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亡到英国的爱德华·伯恩斯坦正在为一家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日报撰写他的社会主义评论文章。
实际上,由于普鲁士发出了逮捕令,他才途经瑞士流亡到英国。
沙沙——
杜鲁门·摩根为了动摇克虏伯公司而来寻找伯恩斯坦,此时他正在专注写作,杜鲁门·摩根进来他都没察觉到,于是杜鲁门·摩根随便找了个椅子坐下。
詹姆斯因为要去收集汇率信息,没有跟杜鲁门·摩根一起来。
“很抱歉,让你久等了。”
“没关系。”
啪嗒——
伯恩斯坦觉得文章差不多写完后,放下了笔。
他拿出手帕,擦去手上沾上的墨水。
杜鲁门·摩根静静地等待着。
“你是杜鲁门·摩根先生吧?”
“是的,我从美国乘船而来,就是为了与伯恩斯坦先生你见一面。”
“哈哈,那真是我的荣幸。我现在还挺有‘人气’的,普鲁士警察对我可是‘关怀备至’。”
“要是被抓住,估计得‘享受’一个‘刺激’的夜晚。”
“哈哈哈!你说得太对了!”
咚咚——
伯恩斯坦鼓掌大笑,随后在杜鲁门·摩根对面坐下。
确实,作为社会主义的异见者,他与那些激进的社会主义者不同,性格相当温和。
“那么,华尔街的‘狼’来找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者,所为何事呢?”
瞬间,气氛凝固了。
伯恩斯坦温和的面容下,隐藏着如匕首般锐利的目光。
毕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就是对立的,身为资产阶级的杜鲁门·摩根,对无产阶级的他们来说,本应是敌对的阶层。
但伯恩斯坦有所不同。
“我认为对于被称为修正主义者的你来说,我们没有敌对的理由。”
“哈哈,确实如此。”
修正主义。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伯恩斯坦虽是恩格斯的后继者,却对社会主义的激进基调持有批判的观点。
正因如此,他受到了像罗莎·卢森堡那样激进社会主义者的指责。
不过,从21世纪来的杜鲁门·摩根认为,伯恩斯坦的观点是最现实的。
“你认为如果工人阶级能够进入政界,使工人阶级成为政治主流,就能够改变工人的劳动环境,我觉得这种想法很现实。”
“……”
实际上在21世纪,工人阶级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了政治主流,并开创了属于他们的时代。
福利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需的,为了改善工人环境,实施了各种政策。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劳动争议和罢工,但至少这并非共产主义革命斗争。
当受到压迫时,这就是抗争的理由。
“资本主义并非必须被摧毁的对象。资本主义具有不断变化的特性,所以我认同伯恩斯坦先生你的观点,资本主义的衰落还为时尚早。”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时的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结构矛盾最大化的阶段。
所以,当下的社会主义者主张,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伯恩斯坦叹了口气。
“来到英国后,我有了很多思考。看到了与在普鲁士时截然不同的风景。”
伯恩斯坦眼中透露出一丝感慨。
“德国仍保留着以容克贵族为核心的封建基调,而英国议会则是平民能够进入的开放社会。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
资本主义是不断变化的。
18世纪、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环境已有了很大改善,选举权也在逐步扩大。
等级制度被削弱,平民甚至能够进入议会成为中坚力量。
英国是这一变化的先驱。
经历了俾斯麦时代的德意志帝国也在逐渐改变。
“但德国自俾斯麦时代引入普选制后,选举权不断扩大,工人阶级也有了影响帝国议会的可能性。”
其实没必要发动革命。
资本主义的克服,不一定要通过革命这种暴力行动,而是可以通过无产阶级自身的行动自然地解决。
普选?
你一票,我一票。
贵族一票,工人一票。
每个人都能公平地行使一票。
“是的,我认为社会民主党(Spd)成为德意志帝国议会核心的日子不远了。”
社会民主党的立场有些矛盾。
他们表面上拒绝并批判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激烈反对,但实际上党内的基调却是以修正主义为基础的。
——只要通过普选获得选票,帝国议会就是我们的,为什么非要通过激进的运动推翻一切呢?
就是这种基调。
所以伯恩斯坦在社会民主党内部威望极高。
社会民主党另一位代表性的社会主义者卡尔·考茨基也会不自觉地说:
——我们党(Spd)是革命的,但又不是革命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相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来说,是相当温和的一派。
对资本主义也没有那么敌对。
而且,伯恩斯坦还有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能够掌控帝国议会,就可以推行“善良的帝国主义”,其依据是,如果本土为工人制定法律,这种法律会延伸到殖民地,使殖民地人民不再被剥削。
“其实在英国的时候,我对杜鲁门先生你做了些调查。”
“哦,调查我?”
