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你可知道,当我在战场上看到蛮人用毒箭射向同伴,便想起你为我挡箭的模样。”
“那时我便发誓,若能活着回来,定要好好待你,不让你再受半点伤害。”
婉儿听着,心中感动,忽然想起一事,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道。
“这是婉儿亲手绣的平安符,原本想等公子南下前给你,却没赶上。”
“后来托人捎去南蛮,又怕路上有失,便一直带在身边。如今公子回来了,总算能交给你了。”
苏云接过锦囊,见上面绣着北斗七星,针脚细密,想来婉儿费了不少心思。
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一缕青丝,用红绳系着。
婉儿见他看见,脸更红了,低声道。
“这是婉儿的头发,听老人家说,将青丝放在平安符里,能保心上人平安。”
苏云心头一暖,将锦囊贴身收好,道。
“婉儿的心意,我定当随身携带,一刻也不分离。”
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正是明帝亲赐的平安玉佩,道。
“这是陛下赐的玉佩,我一直戴着,如今送给你。”
婉儿慌忙推辞。
“这是陛下赐给公子的,婉儿怎敢收受?”
苏云笑道。
“陛下赐玉,是望我平安,如今我将它送给你,便是望你平安,于我而言,你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平安。”
婉儿见他说得诚恳,方才收下,小心地系在腰间。
夕阳西下,小院中暮色渐浓。婉儿忽然想起什么,道。
“公子奔波一日,还未用晚膳吧?婉儿这就去厨房,让他们做些你爱吃的鲈鱼脍、水晶肴蹄。”
苏云笑道。
“有劳婉儿了。”
却拉住她的手,不舍松开。
婉儿被他看得羞涩,轻轻挣开,道。
“公子且先歇息,婉儿去去就来。”
说着,转身离去,裙摆扫过地上的海棠花瓣,如仙子凌波。
苏云望着她的背影,只觉心中满是欢喜,这一年的离别之苦,此刻都化作了甜蜜。
……
是夜,唐府灯火通明,众人围坐席间,说不尽的别后重逢之喜。
韩明说起吏部新政,李安定说起唐家产业,小青说起府中趣事,婉儿则静静地坐在苏云身旁。
酒过三巡,苏云起身告辞,回到小院。
却见婉儿已在灯下等候,桌上摆着新沏的香茶,案头放着她新抄的《诗仙集》。
烛光摇曳,映得她面容愈发柔美。苏云走上前去,轻轻搂住她的腰,在她耳边低语。
“婉儿,有你在侧,我便觉得这世间一切艰辛,都值得了。”
婉儿抬头,望着苏云眼中的深情,只觉心中如小鹿乱撞,轻声道。
“公子,婉儿不求名分,只求能常侍左右,为你分忧解难。”
苏云摇头道。
“我岂会让你无名无分?待我禀明陛下,便娶你为妻,让这京都的繁花,都为你我见证。”
婉儿听罢,泪水再次涌出,却不是悲伤,而是欢喜。
眼前男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入官场的郎中。
春夜漫漫,海棠花影映在窗纸上,此景绝美。
苏云与婉儿相对而坐,细述别后种种,时而欢笑,时而唏嘘,直到更深露重,方才解衣而卧。婉儿靠在苏云怀中,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只觉岁月静好。
片刻之后,呼吸逐渐急促,她转过身来,一双玉臂,主动勾住苏云脖颈。
“公子,婉儿……想你。”
这一夜,自是不安眠。
……
次日清晨,用过早膳,苏云便整冠束带,乘轿往宫中去。
一路之上,想起在南蛮之时,虽与婉儿书信不断,却也时常念及明珠公主,心中甚是牵挂。待至宫门前,他遣开随从,独自往凤栖阁而去。
这凤栖阁乃明珠公主居所,地处宫苑深处,周遭繁花簇拥,绿柳成荫。
苏云轻步穿过回廊,忽见前方亭中有人凭栏而立,身着淡紫罗裙,头戴玉蝶发簪,正是他日思夜想的明珠。
但见她面容较之去年更添娇艳,眉如远黛,目似秋水,微风拂过,裙摆轻扬,恰似仙子临世。
“明珠……”
苏云轻声唤道。
明珠转身,见是苏云,眼中闪过惊喜,随即快步上前,却又在丈许处驻足,面上泛起红晕,低声道。
“云郎,你……何时归来的?”
苏云见她这般模样,心中暖意融融,上前一步,道。
“昨日方归,本应先向陛下述职,却心心念念想早些见你。”
明珠听闻,眼中泛起涟漪,轻声道。
“云郎在南蛮,可曾想起过我?”
“自然日日思念。”
苏云坦诚道。
“每见南蛮的繁花,便想起你在御花园观鱼的模样,每闻夜枭啼鸣,便想起你在牡丹亭畔的笑语。”
明珠闻言,双颊飞红,低头道。
“云郎又来哄我……”
苏云见她如此娇羞,心中爱意更盛,忍不住伸手握住她的柔荑,只觉温润如玉,柔若无骨。明珠身子微颤,却未挣脱,抬头望向苏云。
二人相携坐在亭中,苏云细述南蛮之事,明珠听得入神。
说着说着,明珠忽然道。
“云郎,你可知,这一年来,我常去御花园,坐在我们初见的牡丹亭畔,一坐便是半日,总盼着你能突然出现。”
苏云望着她,见她眼中满是思念,心中感动,柔声道。
“是我不好,让你久等了。今后若有闲暇,我定常来陪你,不再让你孤单。”
明珠轻轻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道。
“这是我亲手绣的香囊,里面装着你最爱闻的沉水香。”
苏云接过香囊,放在鼻间轻嗅,果然香气清雅,沁人心脾,笑道。
“明珠有心了。”
二人四目相对,情意绵绵。
苏云望着明珠的樱唇,心中一阵激荡,忍不住俯身向前,轻轻吻在她的额头上。
明珠身子一颤,随即闭上双眼,唇齿相接,万般情愫,皆系于这一吻之中。
明珠轻轻搂住苏云的脖颈,热烈回应。
待苏云回过神来,抬头望去,却见月光已洒满亭台,不知不觉间,竟已到了深夜。
他心中一惊,道。
“不好,竟已这般时候了,若是被人发现我深夜在此,怕是于你名声有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