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到了地方,没等多久,晚饭就好了。
听父母跟常静说,白天的时间,他们一边整理、一边售卖旧书的收入,有300元左右。
这个收入,已经很不错。
毕竟目前还没挂上招牌,也没正式售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里开了一家书店。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处旧书店的位置,他们的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正吃着时,古玩店的刘老板打了电话,问他到沪市了没。
在常顺说已经到了后,对方约他第二天中午一起聚餐吃饭。
想到没其它事情,他就答应了。
书店放着的那些旧书,还有一些没整理完。
晚饭之后,母亲说闲着也是闲着,就让常顺开车,带他们一起又去了那里。
有了他跟宋芫的加入,在八点半,所有的旧书已经整理完成。
忙完之后,他先把三舅送到了王女士的出租房,又把父母、常静送回了郑女士那边。
两人回到住的地方,已经九点多了,洗漱完,一番缠绵之后,也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常顺跟宋芫依然是先去了一趟旧书店。
在那边,他告诉父母、三舅,现在城市里面打工的人还有很多没来,让他们这两天就在书店先看着。
哪怕是想摆地摊,也摆在书店的大门前。
把宋芫送到驾校练车的地方时,比昨天早了些,大概一刻钟左右。
刘老板说的中午一起吃饭,现在不到九点半。
想到书店货架上的旧书还有很多没放满,现在试营业,在正式开业前,必须放满,他就开着车找起了废品收购站。
打算趁这个时间购买一些旧书。
常顺是沿着主路往刘老板请客吃饭的地方,也就是“虹乔古玩市场”而去的。
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废品回收站。
把车开到那处地方停好,下车后,他直接走了进去。
这处收购站,占地面积很大,就像一个中小型的厂区。
里面有收购金属材料制品的区域、收购塑料制品的区域、收购玻璃制品的区域以及纸类物品的区域四大类。
这种大型收购站,收购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下面的一些小回收站送过来的。
常顺看见的情况大概如此,因为有一些小农用车正在售卖物品,而更大的货车、挂车正在装货。
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区域,常顺没去看,他走到了金属废旧制品区域。
这里有工人用机器正在砌割钢筋,那些弯曲的,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钢筋,就像豆腐一样,被机器快速的切断了,被分成了长度大概20公分左右的小段。
地面上堆积的已经有一大堆了。
而一辆货车上,装着的都是这种被切割了的钢筋。
老板要求工人这样做,应该也是为了装车方便,车装的更多。
另外重新回炉融化再造也更方便。
他还是第一次看见钢筋如此脆弱这样的情况。
在这边看了会儿,常顺又去其它有金属物品的地方看了看。
突然间,在一堆废品里,他发现了一个“大喇叭”,喇叭是铝质的,最大口面直径约半米,高度有60公分左右。
这种类型的喇叭,他在拆迁区购买过。
常顺走过去把它翻开看了下,有些变形,其中一个方位还用毛笔写着伟人语录:
“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
喇叭内部的铝牌商标写着:
“号筒式扬声器,某某市电声器材……”等文字。
大喇叭明显是特殊年代的。
这种东西,虽然不是特别值钱,但也有收藏价值。
常顺把它拿了出来,这样的物件,发现了不带上,过几天装车拉走,必然会回炉再造,那就真的永久消失了。
这处金属制品收购站,老板没在,老板娘在这里。
两人谈论了下,他花了30块钱把它买了下来。
铝的收购价是3块,别的地方收2块,老板娘卖出去的价格他不清楚是多少,但估计怎么的应该都有4块。
这个喇叭他们称过重量,有四斤半。
买完喇叭,他又问了老板娘,问她还有没有其它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她说没有,不接触古玩,收到的金属,直接让工人分门别类,然后装车卖掉了。
听她这样说,常顺觉得肯定有不少有收藏价值的东西被拉去回炉了。
不过这也是避免不了的。
跟她聊了几句,留了名片,让她以后遇到有收藏价值的物品,单独选起来,他就离开了金属废旧物品区域。
当走到纸类废旧物品区域,常顺发现那边的旧书很多,100多平米的仓库内,都是旧书纸。
但已经有一个人在那里选书了。
这人是一个年龄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
个子不高,大概一米六,戴着鸭舌帽。
他的跟前装着的有一蛇皮袋书,另外一个袋子也装了四分之一了。
走过去把喇叭放到地面上,常顺也开始选了起来。
书多,还有卖旧书纸的人正在往这边倒着,他也不怕对方选完。
“小伙子,以前没见你到这个地方挑选旧书,你也是做这个生意的人吗?”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见他不像是只选几本书就离开的人,而是一直在挑选着书籍,内容跟他也没多大的区别,中年男人就跟他打着招呼道。
“是的!我也做旧书生意。”
常顺并没有隐瞒。
“你的门店开在哪里?我的在南丹路。”
中年又对他说道。
“我的比较远,在mh郊区,交大农学院附近。”
“那么远吗,那你咋到这边选书来了?”
中年男人大感意外。
“我送女朋友去驾校练车,朋友请吃午饭,看着时间还早,路过这边看见了这处废品收购站,就抽空过来选一会儿。”
他又简单的解释了下。
“这样啊!我看你刚才拿了个大喇叭过来,你是收古玩的?”
男人再次问他道。
眼光倒是挺“毒”的,或许到了50岁,经历的多。
“是啊!顺带着收一点。”
“既然你是收古玩的,那我跟你透露一个信息,JA区京城西路,那边开年准备拆迁,大户人家多。
有一些老年人搬家,可能会售卖古董,你可以去收下看。
以前我在那边摆摊卖旧书的时候,就看见有古玩贩子去那里购买东西,有的人就买到了高档的物品。”
这人倒是挺热情的。
“那地方,我知道,也去转过,不过还是谢谢你提供的信息。
另外我也是做旧书生意的,你不怕我们是竞争关系,过来选书,抢了你的生意吗?”
常顺笑着对他说道。
“那倒不至于!城市这么大,废品收购站那么多,大家各选各的书、各做各的生意。
再说你不是说你的书店在交大农学院附近吗,距离我这边远了不止一星半点。”
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淡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