“是的,我了解到这次美西战争中,dwm有北美办事处。dwm可是德国防务产业的代表性托拉斯,与蒂森和克虏伯并肩。”
伯恩斯坦推了推眼镜。
“但调查结果让我很惊讶。那里工人的工资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10倍,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8小时,而且每周竟然有3天休息日。我都怀疑自己的眼睛了。”
啊,那个啊。
这是四班两倒制。
“是的,我们dwm北美办事处,现在是纽约兵工厂,分成4个班组,实行白班和夜班各12小时的交替工作制度。我们一般称之为四班两倒制。”
“对,就是这个。我看到这个后,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德国,经历了俾斯麦时代,我们有了医疗保险等福利政策,但美国完全没有。当垄断企业把枪口对准罢工者时,只有杜鲁门先生你的工厂为工人建立了先进的体系。”
伯恩斯坦眼睛一亮。
“在保证工人休息日、支付行业平均10倍工资的同时,还能让工人每周工作48小时,我觉得这太了不起了。与其他资本家的做法截然不同。”
“而且工厂每周都会进行安全检查,降低劳动环境的危险,还大量雇佣清洁工,连工人的卫生都考虑到了。”
“我对杜鲁门先生你的政策深感钦佩,所以今天很爽快地答应了与你见面。”
但杜鲁门·摩根的表情变得有些微妙。
‘原来在他看来是这样。’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杜鲁门·摩根建立这个组织并非为了工人,更不是为了福利政策。只是这个时代劳动环境太差,才会给人这种错觉。
‘工厂一旦爆炸或者发生事故,生产线就会全部停工,杜鲁门·摩根可不想看到那种情况。’
采用四班两倒制是为了让工厂24小时满负荷运转。
分成4个班组,是为了让工人在休息日得到充分休息,从而在工作时展现出更高的生产效率。
给工人多付钱是为了防止熟练工人跳槽。
归根结底,这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投资。
‘而且工会和大罢工对生产力的打击太大了。相比之下,福利政策成本更低。’
但杜鲁门·摩根润了润嘴唇,开始巧言善辩。
“我认为美国,以南北战争为转折点,正在倒退,是一种向过去的回归。”
“哦,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和北方各州解放黑奴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为黑奴的生产效率低吗?工人能够获得合理的工资,与黑奴不同,他们有了工作的动力。”
“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是的,但南北战争后,工人却逐渐被‘奴隶化’。”
被剥削的工人,虽然比以前的黑奴情况好一些,但他们真的能被称为工人吗?
在恶劣的环境下,面对强权贵族的压迫,他们组建工会、发起罢工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他们觉得军队的枪口比强权贵族的皮鞭更好,即便被军队的子弹击中,也要改变这腐朽的劳动环境,这就是他们的信念。
当时的劳动环境就是如此恶劣。
当然,如果工会变成贵族工会,情况就另当别论了,但现在是19世纪末,工人的人权依旧处于底层。
“……看来杜鲁门先生你确实有社会主义者的特质。像你这样为工人人权考虑的资本家,在我一生中见过的都屈指可数。恩格斯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伯恩斯坦饶有兴趣地看着杜鲁门·摩根。
但对杜鲁门·摩根来说,伯恩斯坦也是个非常有趣的社会主义者。
以杜鲁门·摩根的标准来看,他是最现实的社会主义者。
至少21世纪的社会主义,并非像伯恩斯坦所认为的那样,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实现,而是通过社会主义政党的福利政策来达成。
“那么……”
伯恩斯坦的目光变得严肃。
“现在该进入正题了吧。”
“……确实该进入正题了。”
杜鲁门·摩根看着他表情的变化,也调整了坐姿。
好感度刷到这个程度应该够了。
“杜鲁门先生你的为人我已经大致了解了。但无论你披上多少社会主义的外衣,你的本质还是资本主义。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你不会来找我。”
“哈哈,被你看穿了。没错。”
对于伯恩斯坦的话,杜鲁门·摩根坦率地点了点头。
在当下的社会主义运动家中,他是对资本主义最温和的,所以杜鲁门·摩根也没必要隐瞒。
杜鲁门·摩根决定坦诚相告。
“弗里德里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克虏伯公司的董事长。”
“啊,那个家伙。”
“那个家伙”,听起来印象不太好。
‘很好。’
“是的,我听说他现在是帝国议会的议员,还把埃森市变成了支持皇帝政党的地盘,赶走了社会民主党。”
“没错。我们也为此头疼不已。啊……”
伯恩斯坦似乎猜到了杜鲁门·摩根的意图。
“你是想让我们德国社会民主党(Spd)集中攻击克虏伯公司吧?”
伯恩斯坦猜到了杜鲁门·摩根的意图。
没错。
杜鲁门·摩根现在就是想借助社会民主党(Spd)这把利刃,去攻击克虏伯公司。
毕竟舆论操控和宣传攻势,比起资本主义企业家,本就是社会主义者的专长。
一旦他们攻击克虏伯公司,杜鲁门·摩根就可以获取克虏伯的技术。
说不定连克虏伯的子公司都能收入囊中。
而社会民主党(Spd)也能借此斩断保守派(dkp)的一条臂膀。
双赢。
“克虏伯公司是德国保守派(dkp)的核心支持者之一,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立场来看,这么做也没有损失。就当是除掉了共同的敌人。”
“哈哈,你说得对。”
伯恩斯坦摩挲着下巴,开始在脑海中盘算起来。
“嗯……”
杜鲁门·摩根看准时机,抛出了合适的话。
在他做判断时,稍微推他一把。
“你可以从匿名资助者那里获得相当数量的资助金。德国保守派(dkp)能得到国内一流企业的资助,相比之下,社会民主党在资金方面就比较薄弱。”
“……!!!”
