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很快结束,这群800盗匪根本无法与穆逸率领的300亲卫抗衡。
穆逸骑在马背上,手持缰绳,看着身前这近百位降卒,喝声道:“你们头领是谁?”
一位降卒颤颤巍巍站起身,“禀告将军,头领他.....他不在这里,他早早就驾着战车逃跑了。”
穆逸冷声道:“你们统领叫什么?”
“将军,我们头领..叫...叫共敖。”
穆逸抬眼看向降卒,吓得他双腿不停打颤,“ 哼!原来是他。”
“十人为一组,将他们分别捆起来,一同押往【九原郡】, 那么喜欢埋伏我!统统送你们去修长城!”
身边亲卫纷纷下马,将降卒十人一组,双手捆绑在同一根树棍上,穆逸策马来到后方检查伤亡情况,此战有数位【亲卫】肩膀或手臂伤有一些轻伤,问题不大。但有十多个徭役死在对方的第一轮箭矢之下。
穆逸下马,看着眼前这十多具尸体,深深鞠躬,转头看向钟绍,“给兄弟们换上新鞋,就地安葬吧。”
钟绍鞠躬行礼道:“是,家主。”
“墨三!”穆逸高喊道。
墨三快速赶到穆逸身旁,行礼道:“圣子”
穆逸轻轻叹气道:“你记一下他们的姓名,等咱们回【南郡】后,给他们每家额外送去3000钱抚恤金。”
“是,圣子。”
远处,共敖站在战车上,不停催促手下加快速度,还时不时回头看看有没有人追过来。
太恐怖了!!【南郡】说什么都不能在待了!!这些人简直就是魔鬼!!他从来没见过如此勇猛的士卒,自己辛辛苦苦拉拢出来的这800人瞬间被这些【郡兵】击溃,根本没有任何还手能力。
特别是刚刚那位壮汉,一刀便将自己手下劈成两半,竖着自己【王旗】的那辆战车,更是被他一刀劈碎!要不是自己当机立断,现在恐怕早已变成碎渣!
————————
深夜
【咸阳】
【章台宫】
秦始皇嬴政,端坐在龙椅上,双手插入宽袍袖口内,眼袋发黑,面露疲态,轻轻咳嗽一声,“徐福,回来了嘛?”
宫殿下方,身着丞相朝服的李斯跪拜道:“陛下,自徐福东出之后,臣便派人在东海口日夜驻守,暂时还未发现徐福从仙岛归来。”
嬴政怒声道:“朕乃天下共主,难道那些海外仙人不愿帮朕嘛!”
话音刚落,赢政再次猛烈咳嗽起来。
中车府令赵高立刻跪下,整个身子紧紧贴在地砖上,发出一道阴柔尖锐之音:“陛下,莫要动怒,万一伤了龙体,我大秦百姓以后可怎么活啊!” 随后他立刻起身来到桌案旁,打开一个白玉盒子,从中拿出一粒丹红色仙丹。
双手将丹红色仙丹捧到嬴政面前,眼角余光看见嬴政拿起仙丹送入口中,眼神中露出一丝阴狠,但很快又回归如常,“陛下,奴才以为,肯定是陛下的龙体太过金贵,寻常仙药肯定配不上陛下,海外仙人们得重新熬制仙药,所以徐福才一直未从仙岛回来。”
赵高微微抽泣起来,嬴政开口问道:“哭什么?”
只见他用衣袖轻轻擦去眼角泪珠,委屈道:“奴才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恕罪。”
“等仙人们赐下仙药,陛下从此长生不老,这本是我大秦第一大喜事。但奴才刚刚想到自己将年老体衰,不能永生永世服侍在陛下左右,心中隐隐作痛,一丝难过之情再难压制,还望陛下恕罪。”
嬴政轻轻笑道:“你这老狗!每次都能讨朕欢喜!”
“公子胡亥近日功课教的如何啊?”
赵高鞠躬行礼,“启禀陛下,胡亥公子,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奴才教授的功课全都认真完成。”
“同时胡亥公子,秉性纯良,对陛下更是孝顺,前些日子还嚷嚷着要亲自去寻访仙山,为陛下求得仙药。”
赢政轻抚胡须,点头表示满意,“赏公子胡亥,宅十座,金万两,奴千名。”
“赏中车府令,良田千顷,金万两。”
赵高立刻伏地高呼:“ 谢陛下恩典!”
丞相李斯在下方,轻轻开口道:“陛下,最近朝中有不少儒生上奏,要求立刻停止修建阿房宫。”
“同时他们还一起联名上书,要求废秦法,尚仁德!”
嬴政冷哼道:“一群腐儒!我大秦是靠仁德灭六国,一统四海的嘛!”
“北匈奴,南百越,是靠仁德就可以征服的嘛!”
一旁赵高忽然开口道:“陛下,奴才近日一直听旁人说,公子扶苏日日前往那些儒生家中,与他们坐而论道,崇尚周礼,跪拜孔子。”
赢政左手用力拍打在龙椅上,“难道朕在他心里,还比不上那群儒生和那个孔子重要嘛!”
赵高和李斯一同跪地高呼:“陛下息怒。”
李斯接着开口道:“我大秦奋六世之余,皆因崇尚法家,推行法制,才得以强盛。”
“自商君变法以来,我秦人相互监督,遵守法纪,农业、军事不断强盛,我大秦子民个个勇武,富庶,世人有目共睹!”
“我大秦始皇帝,艰苦奋斗,创万世伟业,绝非仁德之功!而是我大秦上下,万众一心之功也!”
赵高也立刻补充道:“当今天下百姓富庶,皆因陛下之功也!”
赢政微微点头,对于自己这两位最亲近的重臣更加满意和欢喜。
见皇帝面露喜色,李斯立刻开口道:“当今天下,六国余孽,贼心不死,蛊惑万民,导致各地盗匪不绝,民不聊生。”
“臣以为,皆因思想不能统一之祸也!”
“现整个天下皆以书同文,车同轨,臣建议将民间各处百家之书统一烧毁,推法令,倡农事,才能彻底稳固大秦万世基业!”
赢政闭上眼睛沉思一会儿后,缓缓开口道:“你们先退下吧,这件事儿朕在好好考虑一下。”
李斯还准备乘胜追击, 但看到赵高给自己递来的眼神,只能跪拜磕头,随后躬身退出大殿。
殿门外,李斯对着一旁赵高问道:“不知中车府令,刚刚为何阻我?”
赵高轻轻整理衣袖,“丞相大人,奴虽不知何为法家,何为儒家,何为诸子百家。”
“但奴知道,陛下什么时候爱听什么,想听什么。”
李斯仔细想了想,立刻拱手道:“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