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公主早就知道,用此要挟,压根儿不可能得到什么结果,但是她很清楚,她能看透苏云的心以及他的脾气。
硬的绝对不行,那就来软的。
而后,她抿了抿烈焰红唇,一副女儿家的委屈模样,双眉之中流露出痴怨的神情,就如同被辜负了的人间尤物。
那副模样,看得苏云的心咯噔一下。
不得不说,长相方面,嫣然确实与明珠不相上下,二人各有千秋,但是论对男人的杀伤力,这嫣然怕是在这个世界都能名列前茅。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甚至每一个细胞之中,都带着那种对男人的致命诱惑力。
而就在这时,似乎看出他的窘境,一旁传来了一道低沉的声音。
“云儿,好久不见。”
苏云抬起头来,见到周宣正一脸和蔼地看着他。
苏云赶忙端起酒杯,上前为周宣斟满。
“老师,多日不见,您还是如此神采奕奕。”
周宣到此,嫣然公主与他对视,也微微欠身,算是行过礼,无奈之下,也只好离去。
而后,周宣便与苏云坐在木案之前对饮。
周宣看着眼前的得意学生,眼中满是欣慰。
“云儿,你果然没让老夫失望,看来你应该是知道了老夫的意思。”
苏云抬起头来,笑着说道。
“还要谢谢老师。”
“沈师兄现在在何处?”周宣也没有隐瞒。
“还在我别院的地窖里待着呢。”
“他毕竟没资格来参加这寿宴,一旦踪影暴露,难免会被其他人针对。”
“所以便一直在那里藏着。”
“放心吧,他很安全。”
苏云点点头,倒也并未过多在意。
而此刻,在与周宣的聊天之下,当时的真相,便已经呼之欲出。
果然如他所料,周宣与沈扬怕自己的安危,成了束缚住苏云的绊脚石。
故而便自导自演,营造出一副在院子里打斗的场景,让人误以为他们二人彻底失踪。
然而,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们直接就藏在那别院之下的地窖中,有酒,有粮食,日子过得倒也滋润。
而苏云当时正是看出了这一点,生怕被旁人发现什么端倪,所以才让赵无极亲自去守在别院,只为防备一些有歹心的人。
也正因如此,周宣才能安然无恙地,出现在这寿宴之上。
而在对饮几杯之后,周宣的声音悠悠响起。
“其实,娶嫣然公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若是换了旁人说这话,苏云直接就掀桌子给他一个大逼斗。
但说这话的是自己的老师,他没有任何怒意,眼中带着恭敬和疑惑。
“老师,您何出此言?”
周宣想了想,开口道。
“龙卫的人,你见过了吗?”
提到“龙卫”二字,苏云顿时来了兴趣,他瞬间便明白,自己的老师怕是也知道一些龙卫的消息。
而后,他没有任何隐瞒,将那日发生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周宣听在耳中,笑着说道。
“哦,是李道生那老小子。”
听到周宣对此人的称呼,苏云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看来这两人之间应该是相交莫逆,不然周宣不会这么说话。
察觉到他眼中的疑惑,周宣直接解释道。
“龙卫在大周的地位高高在上,就连周明帝,说句不好听的,也不过是他们手中的一颗棋子。”“那是整个大周乃至周边十六国之中最高的权力象征。”
“早些年间,老夫跟林若甫和李道生是太学同窗,我们三人惺惺相惜。”
“那时便结为至交好友,只不过李道生的才能更加出众,他一步一步向上爬,最终加入龙卫,高高在上。”
“而我跟林若甫终究是差了些天分,也差了些机缘,只能在这朝堂之中成为大员。”
“老夫倒还好,毕竟有‘闻道大儒’的名头撑着,所以即便不靠拢龙卫,凭着太学宫执掌者的地位也能安然无恙,过得也算悠闲自在。”
“但林若甫的性格,你应该跟他接触过了,也很清楚。”
“他谁都不放在眼中,李道生超然物外,但也念旧情,故而一直在庇护林若甫。”
苏云暗暗点头,这下之前的很多疑惑便都能解决了。
比如,林若甫明明没什么背景,也没什么羽翼,但那些人却如此尊重他,就连薛安之都轻易不与他为敌。
而这时,苏云也有些明白了周宣的意思。
“老师,您是说让我加入龙卫?”
周宣缓缓点头。
“对,加入龙卫之后,就连明帝做什么事也要听取你的意见。”
“谁说我大周驸马只能有一位妻子了?”
“你先娶了嫣然公主,借助她的力量,在这朝堂之上站稳跟脚。”
“而后凭借你的才能一步一步向上,直到加入龙卫之后。”
“再娶明珠,没有人敢有任何异议。”
苏云这才恍然,同时眼中越发深邃。
看来这龙卫的能力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厉害得多,怪不得连周宣都直言,就连周明帝也只不过是龙卫中人的一颗棋子而已。
而在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苏云还是摇摇头,缓缓拒绝。
“老师,我绝不会出于任何原因而妥协。”
“嫣然公主的确魅力很大,如果她真钟情于我的话,弟子也未必能把持得住。”
“跟她有一番来往倒也无可厚非,但学生的正妻只能有一位。”
“除了明珠,再无他人。”
“不过,老师您的建议倒是让我有了一个想法。”
“即便是陛下赐婚,同意了嫣然的请求,但后续的礼节。”
“从定亲到成亲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我会向陛下请求,将成亲之日无限推延。”
“待我真有朝一日加入龙卫,这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周宣听到他坚决的语气,眼中甚是欣慰——其实当年他看中苏云,不光是因为此子的才能,更是因为他的秉性。
周宣缓缓摇头,笑着说道。
“老夫只是给你个建议,具体怎么做,路还是要你自己来走。”
而后,他们便暂时放下这些事情,尽情地享受寿宴的欢乐氛围。
酒过三巡,已是两个时辰之后。
宣德殿中火热的氛围,逐渐冷却下来。
周明帝左右扫视一番,脸上带笑。
魏公公心领神会,便走上堂前。
见到他的身影,宣德殿中所有人肃然而立。
今日寿宴的重头戏,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