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希望你能推迟宾夕法尼亚铁路的上市。”
在纽约的一处宅邸,杜鲁门正与洛克菲勒董事长单独交谈。
拜访完Jp摩根银行,向摩根董事长问安后,杜鲁门得着手进行这项重要工作。
“你啊,最近过得可真够热闹的。一来就谈工作,还真是个十足的工作狂。”
“啊。”
“你该不会对摩根也是这样吧?”
洛克菲勒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嘿,我这辈子还真是头一回见你这样的。”
“抱歉……”
“这是夸赞,别道歉。不是有句话叫不劳动者不得食嘛。我很欣赏你这种踏实的态度。”
杜鲁门有些不好意思地坐在椅子上。
感觉洛克菲勒心情不错。
说起来,好像听说过洛克菲勒是一位虔诚且忠实的公理会教徒。
“不过……”
瞬间,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洛克菲勒进入了工作状态。
“推迟宾夕法尼亚铁路的上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字面意思。我们得动摇麦金利想要拆分垄断企业的决心,同时趁机构建我们的防御体系。为此,必须移除即将冲击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缓冲垫,也就是那些铁路托拉斯的上市计划。”
“你是说,这些铁路托拉斯的上市就是那个缓冲垫,对吧?”
“完全正确。”
“嗯。”
洛克菲勒董事长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
“你都亲自来找我推迟宾夕法尼亚铁路的上市了,想必你已经让摩根推迟了bNSF(北伯林顿圣达菲铁路公司)或大北方铁路等控股公司的上市计划,对吧?”
“是的,Jp摩根银行今天将通过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一消息。”
洛克菲勒皱起了眉头。
“杜鲁门,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急着推动上市吗?”
“我想,你是想在麦金利总统拿出反垄断法这把大棒之前,尽快完成上市,所以才积极推进,对吧?”
“没错。但是……”
洛克菲勒的眼神变得深邃。
“你有所行动,就意味着反垄断法的讨论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对吧?”
“我预计是这样。”
“呵,这次和德克萨斯州的较量,似乎确实惹恼了白宫。本来还想拿下那边的纺锤顶油田继承权呢。”
“以后再做也完全来得及。这次,我们得先动摇白宫的决心。”
“嗯。”
实际上,洛克菲勒董事长对局势的把握细致入微,如同能洞察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从看到宾夕法尼亚铁路在倭国铁路的投资组合时,他就预测到杜鲁门会有所行动。
毕竟这是一场颠覆整个倭国列岛经济格局的大动作。
在明治政府还面临经济危机、需要开展战后重建的情况下,一下子收购众多国家大型企业,其冲击超乎想象。
财务报表出现波动,本季度业绩也很惨淡。
“杜鲁门,本季度会出现盈利预警,这其实早有预料。标准石油原本就打算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发布季度财报前,实施‘大洗澡’策略。”
“是的,我也知道。没有比盈利预警季度更适合实施‘大洗澡’的时机了。”
这就好比遭遇了一场交通事故,反正已经受伤,再多断几根骨头也无所谓。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趁着盈利预警季度实施“大洗澡”,把未来可能遭受的冲击提前释放,这是常见的做法。
“也就是说,就算你不亲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推动‘大洗澡’,大部分企业也都计划这么做。”
“我知道。”
“我就猜到是这样。如果这次顺利上市,凭借一级横贯大陆铁路的上市噱头,肯定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掀起一阵热潮。”
洛克菲勒的洞察力太敏锐了。
“是的。”
“没错,一旦如此,投资者们会因预期心理,像疯了一样涌入,即使面对盈利预警也会如此。而你大概是想通过混合冲击与预期,来中和这种影响,慢慢消除泡沫,对吧?”
