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要问朱棡他们为什么发笑?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朱檀这伙在外面看起来很是牛逼,可实际上本质却是个惧内的货色。
无他,因为这家伙的妃子姓汤。
没错就是汤和的那个汤。
朱檀第一任正妃乃是汤和长女,据说从小跟对汤和学习长枪,一手回马枪更是如鬼神般难以捉摸。
两人小时候还是青梅竹马来的,从小朱檀就是在汤氏各种暴揍之下长大的。
成婚之后两人感情也是十分要好,正如老朱家的传统,也是十分的恩爱。
只可惜汤氏头胎因为难产大出血而亡,后面朱元璋本来是要给他赐婚江南戈氏的嫡女,但汤和次女却是直接提着刀闯入朱檀王府之中,用刀抵在朱檀的脖子上让他去找朱元璋推了这门婚事。
朱元璋当时还亲自问过汤和次女,问她为何要这般做?
汤和次女的回答很是干脆,因为害怕姐姐的儿子被后妈欺负、虐待。
老朱又问,那总不能让朱檀堂堂藩王就一辈子不再续弦了吧?
汤和次女直接彪悍地表示,续弦可以,但只能是我。
老朱问她为什么,是不是看上自己儿子了?
汤和次女表示,自己看不上连自己都打不过的朱檀,但她既然不愿意看着继母欺负自己侄子,又不能让皇室没了颜面,那就由她亲自代替姐姐成为朱檀的正妃,顺带照顾侄子。
最后给老朱都整无语了,只能是点头答应了这门婚事。
不过也不知道汤和次女是不是心里对姐姐难缠有什么阴影,两人成婚之后便再没子嗣,而且还不允许朱檀这个藩王娶侧妃。
甚至就连朱檀去青楼放松,回去之后都免不了一顿暴打。
每次打完,汤和次女还要问上一句,“你这样做对得起姐姐,对得起我吗?”
所以搞得朱檀之后就再也不敢去青楼,甚至在藩王圈子里都成了惧内的典型,兄弟们每次都会拿这件事情打趣。
“得!三哥,算你狠!惹不起,惹不起!”朱檀当即举手投降。
又是惹来兄弟们的一阵哄笑。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两天时间就过去。
就在朱棡他们开始分兵前往吴国北部各地抓俘虏的时候,苏昂也带着拉梅萱的回信再次找到了吴应和岑先生。
在看完拉梅萱的亲笔信之后,吴应和岑先生的脸上都是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原本他们还担心苏昂是在故意对他们使用缓兵之计,拖延着让他们不要离开吴国。可现在看到拉梅萱措辞非常亲和地回信后,才总算是彻底相信苏昂所说的一切。
“两位,若是没有别的意见,就尽快召集人手跟我前往暹罗境内吧。”苏昂提醒道。
吴应和岑先生对视一眼后,点头。
人他们早就召集好了,甚至这几天时间南部城市大多数五太子曾经的心腹都带着兵赶了过来。
所以如今即便是前往拉梅萱的地盘他们心里也有不少底气,毕竟正所谓手里有兵才不慌。
南部各地城市将领和士兵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五万大军,这自然就是他们最大的依仗。
哪怕拉梅萱反悔,他们也都有杀出去找块地盘当草头王的勇气。
于是当天下午,吴应和岑先生便带着五万大军以及十多万汉人以及亲属跟随苏昂开始往暹罗迁徙。
而与此同时,拉梅萱则是开始派自己手下官员和军队进入吴国南部各大城市开始接收,想要直接将这些地盘占为己有。
当然已经在阿瓦城登基称帝的吴雄自然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暹罗吞并他的地盘,当即就派兵想要将南方城市抢夺到自己手中。
不过他纯粹就是个被各大部落拥立起来的傀儡罢了,直到他命令下达却是没有人执行的时候才猛然发觉。
各大部落在乎那些城市吗?
肯定是在乎的,但他们现在分赃还没有完毕,自然是不可能出兵去抢地盘的。
统一给吴雄的回复就是上次和明军的大战和帮吴雄抢夺皇位损失太惨重了,要是想让他们出兵吴雄就必须拿出诚意才行。
要不然就是你自己派兵去收复那些地盘吧!反正你手里又不是没有军队。
吴雄的确还有军队,原本是属于他的皇子亲卫军,总共两万人左右。
但经历过皇位争夺战之后,他现在还剩下的亲卫军总共人数只有不到一万了。
这可是吴雄最后保命的底牌,他又怎么会派出去收复地盘呢?
就在吴雄为此无能狂怒的时候,大明军队突然朝着阿瓦进军的消息又传入了阿瓦皇宫。
当得到消息的瞬间,那些各部落的酋长便纷纷找上了吴雄,要让他这个吴国皇帝赶紧想办法应对。
吴雄简直杀人的心都有了。
合着朕让你们出兵收复失地的时候都推三阻四,甚至没有丝毫将朕当成是皇帝,还敢当着面讨论怎么分赃。
现在大明军队打过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的时候就想起朕是你们的君上了?
呵忒~
吴雄虽然心里鄙夷,可表面上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不得不说他的确是比吴应更加适合成为上位者,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利用外部压力暂时完成了内部统一。
让各大部落暂时性地将兵权交了出来,组成一支二十多万人的杂鱼军队。
别看是乌合之众,但二十多万的数量还是非常恐怖的,更何况这二十多万人全都放在皇城阿瓦。
只可惜看似恐怖的军队却是一盘散沙,五太子和吴应带走了几乎吴国所有的汉人将领,所以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整顿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
最后导致吴雄只能是派出自己的亲卫军统领暂时成为大军元帅,但实际上各部军队仍旧是只听从各部酋长的命令。
阿瓦皇城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四个派系。
由勃固族、孟冬族和孟艮三个大族再加上几十个中小型部落形成的三个派系,再加上少数支持吴雄的吴国贵族家丁、护院和吴雄亲卫军组成的皇权派系。
四个派系在外部压力之下倒是没有内讧,反而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各自镇守一道城门。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