实至名归。”
“莫须有的威胁,莫须有的罪名,在朕这里行不通。”
“尤其你们这些太学生,是大宋的天之骄子,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应当立于群峰之巅,为大宋的崛起而奋斗不息。”
赵桓高声道:“不应该争当蝇营狗苟的懦夫,去构陷英雄。”
陈东听得热血沸腾。
陛下说得太解气了,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国家岂能不崇尚英雄呢?
种师道是英雄,应该得到重用。
陈东上前一步,率先喊道:“陛下万岁!”
此话一出,无数的太学生也纷纷高呼‘陛下万岁’,以至于声音不断的回荡着。
赵桓的威望,如日中天。
这一幕落在李纲等人眼中,更是敬畏。
皇帝愈发神武了!
赵桓任由太学生和官员高呼,许久后声音平息。他看向一旁的李纲,问道:“刚才的话,李相公认为怎么样?”
李纲坚决道:“陛下的话振聋发聩,鞭辟入里,臣深以为然。”
“唐朝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却有张睢阳齿、颜常山舌,生死不惧。”
“我大宋面临金人的进攻,一个个投降苟安。”
“无一人,敢效仿先贤!”
李纲躬身行礼道:“陛下一番话拨乱反正,臣等自当以此为纲,让天下人知悉。”
赵桓说道:“李相公太谦虚了,你不就是铮铮傲骨,种公不也是铮铮傲骨。在场诸公,也不逊于先贤。”
李纲道:“陛下过奖。”
赵桓看向徐处仁,问道:“徐相公觉得,武人是否该重用?”
徐处仁说道:“陛下的一番话,便是一篇檄文,如同晨钟暮鼓敲醒了臣。陛下说得对,文武并重才是未来的路。”
赵桓赞许道:“单纯武人掌权,不行。单纯的文官一枝独秀,也不行。文官治国,武将御敌,各司其职才对。”
徐处仁道:“臣谨记陛下教诲。”
吴敏主动道:“陛下一番雄辩的话,道出治国之理,臣深以为然。”
三个宰相,齐齐表态。
赵桓脸上笑容绽放,颔首道:“既然都认可朕的话,政事堂就要安排思想教育,把文武并重的思想贯彻下去。这件事,由李相公牵头。”
“臣领旨!”
李纲有些苦涩的回答。
要安排这事儿不容易,可是皇帝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就是要扭转重文轻武的风气。
事情难,却必须办。
赵桓敲定了事情,才看向云集的文官和太学生们。
大部分的人,都是糊涂虫,头脑一热就来了。可是其中却有很多精致利己,以及自私自利的人。
当下不会处置,得彰显皇帝的胸襟。
后续,再一一清算。
赵桓继续道:“叩阕的事情,到此为止,希望尔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都退下吧。”
一个个太学生向赵桓行礼,转身离去。
叩阕的御史台言官和文官们,心中松了口气,觉得皇帝没追究责任,今天躲过了一劫。
无数人离去,宣德门外迅速空旷。
陈东看了赵桓一眼,眼中有着无尽的崇敬和激动。
圣君在朝,天下有希望。
陈东压下了心中的无数想法,看向萧凡和王朗等人,低声道:“走吧,我们该回去了。”
王朗和萧凡点头,和一众人离去。
在陈东要离开时,身后忽然传来赵桓的声音:“陈东,你等一等。”
陈东神情一愣,转身面对着皇帝,看到皇帝眼中赞许的神色,有些激动的问道:“陛下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