不愧是石油大王。
他就像能看杜鲁门内心的想法,把他的策略一一精准道出。
洛克菲勒作为企业董事长,对会计业务十分精通。
他将这种会计才能运用到托拉斯的构建中,造就了标准石油。
“仅通过查看会计文件,他就能推测出倭国发生了什么事,这份功力已经到了这种境界。”
洛克菲勒轻轻叹了口气。
“看来得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吃个饭了。要是一级铁路公司的上市纷纷延期或取消,支撑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预期就会破灭。”
“这是必然的。”
“不这么做的话,市场可能会陷入停滞,不然就是投资者们集体恐慌。”
毕竟,原本能让纽约证券交易所繁荣的利好因素都延期到明年了,钱包瘪瘪的投资者们说不定会拿着大锤和猎枪冲进纽约证券交易所。
所以,提前部署警察力量,投入安保措施,防止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暴跌,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你打算怎么做?”
洛克菲勒一边翻阅着宾夕法尼亚铁路的会计审计报告,一边问杜鲁门。
“你有什么应对计划?其实,就算你不说,盈利预警和‘大洗澡’也会自然发生。一级铁路公司就算不与我商量,权衡利弊后,如果觉得不合适,也会延期上市。”
即便杜鲁门不插手,美国经济也会自然走向危机。
毕竟,没有无缘无故的繁荣。
要消化倭国列岛的经济成果,就必须先经历一场危机。
“在倭国新成立或并购的企业中,有很多是明治政府为发展重工业设立的铁路公司、钢铁公司、电信公司、电气公司等。这些企业未来潜力巨大,下个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实现扭亏为盈,就能带来盈利惊喜(业绩大幅超出预期)。
在巨额亏损之后的下一个季度实现盈利,这本身就如同奇迹。
但倭国具备实现扭亏为盈的基础。
“倭国已经在逐步建设一些重工业设施,虽然规模不大,但一直在发展。我们要做的事情减少了,企业成长的时间也缩短了。”
倭国原本就有包括八幡制铁所、田中制铁所在内的四处左右的制铁所正在新建,这次全部被美国资本(倭国结算银行)吸收合并。
之后又进行分拆,卖给了联邦钢铁公司。
同样,三菱集团的长崎造船厂也归倭国结算银行所有。
“哈哈,通过倭国结算银行进行股权收购,我们几乎是白捡了这些倭国公司,真是划算。多谢了。”
洛克菲勒轻松地行了个礼。
杜鲁门居然还能得到洛克菲勒的感谢,真是活久见。
一旦这次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冲击过去,下个季度开始,发布盈利惊喜的企业数量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这次先避开冲击,下个季度带着盈利、盈利惊喜和上市计划一起推出,不就完美了吗?”
“确实完美。”
反正这冲击迟早要来。
“现在我打算动用联邦货币委员会。”
“联邦货币委员会?那几乎是你们的囊中物了吧?”
联邦货币委员会。
洛克菲勒说它几乎是摩根系的核心机构,这种说法很合理。
它是联邦储备制度的前身,目前负责实施金融救助和信用法。
这次,这个机构将转型为美联储。
“目前我不打算直接动用联邦货币委员会,而是想通过财政部来运作。”
“通过财政部?这手笔可不小。”
“财政部也是一种手段。反正纽约证券交易所需要挤出泡沫,如果盈利预警和‘大洗澡’之后经济过热仍在持续,就通过财政部调整利率来抑制经济过热。”
摩根董事长和洛克菲勒董事长,杜鲁门与他们共同谋划的这个策略,乍一看似乎非常激进,甚至会让人觉得是杜鲁门在制造危机。
但从整体来看,杜鲁门的方案实际上对美国的未来和国家利益更有益。
“美国铁路委员会发布的运输指数目前正在急剧增长。”
“我也听说了这个消息。”
“是的,石油和煤炭价格无缘无故地被压低,而且由于构建了铁路托拉斯,货运铁路的运费也创下了历史新低。”
铁路堪称工业革命的命脉。
货运铁路运费降低,意味着美国全国的运输量增加,供应链更加活跃。
能够运输更多的货物,就能推动大规模生产,提高价格谈判能力。
美国正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这些因素都将成为美国企业超越海外企业,占据有利地位的基础。
“这样的垄断可不能被打破。现在就算去跟麦金利说这种垄断有好处,他估计连理都不会理。”
“你考虑得确实深远。”
“我一直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开展事业。如果觉得某项事业不符合国家利益,我会立刻想办法放弃或调整。”
