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说:
“李绩对唐朝贡献绝对功臣第一,比李靖强的是出将入相。老是诟病李绩前期败仗多,你让李靖前期跟着翟让,李密,也赢不了啊。
谁最先跟着李世民谁不败,李绩在瓦岗也是费尽心思了,瓦岗领导实在太废,难道大家不知道我们现代人写的那句讽刺诗吗?“宁学桃园三结义,不拜瓦岗一炷香!”
“与李靖并称大唐战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事三朝、位列三公、文武双全位列武庙十哲、大唐名将、华夏古之神将之一、扬州大都督、兵部尚书、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英国公李积。”
李绩后期也没败过,灭了三个国家,尤其是高句丽。李绩最重要的贡献保证了唐朝三代王朝顺利接替,李绩帮李治扳倒了长孙无忌,在武则天上位后,作为军方柱石又帮武则天稳定军方。
李绩保证三朝顺利接替,这就是他大唐长城的由来,不是纯武将功绩能比的!国家的安稳和权力的顺利交替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我还以为李家怎么这么多人才,后面才知道赐姓李。”
“李家宗室的人才其实前期的话也只有那么几个有本事的,这也是为何李世民掌权后先削了李渊封赏的那群亲戚和谗臣,真的很废物。
李孝恭、李道宗、李神通、李孝逸这几个人才算有本事的,尤其是李孝恭和李道宗真的不弱,李道宗的女儿更是出名,众所周知皇帝和亲不会拿亲生女儿的幸福开玩笑,但是也不能随便找个女子应付,所以大多是从宫人中挑选才貌双全的认作义女或者从宗室里挑选过继为养女,而李道宗的女儿就是文成公主!
唐初两大贤王一个李孝恭、一个李道宗,建国前南征北战,建国后东西征伐。”
“李世民要是不嗑药追求长生的话,虽然因为早年征战沙场留下了病根,但是好好养生的话再撑个几年还是没问题的,贞观二十三年变成贞观二十五年以上我觉得可以。
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十八个死在了李世民面前却也实打实的证明了李二自身的本事将会给他带来极大的自信:即他不怕任何的功高震主!
你本事再大你有朕年轻吗?你再年轻你有朕的本事大吗?
除了程知节、尉迟敬德、李世积、刘鸿基、唐俭、长孙无忌外,其他都在贞观结束前没了。
而二十四臣里,长孙无忌被逼死外,除了侯君集协助李承乾造反被杀、张亮晚年老糊涂养五百养子外全部善终!”
“李靖、李绩、苏定方这三个都是历史前二十的名将,最牛逼的是,这三位活在同一个时代,更可怕的是不世出的白袍神将薛仁贵就是他们的中晚期登场的,完美的衔接了!文臣方面也是名家衔接,这样的文武阵容,唐朝能不强盛都没有天理了!”
“棒子国的电视剧,李世民被射瞎了一只眼睛,跪在地上给高狗丽人投降道歉!李世积来救李世民也被生擒了,跪在地上陪老李一块跪地求饶!”
“整个唐初,除了李靖,李积是最能打的,但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居然排倒数第二,不知道李世民咋想的。”
“回复楼上的,大名鼎鼎的秦琼还排最后一名勒秦琼暂且不论,李积排倒数第二,我猜测是因为他不是李世民的心腹,而且古人评价一个人是综合性的,李积虽然功绩高,但是他归顺唐朝后,中间是背叛过唐朝的。
并且,尉迟敬德作为李世民之许褚,绝对的心腹,玄武门第一功臣,不还是才排第七?贞观宰相房玄龄也才排第五。而贞观五年就因病去世的宰相杜如晦排第四。
都说李世民心里一直嫉恨魏征天天怼他,但是人家老魏实打实的排第四!
都说李世民对宗室苛刻,但是人家李孝恭排第二!
贞观前期因为皇后原因被压制不能做官,贞观后期也没什么大权力只能被李二一直留在身旁陪伴的长孙无忌却排在凌烟阁第一!
所以我认为李世民是根据跟随自己的时间、心中的亲密度和重要程度、以及死人优先原则毕竟白月光嘛,还有功绩的大小和多少,以及功绩对大唐大战略的影响度。”
“李靖活了七十九岁,李世积活了七十六岁、尉迟敬德活了六十六岁、程咬金也活了六十六岁,这些人还都是武将,李二晚年不迷信长生老老实实跟自己的这些老臣一起学养生不好吗?结果他自己就活了五十一岁!”】
明朝
“咱大明既没有排武庙,是因为咱觉得这东西无用,打铁还须自身强。”朱元璋突然对身旁的妻儿自顾的解释道。
“现在咱看完了天幕盘点武庙关于李世积的这个事迹,心里有了所感啊!”
马皇后挑眉,询问道:“怎么,重八你也要学宋朝一样重立武庙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武庙象征意义更多一下,排不排立不立并没有什么很多的好处和损失。”
“咱啊,是想学唐朝这个凌烟阁,弄一个咱大明的凌烟阁啊!”
朱标悠悠的叹了一口气,道:“父皇!您当初赐下了丹书铁劵和这凌烟阁又有什么区别呢?可是后来淮西勋贵对您的背叛让着丹书铁劵的意义又作废了,不是吗?”
朱元璋怔了怔,朱标的这一席话突然让他想起来天幕上那句“还是死去的人才是白月光”。
他就很突然的想起了胡大海、花云和常遇春来了。
胡大海死的很早,大明建立前就没了,但依然被他认定为大明朝开国功臣第三人!
“还是死的老友才是最好的啊!”
唐朝
杜如晦朝着李世民所在的位置认真的一拜,没想到自己贞观五年都因病去世,老李居然还能那么惦记着他,最后在凌烟阁分功的时候,把他排在了第三位。
前两位是真的无解,虽然现在长孙无忌只空挂一个爵位,啥正经的实权都没有,但是他的一句话在这个朝廷里还是相当的好用的。贞观朝只要还在一天,长孙无忌永远都是权力巅峰的那几个人之一。
而李孝恭,人家那真的是宗室楷模了,无论本事还是功绩,哪怕是做人的品性都是一流的,这样的人物拿出来既是对天下表明皇室的优秀树立百姓对皇室的信任,也是皇帝对宗室的安抚,意义很大啊!
侯君集左看看右看看,发现没人注意自己,心里的尴尬气味更多了。
无论自己事出什么,造反都是最不可原谅的。
“你们啊!”李世民心中暗叹了一口气,自己的老臣也只有这两个最后因为看不清楚形式翻了糊涂啊!
“侯君集!你是想再来一次玄武门吗?太子陷入迷途,你作为老臣知道了之后不去劝阻还助纣为虐,是想再当一次从龙之臣?”
侯君集听罢人都站不稳了,跪在地上连连求饶认错。
李二冷哼一声,又看向张亮,这个哪怕到了日后都没有被封为国公的人,没办法,除了跟自己时间早,早年立了一些小功外,本事是真不大。
“张亮,你养了五百义子,怎么,是想学司马氏篡位吗?”
侯君集好歹也是战场上磨练出来的战将,而张亮人更是人瘫在了那里,哆哆嗦嗦的为自己开解。
眼见着自己的大臣丑态频出,况且这种事情本就是未来才发生的,李二也不好继续了。
“都起来吧!你们犯的错是在另一个大唐做下的,朕不喜欢再现在的大唐再看到!”
闹剧结束良久后,他敲打这群跋扈的老臣目的也达到了,李二才恢复好心情继续和自己的文武们讨论天幕带来的大唐未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