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北方不是有炕吗?我们可以令人将整个屋子都铺上,如此一来,即便天气严寒,也无需担忧娘会受寒。府中再备上医术精湛的府医,应当就万无一失了吧!”
吴战听了雷晓晓所言,亦觉得此计甚妙,于是思索片刻后道:“晚上去母亲院子用饭,届时我再去劝说。”
雷晓晓善解人意地说道:“至于如何启程前往衮州府,你看这样是否妥当,到时候你先行启程,待到二月份气温回暖,我再带着母亲缓缓动身。我们一路慢行,仿若闲庭信步,每到一处,便休憩一两日。等母亲身体状况好转,我们再继续前行。再加上母亲车里铺垫得厚厚实实,这样对母亲的身子应无大碍。”
最后,雷晓晓仔细回味了一番自己的话语,察觉尚有安全疏漏,遂接着道:“到时还得烦请大伯或二伯派遣一队可信且武艺高强之人护送我们,如此一来,安全便能得到保障了,再有路上我们备上大夫,这样你意下如何?”
吴战见雷晓晓想的如此周到,于是宠溺中带着庆幸,庆幸自己将人娶了回来,不然自己去哪里找如此合心意又为自己考虑周全的娇妻:“好!只是这样就得辛苦娘子了。”
雷晓晓笑着道:“你我夫妻一体,我自是希望母亲和我们都能过的好的。”
吴战闻言越发觉得自己真真是幸运的。
雷晓晓见吴战此表情不想与他继续谢来谢去,于是果断转移话题。
两人一直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回房休息。
待到快要用晚饭时辰,两人一同前往柳氏的院子。
进了柳氏院子,饭菜已摆上桌。吴战先开口向柳氏提及前往衮州府之事,并将雷晓晓所提的计划一一道出。
柳氏听闻,心中满是感动,她看着雷晓晓说道:“晓晓想得这般周全,我自是答应。”雷晓晓忙笑着回应。
用餐期间,大家又商讨了一些细节,柳氏想到路途遥远,不禁有些担忧:“这一路怕给你们添不少麻烦。”
雷晓晓赶忙安慰:“娘,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要您身体安康,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最幸福的事情。”
柳氏闻言越发喜爱雷晓晓,连连说自家儿子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能娶到雷晓晓云云。
饭后,吴战去安排护卫之事,雷晓晓则陪着柳氏在院里散步消食。
这时,管家前来禀报,说是吴战派人送来衮州府宅子的布局图。
雷晓晓接过布局图展开一看,兴奋地跟柳氏描绘着将来的家要怎么布置,哪里种花,哪里养鱼,说得柳氏也满心期待起来。
待吴战回来告知护卫人选已定,皆为族中得力之人时,雷晓晓和柳氏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未来在衮州府幸福美满的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由于柳氏一同前往,所以此次需要打包的行李犹如小山一般多。柳氏身体欠佳,故而将管家权如珍宝般交予雷晓晓,自己则只负责整理要带去衮州府的行李。
而雷晓晓一边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自己和吴战的行李,一边如饥似渴地熟悉着家里的产业,并交代得清清楚楚。在此期间,等雷晓晓刚刚梳理清楚,吴战启程出发之日便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至。
因后续柳氏身体每况愈下,雷晓晓便将大部分行李交由吴战携带,自己和柳氏则只携带小部分行李,轻装简行地踏上旅程。因此,吴战出发之日,大房和二房来送行的人见到吴战携带如此多的行李,都惊讶得如泥塑木雕般,但转瞬又想到后续三婶和弟妹仅有两人,虽有仆从和侍卫,但轻车简从确实更为妥当。
吴战出发之后,雷晓晓又花费数日如抽丝剥茧般将西南地区的产业重新梳理了一遍,也将这些管理人员都如春风化雨般敲打安抚了一番,才分别到大房和二房去拜访,同时也是恳请他们代为监督一下。
陆氏是勋爵人家出身,方氏的外祖家是声名远扬的儒商,两人自然是瞧不上三房家这点产业,且看两人多年来一直对柳氏关怀备至,就知晓两人值得信赖。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转眼间便到了二月份,柳氏一想到即将要离开自己生活了数十年的地方,就如万箭穿心般十分不舍,而且对两位嫂嫂也是难舍难分,雷晓晓见此便提议,邀请大房和二房来家中欢聚一堂,之后再启程,柳氏自然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三家于二月初五这日开始聚餐,饭桌上,陆氏和方氏两人对柳氏千叮咛万嘱咐,雷晓晓看着只觉得大伯母和二伯母仿佛将柳氏当作自己的亲姐妹般关怀备至,心中越发地踏实放心。
吴家难舍难分的聚餐结束后,即使再不舍,启程的日子也到了,雷晓晓和柳氏于二月初六启程,这次,大房和二房除了上职的男人们和年纪小的小孩,其余人都来送行,难舍难分的道别后,柳氏和雷晓晓带着仆从和侍卫缓缓朝着北边而去。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的雷兴林,犹如一颗闪耀的星辰,于二月初九的凌晨,踏入会试的贡院,开启了他科举生涯中那至关重要的考试之旅。会试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分三场奏响,三日一场,第一场在初九日激昂开场,第二场在十二日婉转延续,第三场在十五日激昂收尾。每场考试都如同一曲华丽的乐章,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交相辉映。考中者皆如璀璨的明珠,被赞誉为贡士,而那第一名更是如皇冠上的明珠,被尊称为会元。会试过后,贡士们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再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犹如伯乐相马,择优取为进士。殿试试期如白驹过隙,仅一天之短,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如释重负,释褐授官。
京都这一次的会试,仿佛是被上天眷顾的舞台,第二场从第二日清晨便开始下起了绵绵细雨。好在所有的考生都如未雨绸缪的智者,提前备好了油布,使得试卷宛如被呵护的珍宝,未被雨水沾染。
然而,有一小部分考生身体欠佳,如同风中残烛,在当天夜里就被寒冷击倒,发起了高烧。好在这是第二日,发热的人中大部分人如不屈的战士,当即决定熬夜奋战,将试卷答完。于是,这发热对他们的影响犹如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一丝涟漪。他们担忧若是第三日还是下雨,那他们可能就如风中的落叶,无力支撑,这就意味着他们与这一次的科举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