杜鲁门耸耸肩,洛克菲勒轻声笑了。
“我就喜欢你这一点。”
杜鲁门苦笑着说:
“要是美国联邦政府能有你一半喜欢我,那就好了。”
>>> mFK对冲基金。
“詹姆斯,给各子公司发警告报告,让他们立刻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撤资。”
杜鲁门快步走向秘书室。
这是杜鲁门久违地踏入对冲基金的秘书室。
其实杜鲁门也考虑过把《华尔街日报》总部设为公司总部,但还是先适应mFK对冲基金的工作环境更重要。
就当是华丽回归吧。
“出道前,我曾通过铁路相关操作引发纽约证券交易所恐慌,当时也用了‘大洗澡’策略,真是回忆满满啊。”
“杜鲁门,好久不见。”
“嘎吱”一声,杜鲁门走进秘书室,《华尔街日报》的查尔斯·道出来迎接他。
既然把总部设在对冲基金,他在这里出现也很正常。
“道先生。”
“我已经从詹姆斯那里听说了情况。”
杜鲁门稍微有些紧张。
美国媒体记者把按照自己的信念发言视为一种荣誉。
因为媒体是自由阵营的灯塔。
“我有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你不与麦金利总统对话呢?难道就不能就反垄断法达成某种妥协吗?麦金利总统不也是个很理性的人吗?”
理性,说他理性。
不,他一点都不理性。
“从常理来分析一下吧。”
“嗯。”
“到目前为止,我为美国做出了多少贡献?道先生你通过《华尔街日报》在全美国发行报纸,应该很清楚吧。”
“……”
查尔斯·道沉默了。
杜鲁门缓缓但坚定地回答:
“麦金利总统享受了我努力带来的成果,几乎确定能连任,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确实,他只是想制衡你。”
“是的,真正理性的人,懂得感恩。我倒不是非要听他的感谢,但至少他不该在背后捅我一刀。”
杜鲁门有点生气了。
杜鲁门为美国国家利益付出了这么多,得到的却是背后插刀。联邦政府做得太过分了。
“我要亲手收回我让他们享受的一切。”
杜鲁门甚至感觉自己被美国抛弃了。
查尔斯·道似乎察觉到杜鲁门的表情不太对劲,轻轻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
“但这样对民间造成的伤害会不会太大了?”
“实际上,我现在做的是最稳妥的办法。”
通过盈利预警和“大洗澡”策略,迎接调整期,抑制经济过热,这是最理想的发展路径。
“美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制。但现在美国经济处于极度繁荣状态,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必须在不过热的情况下维持繁荣。”
如果基于金本位制发行的货币价值远低于美国经济实力,就会引发通货紧缩。
而且,一旦托拉斯长期维持的低油价、低煤炭价和低运费的“三低”局面被打破,物价就会上涨。
“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灾难就会接踵而至。”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经济大萧条。
经济萧条加上物价上涨,就是滞胀。
“要想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放弃金本位制,但美国货币目前还没有足够的霸权来支撑这一点。至少要成为基础货币,才能放弃金本位制。”
“……”
“道先生你对经济很了解,应该清楚这会带来多么严重的灾难。”
就这次情况而言,不是泡沫破裂本身危险,而是泡沫本身就很危险。
美国的资产规模目前还不是美元能够完全承载的。
“所以,我打算在boSS推出新的货币。在美元成长起来之前,由boSS的货币来弥补这一缺陷。”
“新出现的机构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了……”
“倒也不是,但我保证,boSS的存在会减少民间的损失。民间不可能完全不受损失,我只是尽量降低影响。”
归根结底,这是货币短缺导致的结果。
那么,补充货币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普通货币不行,所以推出了基于实物价值的boSS货币。
“你明白吗?危机是可以制造的。”
“……杜鲁门,如果麦金利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你打算怎么消除泡沫呢?”
