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权代表李完用被授予对3000万美元外债的交涉权。
韩国皇室对此知晓,并根据陛下旨意,同意与外部势力就国内主要权益进行交易。
务必预防韩国皇室的权威与权力被外部势力侵害。
——韩国对外交涉条款
“呼……”
驻美韩国办事处。
李完用在前往联邦储备系统与杜鲁门联储主席进行交涉前,怀着紧张的心情,在镜子前再次浏览着交涉用的脚本和资料。
目前事情仍按他的计划发展着。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防止皇室权威和权力受损,真是一如既往。”
实际上,他强烈感受到这不过是韩国皇帝为维持专制统治而做出的挣扎。
李完用对祖国逐渐感到失望,同时也被美国繁华的景象所吸引。
落后的韩国。
先进的美利坚合众国。
两者鲜明的对比,让他对祖国的某些情感逐渐消磨。
“干脆卖掉权益,拿着备用资金在美国生活,似乎也不错。”
李完用认为,如果韩国皇室能妥善处理此次事件,对于备用资金的筹集,皇室应该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华盛顿特区和纽约等美国东部地区种族歧视太严重,或许应该去加利福尼亚。”
美国梦。
李完用曾短暂地怀念过家乡的泡菜汤,但很快就打消了念头。
此刻,他即将面对的是纽约金融巨头、Jp摩根的儿子,同时也是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的主席,这可是位高权重之人。
他没有空想的余地。
此人还兼任倭国中央银行委员会委员长,实际上掌控着两个国家的经济。
“既然他能让倭国陷入困境,甚至掌控其中央银行,那他的实力究竟该如何估量?”
韩国连个像样的中央银行机构都没有,这让李完用十分郁闷。
事实上,在韩国,士农工商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无知。
与美国相比呢?
简直就像没有金融体系一样。
“简直要疯了。”
实际上,李完用在未充分了解韩国经济状况的情况下就来到了美国。
毕竟,经济领域对于韩国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
“呃……”
说实话,如果有人问他对金融了解多少,他在美国人面前都不好意思吹嘘。
李完用气得揪自己的头发。
“我现在可是要去和美国金融界的人进行交涉啊……!”
联邦储备系统会如何看待韩国呢?
他心里早已不抱韩国能获得安宁与和平的幻想。
但他作为韩国的全权代表,这是他仅有的荣耀,韩国的威望不也会反过来映射在他身上吗?
“还算幸运的是,我现在有权出售国家权益。”
事情的规模太大了。
虽然他是全权代表,但3000万美元外债产生的瞬间,他必须向本国汇报。
如今获得了权益交易的许可,他就如同手握韩国权益这一重要筹码。
“给韩国皇室一些好处,我也能往备用资金的口袋里多塞点钱。”
韩国内阁充斥着那些只顾自己安危、抛弃国家的人。
搞定他们很容易。
“矿山开采权、森林砍伐权、铁路铺设权,这些权益,哪怕我是美国金融家,也肯定会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
一条铁路铺设权能卖多少钱呢?
1898年,京仁线铺设权以大约80万美元卖给了倭国。现在倭国战败,虽然又收回来了。
“对,就强硬地开价100万美元。谈判嘛,就是要高开低走。”
仅仅卖掉一条铁路铺设权,就能立刻解决3000万美元债务的三十分之一。
但对方可能会压价,所以他把最低价定在了80万美元。
低于80万美元就不卖。
“好,大致的策略就这么定了。”
李完用准备完毕,朝着联邦储备系统走去。
>>> 与杜鲁门联储主席的谈判
联邦储备系统。
“铁路铺设权要100万美元?”
呵。
这是杜鲁门的第一反应。
可口可乐的季度股息最近也有100万美元,这价格不就跟季度股息差不多嘛。
但李完用似乎不这么想。
“主席先生,韩国的铁路铺设权,100万美元绝对不是高价。”
确实。
杜鲁门也这么觉得。
“我们韩国的铁路铺设权,是通向大陆的战略要地,可作为进军大陆的桥头堡,所以说100万美元都是低价了。”
没错。
你现在开的价已经很低了。
100万美元,简直跟白送差不多。
见杜鲁门没反应,李完用似乎有些着急,说话速度也加快了。
“但考虑到与贵国的友好关系以及我回国后的情况,从100万美元里减去一些,90万美元左右进行交易,我们也愿意接受。”
还要再砍价?
刚才你自己还说这是通向大陆的桥头堡,现在又要砍价?
