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忙着布置搭建,老大娘和其他两个大姐端着一盆已经拌好的面条放在院子外面的桌子,然后叫我们这些做事的人来先吃点垫垫肚子。
大家也都围了过来,包括在里面做法事的阴阳先生也带着他的几个伙伴跟着过来了。
我偷偷打量着阴阳先生,沧桑的脸,消瘦的身体,但是眼睛炯炯有神,而且看手指还是蛮灵活的。
先生主持着老大娘儿子的丧事,打算先把丧事的初步流程走一下,然后后面的冥婚仪式也由他来主持。
总而言之,要连续做两次的法事,听旁边人说新娘子那边正在赶来的路上,预计一小时后到。
所以阴阳先生也是赶急,而我们也得加快脚步了,我,王华,还有老龚三个人在这里互相帮忙着,把舞台搭建好,铺好红地毯,随后他的那些音响设备也搬出来放在舞台的另一侧,等这一切弄好后,我和王华就在旁边凳子上坐着休息,老龚则是在调试着音色。
我坐在院子外看,看着里面阴阳先生在做法事,还别说,这位先生感觉就相当老练,手法娴熟,而且这唱腔也蛮有特色,至于他的伙伴则是敲锣打鼓和引磐。
继续听着里面的法事声音,过了十几分钟停了,师傅们也都走出来,坐在院子外面的凳子上在聊着天。
我也脸皮厚的凑上去和师傅们打个交道,问个好。
“师傅,您学这个多久了啊!”我好奇的问着刚刚那名阴阳先生。
“都有十来年了,年轻的时候机缘巧合下拜了师学了艺,就吃着这碗饭了。”
这位阴阳先生姓李,我这里称呼他为李师傅。李师傅很和善也比较健谈,我们坐在一起都聊得蛮来的。
在聊天中,我得知,以前李师傅其实是一个街头混混,因为从小父母离异,他跟着爸爸,后面他爸爸找了另一个继母,天天对他辱骂,而他爸爸也不管他,所以他就跟着混黑社会。
以至于那些被他打的都会到他家里找他父母追责,爸爸一气之下就让他滚蛋,离开这家。
他有自己的个性和尊严,在他爸爸说出滚出这个家的时候,他就毫不犹豫的离家出走。
他离开后,身上只有几十块,他去工厂,餐馆人家不要他,说他未成年,然后他只好去工地上打打散工,搬砖扛水泥。
工地的艰苦,他小小的身子根本受不了,工头还大骂他,让他滚蛋,尽管领了微薄的日薪,但是无家可归的他走在街头都不知道去哪里。
他有想过去偷,去抢,但是男儿的尊严让他无论是饿死渴死都不会去做这些事。
于是他就在街上找了一些纸壳,就到桥下去住。这一住就是半年多。
期间他的爸爸,还有妈妈都来找过他,喊他回家。
但是他都装作听不见,直接无视他们。
按部就班的每天去工地或者在街上捡纸壳和瓶子。
虽然他以前很混,但是他也只是想在这样的生活里寻找生活的慰藉。
后面在他在街上捡纸壳的时候遇到了他的师傅。
他师傅看他可怜就问他情况,然后给了他吃的,说想教他一门手艺,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时间一晃都十几年了,他师父病逝了,而他早已经靠着手艺吃饭了。
我听李师傅言语之中都对他的师傅表示崇高的敬意,可想而知他的师傅也真的在用心培养他为接班人。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凑巧,他师傅不光教他手艺,还教他识字还有走南闯北教他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一直在教他如何做人。
虽然我没见过李师傅的师父,但是听到这里我都敬佩他的师父。
就在我还准备问师傅学的都有哪些的时候,门外鞭炮声响起,外面一时间下来了很多人。
等外面人进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是新娘子来了。
看着被众人拱卫在中间,老大娘家这边的小儿子背着新娘子入里面的新房。
随后李师傅和其他几位师傅起身也进去了。
此时的我也是无聊,问旁边的王华见过这场面吗?
王华摆了摆头表示压根没见过。
我好奇之下,也起身往里面走去。
我发现李师傅手里抱着公鸡,公鸡上贴着黄纸,新娘子站在另一边,双方父母则是在前面坐着。
哎呦我去,这是拜堂啊! 用公鸡来代替新郎,黄纸上写着新郎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而李师傅则是抱着公鸡和新娘子一起拜天地。
等完成这一项后就相当于地府有两人的夫妻之名。
然后新娘上前倒改口茶给新郎的父母,然后送入洞房,这边李师傅抱着公鸡进新房后,就离开了。
下面则是由新郎的弟弟代表自己的哥哥挑开新娘子红盖头,喝完交杯酒,这些就基本成了,就已经是一家人了。
红的弄完,接着就是白的,李师傅在外面院子舞台上向来宾介绍新郎的义举和新娘子的忠贞,在大家的热情鼓励称赞下,结束了这场婚礼。
然后第二天新娘子换了孝服,帮着婆家接待来宾,等到了李师傅选的黄道吉日,就出殡,凌晨四点多,李师傅这边就开始了安魂和送魂法事,凌晨六点就带领大家出殡,这边新娘子也跟着去了。
上山找了好地儿,让新郎明白自己的夙愿已了,可以安心上路,李师傅再上表于土地公和城隍爷表明新郎的英勇事迹,请城隍爷和土地公好生对待新郎。
李师傅做完最后的破地狱法事,然后再安葬逝者。然后就一切结束了。
等完结后,坟前的火堆在无风情况下转成小旋风,随后上升的空中接着消散。
李师傅看到这也是会心一笑,给新娘子解释,这是新郎给出的回应,让新娘子不要太伤心,好人是有好报的。
出殡上山的众人陆陆续续的回来,这边老大娘也招呼大家吃顿丰盛的答谢宴。
席间我和李师傅边吃边聊,一时间相谈尽欢,我表示以后有时间想跟李师傅学习学习。
李师傅表示没问题,有空随时来,他在郊区住。
我们吃完后,开始装婚礼这些物料,我又叫了货拉拉,谁知道好久都没师傅接,还得额外给红包20,才终于有一辆面包车肯过来。
我真的服了啊,不过公司之前说的,我有利润一半,所以我也不亏,只不过累些而已。
在收拾完装车后,我郑重的跟李师傅道别,下次有时间一定来拜访拜访,走之前我还留了李师傅电话和微信。
下次就有机会现场跟李师傅学习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