杜鲁门微微一笑。
美国财政部有一个简单却强大的武器,就挂在墙上,蠢蠢欲动。
这个武器就是基准利率。
“我会通过财政部提高基准利率。要通过基准利率冲击市场来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像给市场来个突然袭击一样,大幅提高利率。”
保罗·沃尔克,以对抗通货膨胀而闻名的美联储主席,也是解决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滞胀危机的经济英雄。
——中央银行的职责就是在派对正热闹的时候把盘子拿走。
他将美国的基准利率提高到了20%以上。
无论市场如何惨叫,总统如何威胁要撤他的职,他都坚定地为拯救经济而坚持,因此获得了“铁腕沃尔克”的绰号。
但最终,滞胀问题得到了解决。
“美元能否承受这种冲击还是个未知数。”
但经历一次危机,一切就会明朗。
下个季度实现盈利,带来盈利惊喜,铁路托拉斯控股公司的上市计划接连推出,经济衰退就会迅速结束。
金融救助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确实,按照你说的,经历一次危机,反而更安全。”
“这虽然是猛药,但很有效。”
而且,不止如此。
“通过这次危机,我要让大众认识到金融机构的风险。”
“风险?”
“要让大家知道,没有支付准备金,一旦遭遇追加保证金通知,就会引发银行挤兑。”
需要建立一个健康的金融环境。
现在的美国证券市场就像一个没有规则的野蛮赌场,无法预测。
需要进行管控。
否则,纽约证券交易所会周期性地制造危机。
……虽然这么说,但如果能控制纽约证券交易所,实际上就能掌控美国金融的一半。
那另一半呢?
当然是中央银行,也就是联邦储备制度。
“所以,希望《华尔街日报》能支持我。”
美联储是当下美国最需要的金融机构。
“道先生,你听说过煤矿里在事故发生前会有鸟叫的说法吗?”
“突然考我知识问答吗?”
“你猜猜看。”
“煤矿里的金丝雀,对吧?”
“答对了。这种鸟能察觉像瓦斯之类的危险预兆。”
在他21世纪,人们常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金丝雀在鸣叫”来形容市场情况。
每当危机或冲击的预兆出现时,媒体就会大喊“金丝雀在鸣叫”,一片混乱。
杜鲁门竖起食指。
“首先,让我们在投资者中,奏响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金丝雀之歌’吧。”
>>> [宾夕法尼亚铁路:“预计本季度上市困难,倭国子公司的会计审计尚未完成。”]
[Jp摩根银行:“bNSF和大北方铁路的上市也将推迟,对中国和倭国投资的结算尚未完成。”]
[纽约证券交易所:“横贯大陆铁路的上市只是为了更全面地评估价值而暂时搁置,评估是投资者的责任。”]
[对冲基金:“一如既往,我们将谨慎对待证券市场。分辨是金丝雀的鸣叫还是不祥之兆,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对冲基金:将投资头寸转为“卖出”。]
[华尔街的投机者们:“对冲基金就是一群胆小鬼。大好繁荣就在眼前,却躲进了地洞。”]
——《华尔街日报》(wSJ)
“嘿,杰森,给我看看这份报纸。”
杰森·卡尔投资银行,对冲基金旗下的投资银行子公司。
整理好衣领的杰森接过卡尔递来的报纸。
“波音公司呢?最近都没看到他。”
“在上学呢。那家伙不是考上耶鲁大学了吗?把资产运营交给基金,自己去波士顿了。”
“啊,对哦,我都忘了。”
杰森翻了个白眼。
然后低头看起报纸。
“横贯大陆铁路公司纷纷推迟上市,对冲基金已经转为卖出头寸。”
“对冲基金不是以保守的安全投资着称吗?真没参考价值。”
“话虽如此,但通常情况下,很少会转为卖出头寸……”
“但感觉不太妙,我也有同感。说是推迟到第四季度,总觉得情况不太对劲。咱们的投资组合怎么样了?”
