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一下又一下地翻页,眼珠子一目十行,一边看一边颤抖。
最后,他重重合上戏本子,怒道:“荒谬!荒唐!慎妃,这就是你统合所有人的意见编写出来的东西?”
阿箬露出一副爽朗的表情:“皇上,臣妾确实悉心采纳了各位姐妹的宝贵意见,无一遗漏。”
富察琅嬅也道:“正因如此,所以这个故事才变得如此惊世骇俗,本宫刚想着修改一二,皇上就来了。”
弘历:“朕觉得没必要修改,直接……”
他的话音未落,高曦月问道:“直接放出宫外,让百姓们一起欣赏吗?这样不妥。”
“当然不是,朕要把这戏本改一改……不,朕完全想不出来怎么改。”
他低头抱着脑袋,头脑里还被戏文里的剧情占据着,连思考的力气都没有了,仿佛能看到戏文里的人围着他聒噪。
富察琅嬅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皇上,您不舒服吗?要不要找太医。”
“太医?”弘历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苦涩,“太医又能如何?”
这时,如懿说道:“当初皇上登基时,太后曾说过,凡事要分个主次才行。慎妃娘娘把所有意见都加进去,贪多贪足,反而失其意味。”
嬿婉眉梢轻挑,似笑非笑反问道:“哦?娴常在这话说的,不知这主次之分,是按着宫中的位份来排呢,还是依着别的什么缘由来定?若是按位份,那你这笔下所书,岂不是可以一并删去了?”
如懿反驳道:“令妃娘娘,我所写的剧情,是最贴近原本故事的,也是最合理的。”
茉心不甘示弱,说道:“此言差矣,我所加的丫鬟戏份可比你写得好多了。你写的那才难看呢。”
阿箬言辞中满是不屑:“没错,堂堂工部尚书儿子,明明不喜欢张千和梅香,却要捏着鼻子纳了。既然要纳入门,怎么还给人家改名‘粪香’和‘出千’?真真是小家子气,旁人听着光彩吗?”
如懿撅起嘴唇,盯着阿箬很用力地说道:“那是裴少俊疼惜妻子,为了她才把两个刁奴纳进来,归她处置,好慰藉妻子所受的委屈。”
阿箬听了这话,忍不住捂着嘴笑出声来:“既是如此,那何不干脆利落地将这两个奴才撵了出去?眼不见心不烦,岂不是更好?反倒是在你的笔下,那梅香与张千还得在李千金面前日日侍立,本宫若是李千金,只怕是恶心得连饭都吃不下。”
如懿挪了挪屁股,扬起下巴说道:“裴少俊为了李千金开颜,特意留着两个刁奴供她出气,可见夫妻情深……”
阿箬又问:“既然夫妻情深,为什么他看穿了梅香和张千的勾引后,还是跟他们有了肌肤之亲?”
如懿移开视线,说道:“男子若无妾室,旁人会指责李千金善妒,裴少俊纳妾,也不过是为了顾全妻子的名声,免得落人口舌。”
阿箬听着更觉得好笑,朝皇上抛了个媚眼:“本宫怎么记得,当初您还问过皇上,‘哪有女子天生爱当妾,哪有正室愿意和妾室分享自己的夫君呢’,怎的如今,想法却是大相径庭?莫不是时过境迁,人也跟着变了?”
听了阿箬的话,弘历心脏一抽,马上想起当时被如懿推梯子,差点从高空摔下来的感觉了。
他不悦道:“行了,都别说了。朕决定以皇后的改编为准,结合一下那些丫鬟的故事,保留张千是私生子的剧情……张千是烟花女子所生,不是裴行俭生的!再说了如果裴行俭生子,也该是嫡子!”
金玉妍回道:“皇上,按照儒法,张千确实不是原配正妻肚子里出来的,该是庶出。”
“这是你玉氏的从母儒法吧?”嬿婉皱眉道,“老爷肚子里出来就是嫡出。”
金玉妍反驳道:“令妃此言差矣,在大清也是……”
弘历一拍大腿,怒道:“够了!朕说够了!不要再讨论裴行俭生子了!”
他拿起戏本子,呼吸都重了几分:“总之,不准再出现男子生育的剧情,按照朕刚才所说的改吧!”
这次,弘历不敢交给阿箬了,而是把戏本交给了苏绿筠:“纯贵妃,这次由你来统合撰写。”
苏绿筠有些意外,拿着本子说道:“皇上,臣妾能不能找一个帮忙的人?”
