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下林子外面的地势要低上一些,尚未走出森林时,孟缚青和闫鹤骑着马提前跑去森林尽头往下看,远眺便能看见一马平川的苍霞平原。
而近处还有一条在冬日里显得格外宁静温和的沧澜江,蜿蜒盘旋在无尽的荒原上。
想要踏足苍霞平原,他们得越过沧澜江。
冬日里,江水结冰,倒不担心人过不去,担心的是他们的车不好过去。
森林外面,目之所及,除了他们一行人看不见有活人的影子。
趁着太阳尚未落山,车队继续沿着一条长满荒草的小路赶路,小路尽头,拐进一条较为平坦的宽敞路面,又走了一会儿,远远看见路旁竟有好几间房舍。
杜重派出手下去村子里查探。
村里没人的话,今夜他们不用露宿在外,所有人都能好好休息一下。
接连两日的大雾,穿的稍微单薄一些都会沾湿衣裳,队伍里不少人得了风寒。
一路走来若非有郑大夫随行,药材也不缺,还不知会有多少人倒在风寒上面。
没一会儿,前去探路的人返回,得知村子是个荒村,只偶尔能看见一二尸骨,活人却是没有的。
风餐露宿这么些时日,只要头顶有片瓦遮身,一行人便觉得很是满意,当下不再犹豫,立即朝着荒村而去。
抵达村口,众人还没有忘记仇远带回来的消息——苍霞平原疫病肆虐。
虽不知村子荒了多久,以防万一,早做打算为好。
郑毅连同孟缚青几人商量一番,都觉此地荒芜,渺无人烟,不如暂歇两日,好让染上风寒和受了伤的人休养一二。
来到村口,大部分人留在原地等候,孟缚青和郑毅带着一些人先去处理村里的尸体。
一行人在村口停留,丝毫不知距离村口最近的一户房屋已经坍塌近一半的人家,有一双眼睛正默默注视着车队的众人。
另一边,孟缚青让虎子先带着人,选一块离村子较远的空地,挖出一个足够大的深坑。
冬日里死去的人腐烂的慢,好处理一些,只需隔着布把尸体搬到空置的板车上,再用板车运至空地,丢进深坑,尸体上方撒上硫磺,掩埋即可。
至于运送尸体的板车,只能烧了不要。清理干净的屋子用艾草或是硫磺熏几个来回,便能放心住人了。
一路见惯诡谲人心,神神鬼鬼实在算不得可怕。
房舍算不得多,挤一挤勉强能睡得下。
既然要在此地停留两日,他们也顾不得麻烦,用油布把破败的窗户勉强遮住,又用干草扎成一束收拾屋子。
男人们去割草捡柴,女人们把干草铺在能睡人的地方,收拾好东西又去烧火做饭。
其他都好说,唯有一事让人犯了愁——水。
有人刚进村子便趴在村口的井边看了看,井水并未断绝但也只剩个井底。
不少人觉得奇怪。
此地离沧澜江较近,没有彻底断水不奇怪,奇怪的是既然有水为何村里的人都离开了。
一些人觉得有古怪,不敢喝井里的水。
姚善云找到单琦玉,“你可有问青青,那村口井里的水能不能喝?”
单琦玉既无奈又觉骄傲,无奈的是好似遇上事情问青青好似已经成为常事,骄傲的是青青是她女儿。
“青青还在跟村长他们说话呢,等她回来再问问。”
与此同时,孟缚青和孟伯昌也在商量井水是否能喝。
他们特意打上来一些水,发现井水很是污浊,闻着只一股泥土的味道,没有腥味臭味。
她一只手背在身后,操纵藤丝落入井内,查探里面是否有人或动物的尸骨或者残肢,结果并未发现。
“用木炭或者明矾净水,澄净以后煮沸,应当可以入口。”
井水经过地层过滤,本就比地表水更干净一些,水里没有尸骨最后一个隐患便也排除了。
得知这个消息,孟伯昌笑道:“有你这话,我就放心多了。”
孟缚青:“村长爷爷,我这双眼睛可没开过光,我自己都不知道会不会出岔子。”
“无妨无妨。”孟伯昌一摆手,往村里走,“出岔子村长爷爷给你兜着。”
孟缚青弯了下唇,路过那间倒塌了一大半的房子时,她脚步一顿,敛起笑意,扭头往窗边扫了一眼。
没感觉错的话,方才屋子里好似有道目光落在他们二人身上,她很快收回目光,不动声色地追上孟伯昌。
“村长爷爷,你跟村民们说一说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娘,我晚点回去。”
说完也不等孟伯昌应下,孟缚青便转身离开。
“你这孩子!”孟伯昌嗔怪一声,忍不住提醒,“小心些,别走太远。”
孟缚青冲他挥挥手,绕到倒塌房屋的后面,查看四周无人,她才探出藤丝查看屋内是否有人。
长时间不曾有人住过的屋子处处落满灰尘,屋内也没有留下人的足迹,只是在看到床边的一个大缸时,孟缚青还是发现了猫腻,盖着大缸的盖子上不甚明显的手指印。
缸里有人?
不,不对。
短时间内有人躲在这里的话,屋子里不该没有留下痕迹,孟缚青只能想到缸下面或许另有乾坤。
对方人数武器未知,下方的情形未知,以防打草惊蛇,孟缚青收回藤丝,什么都没做,回到了自家休息的地方。
天色已黑,院子里人们借着火把照明正在净水、烧水。
由于人多,以防不便,男人们睡在一起,女人孩子睡在一起。
妇人们看见孟缚青纷纷打起招呼。
孟缚青轻轻点了点头,站在院子里扫视一圈,发现院子东南角有一个木制的盖子盖在什么东西上面。
她过去踢开盖子,下面是个黑漆漆的洞口,应当是这户人家的地窖。
心里有了底,孟缚青叫来闫鹤,两人一起走出了热闹的院子。
而她身后妇人看着她的背影小声交谈。
“单娘子,你家这姑娘咋养的?竟比那些个男人知晓的还多,比寻常人可厉害多了!”
不等单琦玉回答,姚善云率先开口,“我们村的单娘子可是读过书识过字的,一路逃难每日还不忘教孩子识两个字,青青大些识得字更多,连书都看得。
青青那早死的的爹虽说连个秀才都没中,买的书却多,看得书多了,可不就知道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