“稍等。”
杰森从书架上拿出文件夹。
“我们把资金投入了债券基金作为安全资产,还通过套期保值投入了卖空基金,投资方面则选择了铁路基金。”
“等等,杰森,你在卖空基金上套期保值了20%?风险管理的总资金占比达到60%?”
“卡尔,风险管理什么时候做都不为过。我甚至想把钱投到黄金上,而不是债券基金。”
杰森闭上眼睛,回忆起去年的事。
那是黑色星期三,他在岳父家借了个精光,把所有钱都投入到铁路泡沫中,结果遭遇了黑色星期三。
那一天的记忆,杰森从未忘却。
从那天起,他拼命学习。
他不再只关注华尔街的动态,而是将视野拓宽到全球证券市场以及列强的局势。
因为他深知,资金流向与政治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
如今的杰森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格外留意当下一些关键人物。
其中,那个将欧洲列强的力量集结到东亚,身处倭国结算银行核心位置的人物 —— 对冲基金代表,杜鲁门·摩根。
杰森通过消息灵通人士得知,他不久前刚抵达纽约。
“不过,杰森,你看看外面。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可是一片繁荣啊。去年铁路出现泡沫,我也谨慎投资了。但这次有倭国列岛的基础资产做支撑呢。”
“卡尔,还是稳妥投资吧。”
如果纽约证券交易所没什么异常,那个大人物应该不会有所行动。
或者说,是因为那个大人物有所行动,证券市场才会产生波动?
杰森还记得那天的凉风。
他想起在布鲁克林大桥上,醉酒后绝望地跳入东河的情景。
就在那时,他下定决心,再也不进行高风险投资,要专注于价值投资。
为了获得对冲基金的投资,他花费了很长时间。
对冲基金专注于自身的套期保值和安全投资技巧,最终欣然对他进行了投资。
杰森·卡尔银行,如今既是对冲基金的合作伙伴,也是其旗下子公司。
“卡尔,倭国列岛的真实价值还没有明确的判断。怎么看,横贯大陆铁路公司们似乎也是因为无法确定倭国列岛的价值,才推迟上市的。”
“唉。真没想到,曾经那么热衷于冒险的你,如今变得如此保守。”
“卡尔。”
“知道了,搞价值投资。听你这么一说,那些横贯大陆铁路公司的家伙们似乎确实藏着什么猫腻。”
卡尔做了个投降的手势。
这时,《华尔街日报》报纸中掉出一个信封。
“卡尔,这是什么?”
“哦,这个啊。对冲基金发来一份报告,要不看看?”
“…… 感觉好像特别重要。”
对冲基金从不说废话。
对于秉持价值投资和安全投资理念的杰森来说,对冲基金的政策和报告就如同他的圣经一般。
他会把每份报告都剪下来,收藏在文件夹里。
“可今天这份报告怎么这么薄?”
杰森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种感觉,就像当年在布鲁克林大桥上准备跳入东河之前一样。
如此保守的对冲基金给出这么薄的一份报告,肯定有问题。
“……”
肯定有什么事。
杰森急忙翻开报告。
看到第一句话时,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 这是……”
杰森颤抖着双手,念出报告的标题。
—— 是时候清醒了。
“…… 现在是该从繁荣中醒来的时候了。”
从开头就直击人心的一句话。
他脑海中的警报声开始疯狂作响。
—— 立刻离开纽约证券交易所。
“现在马上……”
杰森咽了口唾沫。
“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撤离。”
“哔 ——”
金丝雀鸣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