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无情,淡漠,还要效率。
隆正帝不可能一手一脚去调教贾芸,想都别想。
他的精力有限,真要调教人也只能是皇子。
贾芸凭什么?
没错,贾芸的天时人口论再立下大功。
但立下天大功劳也只是臣子。
莫忘了,隆正帝所为一切,都是为了大周社稷,为了卫氏江山。
所以重中之重,是皇子的栽培与调教,别的事都在其次。
若换了原本的贾芸,怕是想不明白,要凭白失去一次良机。
但现在的贾芸,论心术不逊于隆正帝,论见解和历史常识,以及对红楼世界事件发展的熟知,很容易就能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他疏远和冷淡嫡脉,甚至打压嫡脉,抢夺嫡脉的资源和人脉,对隆正帝来说绝对是一件乐见其成的大好事!
可以说和皇帝的想法绝对是契合无比!
这些算计计较,和两个好友就不必说太细了。
若是冷子兴在这,倒是不妨细谈,可能对方还会出一些有用的主意。
贾芸也是打算将来会用冷子兴。
此人对京城诸王,勋贵,高门大户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甚至是各家的阴私内幕都知道不少。
各家实权人物的性格,能力,也是知之甚详。
甚至朝廷的绣衣卫,中车府,在了解大府内幕方面,未必强过冷子兴。
毕竟细作间谍多半也就是在外围打转,进不了内层。
冷子兴毕竟是贾家的人,出入高门大户,都是和家主级别的高层人物接触交流。
时间久了,掌握的情报也远非普通人能比。
对贾芸来说,周致诚等人收集情报的水准肯定超过这个时代,未来也会有大用。
但在短期内,提供高层情报,收集人物信息,动向,乃至分析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待人接物,替贾芸出席一些应酬场合,冷子兴肯定是最合适的一个人选了。
正好对方的古董铺子也是经营困难,这时候贾芸提议,冷子兴多半会欣然同意。
这个事,对眼前这两位朋友就不必多提了。
“那下午你打算做什么?”张煊笑道:“原本下午我要牵着家里小儿小女去庙会逛逛的,若你去的地方好顽,我也去。”
张煊已经成亲,儿女都可以牵着逛街了。
其实这家伙还不到三十。
古人结亲的时间是真的早啊。
石良年龄也不小了,只是爱扇成痴,他的扇子铺之前生意又很惨淡,街坊邻居都不看好他,他又父母早亡,京城中也无亲族,所以竟无人帮他说亲。
这家伙也不急,每天就揣摩他的破扇子。
贾芸若是这么说,石良非得急眼不可。
眼前就摆着几幅前明名家的作品。
贾芸还是很喜欢的。
他在文化馆时能看到不少真品,就算是临摹的赝品也多半是水准之上,早就培养出了不俗的眼光。
点评这些作品时也相当到位,这也是他和石良的交情能稳固一大原因。
三个人两个光棍,张煊说要带儿女逛庙会时也是一脸傲气。
这个时代可不是几百年后,有儿有女传承香火这才是人生赢家。
儿子越多越好。
祝你生八个儿子,在几百年后是开玩笑玩梗,甚至是诅咒,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会含笑点头,甚至笑的合不拢嘴。
“我要去西岭村那边,慰问一下护卫队和工匠,人家在年前就集结过去,到那边之后就不能再回家了,所以就在村里过年,若不是被一摊子事给缠上,我年前就该过去的。午时前后装车完毕,立刻赶过去。”
“原来如此,该过去,该过去。”
“那咱们就不跟你过去了,你自家多辛苦吧。”
“你二人好没义气。”
贾芸笑骂起来。
眼前两个家伙毫无同去的意思,年节之时还是天寒地冻,眼看天空彤云密布,搞不好就得下雪。
在城里逛逛,下雪是添加了意趣氛围,跑到二十里外的山村脚落,就算也有庙会,有山村野趣,那也等夏天时再说吧。
贾芸笑骂归笑骂,也是没有请这两人去的打算。
那边涉及到贾芸多个产业布局,此时并不宜叫人过去参观。
并不是信不过,而是有的秘密,最好就是不要知道为好!
……
午后时,天色变好了些,卜氏终于放心看着贾芸带人出门。
贾芸好笑道:“娘,我们二十多辆大车,一百多骡马,三百来号人,你担心个什么劲!”
卜氏道:“雪大风急时你就不说嘴了……早去早回吧。”
一边说,卜氏一边替贾芸理一理衣袍。
眼中还是有些担忧。
毕竟年节之时贾芸从未出过门。
这会子天时不好,看着要下雪,但贾芸就是坚持要外出,还是出城远行。
这和原本的贾芸完全不同。
贾家那些少年人,贾蔷,贾菖,贾菌,贾茵,贾芹,到了年节就疯玩,最爱的是赌钱,也会叫贾芸一起,可是贾芸从来不参加。
就是在家躲着看书,帮着卜氏做事。
这么一小会儿功夫,眼前的儿子就变了。
既熟悉,又陌生。
卜氏眼前的贾芸,其实是很陌生了。
个头高出来太多,比大半年前的贾芸高出了近二十厘米。
身形也是壮实了好几圈,比之前的体重也涨了好几十斤。
当然,这体形还只能说是健硕,和魁梧,壮实都还差点,更不要说胖了。
这样的贾芸,要不是脸上有郁郁乎文哉的文气,怕是要被人当成武夫或武夫之后。
事实上也没有错,贾家原本就是勋贵武夫将门。
更重要的是上位者的气质已经养出来了。
凛然难犯,自有主张。
说着玄乎,其实就是长时间当家作主的人,难免会有一种普通人没有的气场。
就这么简单。
卜氏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儿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自己可以放心了。
就贾芸踢腾出来的基业,自己到了地下,见了丈夫和公婆也是无愧于心,满是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