弘历揉了揉紧绷的太阳穴,声音中透出一丝疲惫:“除了慎妃,你任选。”
苏绿筠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婉贵人,她轻声提议:“婉茵心思细腻,工笔精湛,若能在戏本中增添些插图,定能增色不少。臣妾想与她一起编写。”
弘历点头道:“就这么办吧,朕先回养心殿。皇后啊,午后叫永琮过来,朕要考一下他的功课。”
皇后与众嫔妃俯身行礼,弘历带着一丝烦闷离开,回到了养心殿批阅奏折。
但《真·墙头马上》乱七八糟的剧情却在心头萦绕不去,弘历仿佛能看到一群小人在奏折上肆意行走、互相掌掴。
还有个大着肚子的中年男人慢慢走过来……
“皇上,”一位大臣踏入养心殿,毕恭毕敬地禀报,“皇上,臣已将这几个县的税收账本呈上。”
弘历一抬头,目光落在大臣顶起来的肚子上,脱口而出:“你怀孕了?!”
大臣惊愕之下,慌忙捂住肚子:“皇,皇上?臣乃堂堂七尺男儿,怎会怀孕?这,这实在是……”
弘历哽住了,一瞬间尴尬过后是无由头的愤怒,厉声斥责:“你一个大男人挺着个孕妇般的肚子成何体统!速速收腹,回去后给朕好好减肥!”
大臣茫然无措,只得唯唯诺诺地应承下来。
之后,苏绿筠和陈婉茵把戏本改得中规中矩,去掉裴少俊李千金私奔的剧情,增加丫鬟和书童斗智斗勇,父母误解和关心,融入了一抹喜剧色彩,使得整个剧本更显宫廷的雅致与规范。
弘历小心翼翼,一行一行地慢慢看,颦起的眉毛终于舒展开来,并在上面盖了章,题了一首诗,让人拿去给戏班子排练。
陈婉茵被弘历夸赞插图画得不错,回去后高兴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连续几天笑容满脸。
不过,比起皇上最终定下的版本,阿箬统合的《真·墙头马上》流传出去后更受宫人们青睐。
他们拿着抄录的戏本,在劳作期间讨论着剧情,甚至还自己模仿起里面的台词,各自加入了想看的剧情。
之后《真·墙头马上》更是流出宫外,百姓们的接受能力远超宫里人想象,他们一边啧啧称奇,一边互相传阅讨论。
在乡间小镇上,甚至有戏班子将《真·墙头马上》改编成了粉戏,演着裴行俭在雨夜的书房中隐秘产子的离奇剧情,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主儿,下雨了,我们先回去吧。”小梨劝道。
如懿恍若未闻,坐在廊下伸手接雨,任由雨水顺着护甲尖端落在地上:“小梨,你听过兰因絮果吗?”
小梨茫然地摇了摇头。
如懿叹道:“兰因絮果,指男女之情初时美好,结局却黯然潦倒。”
小梨低声道:“哦……原来如此。主儿,刚才乳母来报,十二阿哥退烧了。”
如懿轻轻“嗯”了一声后,继续说道:“正如《墙头马上》是我和皇上的定情之戏,现在却任人乱改……变得面目狰狞,使人厌烦至极。”
小梨说道:“主儿如果心里难受,可以和昨天一样去找海常在倾诉。”
自从凌云彻叛主成了常在,如懿再也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了,便重新想起了海兰。
而海兰被毒哑后,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听众。
如懿昨天找她聊了两个时辰,海兰打了两个时辰手语,翻译的宫女只允许翻译了三句话:
“姐姐,你真的太累了”
“姐姐,正因为在意,所以皇上才不敢面对姐姐。”
“姐姐,都是他们的错!”
回来后,如懿心情好了一些,所以小梨才再次提议让如懿去延禧宫。
如懿轻轻摇了摇头:“罢了,我想一个人静静。”
小梨也不再多劝,又道:“那主儿您要不要看看十二阿哥,他退烧后很虚弱,又瘦了一些。”
如懿反驳道:“他刚断奶,重新素食,自然要有适应期,你不要大惊小怪。”
小梨默默低下了头,想到孩子瘦瘦小小的模样,再素食还得了?她回去后,偷偷把永璂的情况告诉了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