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清宫
马巽柔、马雉邦、墨君魏,三人相对而立,沉默不语,各自陷入沉思。
墨君魏面露迟疑,开口问道:
“母后……外公……这安王究竟是何许人?”
“儿臣为何……从未听闻?”
马巽柔凝视着马雉邦,眼中同样充满疑惑。
她轻声问道:
“父亲可曾,有所耳闻?”
马雉邦回忆着说道:
“此人乃是,先帝年轻的时候,外出微服私访,于一座寺院中偶然邂逅。”
“先帝将他带回商丘,封其为王,并赐予一座王府。”
“先帝在世时,便赐予他,可随意进出宫门。”
“面见天子,无需行跪拜之礼的特权。”
“然而,他仅是个闲散王爷,从不插手朝廷之事。”
墨君魏提醒道:
“他的儿子……可是吏部侍郎,怕是从此……要干涉朝政了。”
马雉邦颔首表示赞同:
“看起来确实如此……”
“不过,此前从未听闻,安王有子。”
“而且,据老夫所知,安王仅比先帝小一两岁,如今应是九旬高龄。”
“按理说,他的儿子……应与皇上年龄相仿……”
“可如今看来,他的儿子——周晓钟……似乎才十八岁呀!”
“这年龄似乎……有些对不上……”
墨君魏思考片刻后道:
“或许是收来的义子……”
马雉邦微微一笑:
“无论是亲生儿子还是义子,只要他和皇上认可,那便是安王世子。”
“还是先对此人,观察一番为好。”
马巽柔和墨君魏,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府
周晓钟乘坐马车,抵达李府大门口。
他轻轻掀起车帘,缓缓从车上下来。
门口守卫的兵士们,速迎上来,躬身行礼,齐声高呼:
“拜见世子!”
周晓钟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
拱手点头,声音温和地回应道:
“各位辛苦了!”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淡淡的感激与尊重。
说话间,他跨步走进大门,步伐稳健而自信。
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径直走向书房的途中,周晓钟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恩师——李宝全的悉心教导与栽培。
书房外,李宝全早已等候多时。
他身姿挺拔,宛如一棵苍松,稳稳地立在那里。
见到周晓钟走来,他连忙躬身行礼,
动作恭敬而庄重,口中说道:
“老臣,拜见世子!”
周晓钟加快脚步,几大步走近,
连忙躬身行礼,深深一拜,
语气诚恳地说道:
“恩师如此,折煞学生了!”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李宝全的敬重,与感激之情。
李宝全严肃的抬眸看着周晓钟,沉声道:
“世子现在的身份,已然不同。”
“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也不要学安王低调。”
“世子该有的气度和骄傲,您需表现出来。”
周晓钟拱手道:
“多谢恩师提醒!”
他深知李宝全的良苦用心,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不过,那是对待他人。”
“面对恩师,学生永远,理应谦卑有礼,还请恩师不要拒绝。”
李宝全微微一笑,颔首道:
“世子有心了!”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看着周晓钟,
仿佛看到了,自己多年的心血,得到了回报。
脸上浮现满意的笑容,他轻声说道:
“世子里面请!”
说着,他做出一个请进的手势,引领着周晓钟走进书房。
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周晓钟与李宝全,相对而坐。
他们的目光交汇,仿佛在无声地交流着,彼此的心意。
在这个宁静的空间里,他们将共同探讨未来的道路。
为周晓钟的成长,与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