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在众学子焦急的等待中一点点过去,终于上首有了动静,不少等得心焦的学子忍不住偷偷抬眼朝上看。
就看了那么一眼,看到上首坐着威严的皇帝,又赶紧低下了脑袋。
排名已出,皇帝象征性的说了几句,陈大人紧接着上前一步,开始宣布这次殿试的排名,众学子们都紧张的盯着陈大人,生怕错过了。
“太和府宁致远。”
宁致远听到念到自己名字,上前几步走到为首的位置站定。
“赐宁致远为此次殿试状元。”
淮南道石有庆,赐此次殿试榜眼。
庆天府胡天佑,赐此次殿试探花。”
陈大人念完前三甲又继续念道:“江南道邹斌,赐进士第一名。”
陈大人一口气只念了前十的排名,剩下的进士还不配在殿试上唱名。
前面没听到自己的名字,苏琪跟吴维一点都不在意,这在他们的意料当中。
今日来殿试的学子一共有三百名,除了前三甲之外,前一百九十七名都是进士,而剩下的一百名则是同进士,虽然同为进士一字之差,但却有着天壤之别,二者起步不同,以后的成就也各有不同。
千百年来,各朝各代根本就没有同进士进入内阁的。
陈大人念完前十名的排名之后,后面的排名则是写在一张大红告示上,由两名内侍高举着各自去看各自的排名。
此时的大殿内皇上早已经离去,倒没那么多的讲究,众学子可以随意在大殿内走动。
很快就有不少内侍端着托盘前来,除了前三甲之外,其他放的都是进士服。
不过进士跟同进士的衣服又略有不同,进士的衣服是红色,同进士的虽也是红色,但颜色略淡了些,两者之间还是很好分辨。
吴维到看了自己的排名,知道自个排在了二百四十七名,苏琪同情的看向吴维。
论学识吴维在他之上,偏偏贡院考试的时候出了岔子,今儿殿试也不知道吴维写的是什么,不然按照他平时的水平,一个进士轻轻松松。
吴维倒是对这些不在意,皇上本就看他不顺眼,若他在拔尖的话,皇上必定对他更不满,为了出这个头把自己陷入险境之中,那是一点都不划算。
同进士也不错,至于说进入内阁,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进内阁。
很快所有人的排名都看完,众人来到偏殿穿上衣服,然后一行就在陈大人带领下出宫打马游街。
今天是殿试的日子,外面的百姓们已经在大宁街早早等候,街道两边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有衙役守在街道上维持秩序,确保今日状元游街不会出什么岔。
不过这一天是大周朝的三年一度的盛事,没有哪个不长眼的会来挡路,百姓大多都是在道路两边等着看状元游街,有钱的则是在街道两边的茶楼包间里,早早定好了靠窗的位置,能够更加清楚的观看状元游街。
三百人从宫内出来,而宫外已经有侍卫牵着三匹马在那等着了,打马游街也就只有状元榜眼跟探花才有那资格,而剩下的另外二百九十七人则是靠腿走,这是千百年来传下的规矩。
状元先上了马,接着是榜眼,最后是探花,马儿都有侍卫在前面牵着走,跟在身后的进士们则是排成四排,一行人往大庆街而去。
“来了来了,状元来了。”
人群里不时有人喊,百姓们听到这句话显得尤为激动,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各自手上都准备了不少的绢花手绢,就等着状元游街的时候。
等一行出现在了大庆街头,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震惊的声音。
“哇!状元郎长得真是一表人才,探花长得最好看。”。
宁致远今年二十多岁,长得仪表堂堂,而榜眼石有庆则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胡天佑可以说是三人当中长得最好的了,可能这也是他被赐为探花的原因。
宁致远向两旁的百姓挥手,人群当中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看见了,一个个手中的娟花跟手绢就像是不要钱似的往宁致远身上砸,胡天佑身上也砸了不少。
至于石有,一个老男人也没什么好看的,身上的手绢绢花稀稀拉拉,大多扔给他的都是一些寡妇或者是老婆子,石有庆整张脸都黑了。
后面的不管是进士还是同进士都没有三人的待遇,他们今天可以说就只能算个陪衬。
不过也有例外,苏琪算是今天一行人当中长得最好的了,也有人往他身上扔手绢跟绢花,不过舒琪那张脸却是越来越冷,那些绢花还有手绢上面劣质的脂粉味,一直呛鼻的厉害。
今儿老吴家的人全都来了,一大家子也舍不得订个包间,今天二楼的包间死贵死贵的,只是早早的来街上占了个位置。
这会见到人群越走越近,大妞很快就在人群最后面发现了吴维。
“爷,奶,我看见四郎了,他就在那。”
吴老头跟李老太年龄大老眼昏花,眯着眼睛顺着大妞所指的方向,在人群里找吴维的身影,等到人走得近了才看见吴维。
就见小孙子穿着一身淡红色的进士服走在队伍的最后,他们可不管什么进士同进士,他们只知道他们的孙子现在考上进士马上就能当官,一个个看着吴维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吴维见到家里人朝他们笑笑,不过这场合并不适宜多说,很快一行人就过去了。
王氏激动得泪流满面,一旁的吴老三见了抱怨道:“孩他娘,这是好日子,你哭什么?”
“要你管,我这是激动,那喜什么泣来着。”
一旁的大妞赶紧补充道:“三叔,三婶这是喜极而泣。”
“对,就是喜极而泣。”
王氏觉得现在儿子考上进士,她总算是熬出头了。
吴老三没敢多说什么,他就怕他再多说两句,惹得媳妇又对着他一顿喷。
觉得自打一家人搬到京城以后,媳妇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一点都没把他这个一家之主放在眼里。
还是小儿子好啊,小儿子贴心,不像老大整天就忙着练武,平时也不见关心关心他这个当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