“真让人无语。”
见杜鲁门表情越发难看,李完用更加急切地一股脑儿说道:
“如果你觉得90万美元还是太高,那就80万!80万美元以下,我们绝对不能再降了。如果你能增加一些附加条款,我们可以考虑80万美元成交。”
好不容易又砍了10万美元。
杜鲁门把无奈的心情深埋心底,开始展现华尔街资本的气势。
本来一直没说话,现在看来,主动权已经在杜鲁门手上了。
“好。看来韩国的金融意识也就这样了,摸清了。”
杜鲁门握紧了手指关节。
“李完用先生,我先纠正一点,我们并没有要求获得铁路铺设权。只是摩根旗下的银行有3000万美元的债务,我们是在讨论用什么权益来填补这个窟窿。”
“所以我们提出了铁路铺设……”
“要求由我们来提。”
杜鲁门压低声音。
利用杜鲁门西洋人的体格优势,在气势上压制李完用,营造出沉重的氛围。
他倒吸了一口气。
“要求由我们来提,你只需要说同不同意就行。明白了吗?”
“明白。”
李完用摆出坚定的姿态,眼神发亮,仿佛在表明不会错过杜鲁门说的任何一个字,开始紧紧盯着杜鲁门的嘴唇。
这下才有了点“谈判”的样子。
“很好。”
哗啦。
杜鲁门翻开文件。
“首先,我们得讨论一下改善韩国商业环境的问题。要偿还3000万美元的债务,普通的权益可远远不够。”
权益得适度转让,这样企业才能进行管理监督。
要是一下子把价值3000万美元的权益全交出去,韩国的行政处理可应付不来。
但韩国目前的状况,实在是糟糕得连假话都难以粉饰。
“我们先从宗教自由说起吧。”
首先。
得先打造一个能开展商业活动的环境。
这对杜鲁门来说,不过是为救援金融进行的谈判,仅此而已。
>>> 对韩国专制政体的冲击策略
韩国是典型的专制王朝。
在国王的统治下,一切事务皆由其决定。
虽然有内阁,但在高宗的干预下,国王的命令权可以左右行政部门。
如果非要把这视为一种风险,那就是国王一句话,所有商业活动都可能毁于一旦。
那么。
首先要动摇这个专制王朝。
“我建议向贵国君主提议宣布宗教自由。”
动摇专制王朝的最佳手段。
就是宗教。
而且不是普通的宗教,是蕴含“平等思想”的宗教。
在上帝面前万物平等。
李完用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宗教……自由?”
“是的。这是我们为解决3000万美元债务所提出的前提条件。如果你想得到我们的帮助,就必须接受。”
李完用一脸震惊,没想到会提出这样的条件,看着杜鲁门。
杜鲁门接着说道:
“据我所知,贵国已经接近宗教自由的状态。皇室也没有打压基督教或天主教,对吧?”
实际上,1904年,韩国与法国签订条约,国家允许传教自由。
“你只需让贵国君主公开宣布这一点就行。”
虽然没有打压,但还不是完全的宗教自由。
这只是在某种默认规则下,缓慢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
杜鲁门希望能更积极、更快速地推进。
“美国的企业家们会去教堂做礼拜,秉持新教精神投入工作。这与贵国的儒家文化氛围有很大不同。”
“是,是这样。”
“没错,美国的企业家们需要有能去教堂做礼拜的环境,这对商业和贸易也有一定影响。”
这不是假话。
美国人的新教精神,是构成wASp(白人盎格鲁 - 撒克逊新教徒)中“p”的重要部分,以保守的思维方式运行。
他们的道德主义就源于新教精神。
“3000万美元。如果一条重要的铁路铺设权价值100万美元,那大概需要30多个重要权益来填补债务,这意味着我们美国人必须积极介入。”
“应……应该是这样。”
“没错,也没什么夸张的。我们只是希望宗教自由能得到正式保障。每个人都有信仰宗教的权利。”
反正韩国很快就会进入宗教自由泛滥的时期。
只是希望能正式批准而已。
只要批准。
杜鲁门就会积极向韩国投射宗教影响力。
是那种会让人感觉像宗教“攻击”一样的巨大影响力。
但这些想法杜鲁门都藏在了心里。
“是……”
李完用表情复杂地看着杜鲁门。
“我会向皇室进言。”
“不。请你当场做决定。你是全权代表,我知道你有处理这类条款的权力。”
“……是,我接受。”
“谢谢。”
最关键的一关过去了。
反正韩国对传教本来就不太上心,估计很快就能通过。
在这儿要是先提出给好处,再让对方接受宗教自由,就显得太刻意了。
顺利通过。
“在进入正式谈判之前,我方希望派遣史密森地质勘探队到贵国进行地质调查,开展矿山勘探和测量工作,可以吗?”
“测量?”
李完用又露出难以形容的表情。
“是的,据我所知,贵国大部分权益自甲午更张后就流向了海外。所以必须让我们寻找新的权益了。”
说白了,就是你们的东西都丢得差不多了,只要同意,我们自己会去捡。
“我国国土拥有丰富的矿山和森林……”
“李完用。”
啪。
杜鲁门打断了他的话。
“很抱歉,提议由我们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