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举的结束!
十天后,经主考官们数日的精心审阅与讨论,最终,一叠优异考生答卷被置于御书房御案之上。
共计三百一十份,每一份都承载着天下学子们的心血与梦想。
而他们也将由皇帝亲自来决定谁将会成为本届科举状元!
虽然考卷众多,但灵启也不是每一分都要看,宋一然等一众主考官已按顺序将最优放在最上面,以此排列。
这可以让陛下最先注意到被主考官们集体推举之人。
而灵启也不着急去看,因为他虽然表面重视,但心里其实并不在意科举,他在意的也只是那些文人对他的评价。
文人的评价也一定程度反映民心!
自古以来,那些对科举制度不够重视的皇帝,往往会成为众多久居下位、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们心中愤恨的对象。
毕竟对于这些饱读诗书却难以施展抱负的人来说,科举乃是他们改变命运、一展才华的重要途径。
若帝王对此不屑一顾,导致科举舞弊严重,无疑是断了他们的上升之路。
如此一来,这些文人便会在自己的诗词作品中隐晦地讽刺那位皇帝,将其描绘成残暴不仁的暴君,或者昏庸无道的昏君。
指责他穷兵黩武,致使国家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而这些饱含怨恨与批判的诗句,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流传,要么让这位皇帝名垂青史,要么使其背负千古骂名。
灵启在位长达六十二载,自然深知其中利害关系。
因此,在漫长的统治岁月里,他始终以贤明君主的形象示人。
高度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广纳天下贤能之士,励精图治,致力于打造一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千年王朝。
也正因如此,灵启帝在位前期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被世人奉为一代明君。
然而,时光荏苒,当灵启帝步入鲐背之年——九十高龄之后。
或许是觉得自己一生已经足够操劳,亦或是看透了世间浮华,他突然间直接不装了,摊牌了!
自此,灵启帝开始肆意妄为,不再理会群臣劝谏开始追求长生,重用奸臣,宠爱妖后,穷兵黩武并远征西域。
这搞得民间怨声载道,最终晚节不保,落下了一个暴君的恶名……
不过如今灵启灵光乍现,起死回生之中已窥见长生天道,心态又发生了转变。
所以他来到灵梦皇族的禁地之中,在他面前,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千年王朝历代帝王的牌位。
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幽暗的地宫中,仿佛每一块木牌都承载着无尽的历史与沧桑,默默诉说着灵梦皇族的崛起与辉煌。
而在地宫中央,一个散发着淡淡金辉的铠甲静静矗立着!
那是先祖灵帝留下的人皇甲,是和天子剑一样唯有皇族血脉才能使用的神兵。
其上雕刻着繁复的图腾与神秘的符文,在微弱的烛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蕴含着先祖的无上神威与力量,令人心生敬畏。
遥想当年,那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十国时代。
先祖灵帝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横空出世,以其绝世之姿震撼整个灵原大陆。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先祖灵帝孤身一人,勇猛地冲入妖族大军之中。
他挥舞着神兵,每一次攻击都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
妖族被他的勇猛所震慑,纷纷溃败逃窜,再也不敢轻易踏足灵原这片神圣之地。
不仅如此,先祖灵帝还以一己之力接连挑战各大修仙宗门的十一境老祖。
面对这些威名赫赫的老怪物,他毫无惧色,将他们一一击败。
最终,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强者们,皆命丧于先祖灵帝的手下,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抹尘埃。
先祖灵帝之所以如此奋不顾身地战斗,只是想终结宗门在人族的超然地位。
结束一个宗门控制一国的现状,不再让皇帝沦为傀儡,并让灵原大陆得到真正统一!
因此,他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为皇族后世开辟出一片纯净安宁的乐土,让子孙后代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任何外界势力的侵扰与控制。
如今,在地宫周围依然散落着无数珍贵的修仙功法秘籍和稀世法宝。
这些宝物见证了先祖灵帝昔日的辉煌战绩,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诉说着那段不朽的传奇故事。
但只可惜,灵启只是一个凡人皇帝,没有灵根用不了修士的这些玩意,肉体成圣才是他的唯一途径。
而眼前神兵人皇甲虽强,但唯有达到天人七阶的皇族才能使用。
而灵启目前也才突破天人二阶,肥胖的身躯还穿不上这玩意。
所以在皇族之中唯有一人实力能达到的就属三公主。
但很可惜她空有强大力量但血脉不纯,而且还是女儿之身,很难得到人皇甲的认主。
想到她,灵启不由得拍脑门苦笑起来,当年的“自己”真是血气方刚且胆大,竟然连妖女都敢上,也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被魅术控制了。
不过当年他逃亡确实女人缘好,简直可以说天命在身,想到这里……灵启都不自觉笑了一下:
“各位先祖,你们可要保佑我啊,儿孙会继续守护灵梦皇族和千年基业,走了……”
说完,灵启转身离开了禁地,并拔掉了插在机关上的天子剑!
而身后的地宫也随之消失,只留下一块禁地墓碑。
回到御书房后……
灵启开始翻阅科举答卷,因为有百年治国经验,灵启觉得前十份答卷都不错!
其中内容言简意赅,不分伯仲,单单凭借字迹,就让人赏心悦目,更别提其中还夸他的内容。
这让灵启看得着实上头,而一些寒门子弟书写的内容,也让灵启看到王朝昌盛外表下的另一面。
其中名为江文瑜的考生更是不错,他提倡恩威并施的同时实行分治理念,让异族陷入内斗而避免一家独大。
这让灵启觉得不错,不过在看完二十份答卷后,觉得主考官的排名并无问题,也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打算。
不过此刻他心中也有一丝疑惑,他抬头看向一旁的陈公公吩咐道:
“帮朕看看,里面有没有多墨的答卷!”
“是,陛下!”
陈公公在一大堆答卷中小心翻阅查找,最终在最底下发现了圣孙的卷子。
“陛下,请过目!”
灵启接过递来的卷子,仔细看了一眼,发现他的内容还是提倡以仁义治国,逐步同化异族的策论。
灵启叹了一口气,随后放到一旁!
随后开始选取三份答卷提笔分别写下“钦定状元”,“钦定榜眼”“钦定探花”字样!
随后取来玉玺盖下印章,本次科举的一甲名次就此落定,而这也即将轰动整个帝都城,传遍天下。
灵启将三份答卷整理好,递给一旁的陈公公吩咐道:
“拿去给礼部封存准备放榜!”
“是,陛下!”
陈公公小心接过事关本届状元的答卷,随后离开了御书房,三百一十名进士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