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uper pAc)
从杜鲁门·摩根决定来英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砸钱的准备。
其实,与获取克虏伯公司的专利和技术相比,这点钱简直微不足道。
“你觉得怎么样?希望这笔钱能让你有力地动摇克虏伯公司。最好是激烈且具有破坏性的。”
“……原来如此。华尔街资本主义还有这样的一面。好的,不过我有一个约定。”
唰——
伯恩斯坦竖起一根手指。
“我希望你能承诺,今后继续为改善工人环境努力。这既是为了杜鲁门先生你,也是为了我们社会民主党(Spd)。”
嘶。
杜鲁门·摩根嘴角上扬。
“好,我发誓。以摩根家族的名誉起誓,今后会继续为工人努力。”
‘19世纪末这点要求,小意思。’
就这样,杜鲁门·摩根得到了攻击克虏伯公司的利刃。
>>> 汇率信息与金融布局
哐当——
“啊,少爷。”
杜鲁门·摩根与伯恩斯坦分别后回到帕森斯公司,詹姆斯已经回来了。
詹姆斯放下几十本厚厚的文件,向杜鲁门·摩根走来。
“这些都是汇率相关的信息吗?”
“是的,包括各国的比塞塔信息,以及华尔街、Jp摩根银行持有的比塞塔清单。”
“很好。”
杜鲁门·摩根快速翻阅着文件。
让调查各国中央银行比塞塔持有量是有原因的。
“这是东亚各国中央银行或类似大型银行的名单吗?”
“是的,包括清国的上海中国通商银行、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等16家银行,以及日本帝国的第一银行等银行,全都调查了。”
“比塞塔的持有量不足啊。”
“是的,但随着国际形势对西班牙有利,比塞塔的价值有所上升。”
关塔那摩撤军行动,美国战败,本土遭到入侵。
美国国会至今未能通过征兵法和经济法案,共和党和民主党已经争吵了三个月。
美国政局一片混乱。
卡马拉舰队虽然沉没,但在欧洲列强和东亚国家眼中,目前只看到了美国的失败。
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的缺席,目前只有法国和英国的内阁、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及我知道。
西班牙王室和军方正拼命阻止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的情况公开。
“东亚国家与西班牙处于对立状态,相对来说,对欧洲的消息比较闭塞。”
“更何况,除了少数国家,欧洲列强大多都看好西班牙的胜利。”
“确实,德意志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现在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东亚。”
德意志帝国在青岛,俄罗斯帝国在旅顺港。
德意志帝国因为新获得的殖民地,担心英国皇家海军的挑衅,所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那里。
俄罗斯帝国则对旅顺港这个首个不冻港欣喜若狂,对满洲表现出近乎痴迷的狂热。
“比塞塔价值上升,西班牙胜利的形势看似一片大好。”
没错,好机会来了。
现在还有人愿意购买比塞塔。
很快,在罗斯福这位强势的战争部长推动下,征兵法和经济法案将会通过。
数十万美军将被动员起来,军需物资将疯狂生产。
而且一旦得到克虏伯公司的装甲,杜鲁门·摩根就能加快无畏舰的建造。
要卖空比塞塔,就趁现在。
“把Jp摩根银行、摩根系列银行以及杜鲁门投资银行持有的比塞塔全部集中起来,与东亚的大型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必须在比塞塔价值变成废纸之前赶紧抛售。”
“是,我会以美元或英镑等货币签订协议。”
货币互换,即根据约定汇率交换不同货币的合约。
通常是各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外汇储备不足而签订的协议,杜鲁门·摩根打算利用这一点。
例如,以1比塞塔兑换100美元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即便日后比塞塔贬值到1美元,也必须以100美元进行兑换。
这就是一种卖空手段。
19世纪末,欧洲列强纷纷采用金本位制,少数放弃金本位制的不可兑换货币国家,其货币价值没有1883年停止的金本位制来保障。
如果一个国家要灭亡呢?
那货币就一文不值了。
“让各国大型银行卖空比塞塔,比如德国的德意志银行这类。但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要是把德国这样的列强搜刮得太狠,可承受不起。”
毕竟信任能变成金钱,这就是信用经济。
“还要引导各国媒体发布美国战败、西班牙胜利的评论文章。动用所有关系和资金,马上行动。”
“是!”
价值源于人们的信任。
(比塞塔是西班牙的法定货币,比塞塔在2002年被欧元取代,并且西班牙中央银行已经停止了比塞塔的兑换服务。这意味着比塞塔不再具有流通价值,只能作为收藏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