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领命后,匆匆离去。
不多时,青衣道人便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客厅。只见他身着道袍,手持拂尘,进入客厅后,轻轻一挥拂尘,动作潇洒自如,随后微微拱手,向李员外行了一礼,举止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这简单的动作就算是与李员外打过招呼了。
“就是此子?”青衣道人目光淡淡地瞥了子珩一眼,然后转头向李员外问道。
“嗯,道长您看,这孩子与我家赢儿的容貌是否有些相似之处?”李员外满怀期待地看着青衣道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关切。
青衣道人再次仔细地打量了子珩一番,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地说道:“八分相像吧。”
“八分足矣!”李员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紧接着说道,“道长,那就赶快看看这孩子是否身具灵根吧,此事关乎重大,还望道长费心了。”
李员外一边说着,一边再次定睛看了看身前的子珩,脸上满是期待与焦急之色,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结果。
而自那青衣道人一步踏入厅堂起,子珩的目光便仿若被磁石吸引,紧紧地黏在了他的身上。
子珩的心中暗自思量:瞧这道人的模样和做派,兴许他便是员外时常提及的仙家人物?对于仙家诸事,自己不过是略闻一二,仅仅知晓些皮毛而已。至于其中的具体详情,比如究竟怎样的人才能有幸成为仙家,这其中的门道,自己全然不知,仿若雾里看花。只是常听世人皆对成仙一事心驰神往,传言成仙之后,便可自由穿梭于天地之间,拥有超凡入圣、深不可测的法力,甚至能够施展点石成金的神奇手段,更可超脱生死轮回,获得长生不老之躯!这般奇妙的传说,在子珩心间萦绕不散,想到此处,他的心底深处不禁悄然涌起了一丝难以抑制的期待,仿若在黑暗中窥见了一丝曙光。
“张开手掌,把手放置于这块石头之上。”
青衣道人神色庄重,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块美玉。那玉石质地细腻温润,宛如凝脂,表面光滑润泽,隐隐散发着一层柔和的、淡淡的白光,仿佛蕴含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他目光平和地看着子珩,轻声说道。
子珩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因前些日子忙着葬母之事,双手早已沾满尘土,脏兮兮的。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这双手与那光洁的美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心中不禁有些忐忑,担心会玷污了这等宝物。但短暂的迟疑后,他还是咬了咬牙,缓缓地将手掌摊开,轻轻地放在了玉石之上。
就在手掌与玉石接触的瞬间,一股沁人心脾的冰凉之感从掌心迅速蔓延开来,仿若一道清澈的溪流,顺着手臂潺潺流淌,缓缓游走于全身。紧接着,奇异的景象出现了,只见青衣道人手中的美玉刹那间开始闪烁起层层光芒,那光芒柔和而灵动,恰似平静的湖面被微风轻轻拂过,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悠悠荡荡地向四周缓缓荡漾开来。光芒闪烁了一阵后,又渐渐如同潮水般退去,最终恢复了平静,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般。
“怎样?”李员外此时早已屏气敛息,双眼圆睁,一眨不眨地死死盯着眼前的这一幕,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心中焦急万分,迫不及待地脱口问道,声音微微发颤,满是紧张与期待。
青衣道人微微叹了口气,没有言语,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无奈之色,仿佛这结果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哎,罢了罢了。”
李员外仰头望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满脸皆是掩饰不住的无奈与失落之色,那神情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好几岁。
但他毕竟是久经商海的精明之人,很快便收拾起情绪,目光转向青衣道人,话锋陡然一转,带着一丝急切与希翼问道:“之前道长您提及的那件事,依您看,如今还能行得通吗?”
“自然可行。”青衣道人神色傲然,微微抬起下巴,不紧不慢地说道,“贫道为了这一天,足足耗费了十载光阴,足迹踏遍了天下间的福源之地,历经千辛万苦,才有幸寻得此果。”说着,他缓缓伸出手,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枚散发着神秘气息的青色山果。
那枚果子通身翠绿欲滴,质地温润,仿若由最上等的宝玉精心雕琢而成,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泽。果蒂之处,恰到好处地镶嵌着一粒鲜艳夺目、红得仿佛能滴出血来的果实,这一抹亮丽的红色与周围的翠绿相互映衬,使得整个果子看起来更加娇艳欲滴、光彩照人,宛如一件稀世珍宝,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令人移不开眼。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吃了就能生出灵根的神果?”
李员外眼睛陡然睁大,眼中满是惊叹之色,不由自主地凑近了几步,仔细端详着那枚果子,口中忍不住啧啧称赞,“这般模样,果真是超凡脱俗,不同凡响啊!”
“正是此果。”青衣道人看了一眼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子珩,又指了指手中的山果,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只要小哥服下这升仙果,不出半个时辰,便可拥有一月到三月时限不等的中阶四等灵根。到那时,去那仙门入门测试,便可轻而易举地通过,绝无问题!”
子珩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升仙果”“四灵根”这些对他来说前所未闻的新鲜词汇,仿若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新世界的大门,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新奇与疑惑。他没有出声询问,只是默默地将这些陌生而又充满吸引力的词汇和信息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间,眼神中隐隐透露出一丝对未知的渴望与担忧。
玉泉山脚下,子珩乘坐的马车缓缓停稳,车轮扬起的轻尘在微光中缓缓散落。一同抵达的,还有神色略显凝重的李员外以及一袭青衣、神色冷峻的道人。
这一路行程着实不易,马车颠簸,日晒雨淋,疲惫之感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脸上。但李员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做戏若不做足全套,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虽说子珩只是个替身,但为了不让仙门察觉出丝毫异样,引发不必要的猜疑,从而招来灭顶之灾,他还是决定亲自护送这一程,以全这“父子情深”的戏码。
此时的玉泉山下,已然聚集了不少人马。十几辆马车错落有致地停靠在一旁,这些马车来自林州各地,车上承载着的,皆是满怀期待与不舍,送自家孩子前来修仙问道的凡俗百姓。每一辆马车旁,都有着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嘱托,以及孩子们对未知前路既紧张又兴奋的神情。
子珩静静地靠在马车里,双目轻阖,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内心波澜起伏。就在一个时辰前,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服下了那枚传说中的升仙果。入口的瞬间,一股甘甜在舌尖散开,那意想不到的可口滋味,让他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有了片刻的失神。
紧接着,青衣道人神色肃然地再次取出那块神秘的玉石,放在子珩面前。只见玉石上泛起的光芒,相较之前仅仅明亮了那么一丝半毫。子珩的目光紧紧锁在玉石上,心中暗自思忖:仅仅凭借这微不足道的半分变化,难道真的就能如道人所言,拥有那令人向往又敬畏的中阶四等灵根吗?疑虑的种子在他心底悄然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生根发芽。
这几日的行程中,子珩默默聆听着道人和李员外谈论的仙门灵根之事。那些奇妙的描述,宛如一幅绚丽而神秘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却又因着自己这不明不白的“灵根”,让他感觉那画卷中的世界既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