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在朝臣们的惊心动魄中结束,众人精神恍惚,宛若大梦一场。
走出奉天殿,感觉整个天都变得暗了不少。
林回没有多管,跟着林允鸿,直接去了御书房。
‘父皇的日常看起来很简单,开完会就去办公室,批阅文件,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
林回默默地看着在梅折仁的伺候下,换上常服的父皇。
这样的日常,对于地位和修为达到顶尖的人来说,肯定很孤燥乏味。
但这就是身为大诏皇帝的代价,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诏那么多百姓撑起了他。
他也得照顾好这些人。
换上常服的林允鸿,在御桌前坐下,看向林回道:“皇儿,上朝的感觉如何?”
“需要顾虑的东西太多……”
林回面露苦涩道:“但是儿臣性子直,不会变通,没有去在乎其他朝臣的感受,也未曾去权衡朝堂各方力量,只是纯粹的想……为大诏做些什么。”
“不用顾虑太多!”
林允鸿靠坐在椅子上道:“大诏是咱林家的天下,是大诏百姓的天下,所谓权衡,那只是咱需要他们去办事,去为大诏百姓谋福祉。”
“要是没能力,管他是谁,摘了乌纱帽便是,父皇这点还是能办到的。”
林允鸿笑看着林回:“皇儿今天的那些话,尤其是君子之臣与小人之臣,说的很好。”
“朝堂上那些大臣,看起来胸有良策,高谈阔论,舞文弄墨,皓首穷经,真需要他们干点实事,半天都商议不出点什么,这不就是小人之臣吗?”
林回微微一笑。
“快过来帮咱批阅下奏折,现在总算有人帮咱分担了,哈哈……”
林允鸿心情不错,称呼也更亲近起来。
他示意林回坐在御书房旁边的桌案前,随手拿出一沓奏折,放在林回跟前。
让林回帮着查看审批。
“好!”
林回拿起奏折看了起来,有些意外。
这些奏折其实已经是由内阁大学士批阅过一遍,比较重要的才会送到御书房,由陛下亲自裁定。
“父皇,南方灾情这么严重?”
林回看了几分关于南方灾情的奏章,内心变得沉重起来。
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刚经历妖患事件的南府也是其中之一,林回不难想象南府城当前的困境。
南府都城还未来得及重建好,又遭此雪灾大难,百姓日子又该过得如何?
“恩!”
林允鸿神色凝重道:“南方天象略显诡异,这雪灾来的太过突然,也是大诏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雪灾……”
“朝廷户部有派人去视察了吧?”林回问道。
林允鸿点头回道:“目前雪是停了,现在主要是救灾跟灾后的问题。”
“现在又临近春节,南方两府的百姓,这个年怕是不好过了。”
叹了口气,颇有种无力的感觉。
就算他有通天修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却也不可能挥手间,就能让两大府的灾难过去。
言出法随与圣言,受制于天地规则,对天象也无法干预。
除非成圣!
‘灾后重建,缺乏的是物资……大雪封山,唯有七品仁者以上的读书人,才能不受地域限制来往自如……’
林回神色凝重,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转头看向林允鸿:“父皇,大诏地图能给儿臣看看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
林允鸿右手对着书架上的某个位置招了招手,卷轴瞬间落在林回面前的桌上。
哗啦!
林回摊开地图,顿时愣了一下,这份地图上面详细记录了许多东西。
从城池到驻军卫所以及驿站和官道分布……
但林回的注意力不在这上面,很快便找到了南府与南苏府。
许久。
林回收回落在纸上的目光,看向林允鸿道:“父皇,催促兵部与户部和工部,尽快落实儿臣的驿站策略。”
“想要南府与南苏府的百姓过个好年,驿站与大诏周报都不可缺……”
林允鸿看着眼前的太子,想起之前的总总,隐约间有些期待。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少年天子。
他似乎天生就是皇者。
“说说你的看法!”林允鸿神色凝重道。
林回正色道:“两大府受灾,这不是局部赈灾,以天津府抄来的银子,还有发往灾区的粮食,是绝对不够的。”
“况且地方官府衙门,还不一定尽心尽力尽责。”
“父皇,儿臣以为应当特事特办,暂时开放驿站,所有赈灾物资通过驿站向灾区支援!”
“朝廷的物资不够,那就登报发布灾情通报,向民间求援,只要他们愿意出手相助,可根据增援的物资,免去来年一定比例的税收。”
“所征集的善款以及物资,从各地驿站发往南府与南苏府的灾区,先帮助灾区老百姓度过眼前的危机。”
“衣服,被褥,药材,粮食……”
林回脑海中展开头脑风暴,思路越发清晰起来:“父皇,老旧的赈灾方式已是行不通,您说大诏是百姓的大诏,那朝廷就该放下它的高傲,向民间力量发出号召,儿臣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民间组织加入其中。”
“大诏一定还有许多像陈敬芝这样的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林允鸿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林回,这一刻,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林回的每一个决策,都精准无比的戳入他的内心深处。
大诏因百姓而立国,林家祖训的第一条,那就是勿忘根本。
而百姓就是根本。
林允鸿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精芒,点头道:“皇儿说的不错,只要灾区百姓能够得到救助,朝廷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咱这就起草诏书,着兵部即刻推行此策,各府卫所官兵驰援驿站。”
“大诏周报通告南方灾情之事,向民间发起号召,驰援南府与南苏府的灾区!”
林允鸿当即便在御纸上,起草诏书,并盖上大印。
伴随着御纸光芒闪烁,文字与印章消失在御纸上。
与此同时。
才离开皇宫的工部尚书、兵部尚书以及户部侍郎,便看到身前虚空悬浮的诏书。
扑咚!
几人跪伏在地,待看清楚诏书内容后,心神剧震,略一思考,不敢怠慢。
今天大朝会上,户部尚书宁子民致仕,面对南方灾情谁都不敢担责。
唯有……全力以赴支持陛下。
不久之后。
一道道皇城各部衙门的文书,以极快的速度发往大诏各府。
开放驿站。
驻守各府的将士官兵,驰援驿站……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