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她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接着玩笑似的追问道:“那环老三戴着的那个络子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难不成也是你哥哥给他的?”
薛宝钗此刻内心已然如同掀起了惊涛骇浪,但她依旧强作镇静,咬了咬牙回答道:“环兄弟的事我如何能知晓?我整日都在这园子里,哪有闲工夫去管他那些琐事。”尽管如此,她紧握着手帕的手却不由自主地攥得更紧了些。
林黛玉见薛宝钗依然不肯说实话,便进一步逼问道:“我瞧着那贾环的络子和你之前所打的络子颇为相似呢。哎呀,宝姐姐,你之前打的络子在哪儿呀?快拿出来让我瞧瞧!”她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拉住薛宝钗的衣袖,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
薛宝钗脸色微微一变,可还是咬紧牙关坚持道:“我那络子打得不好看,早就扔掉啦,林丫头,你这么关心这个络子做什么?”她试图转移话题,摆脱林黛玉的追问。
林黛玉岂会轻易放过她,当即反驳道:“哦?宝姐姐既然知道把它丢掉,想必应该还记得丢在哪里吧?我可是听说宝姐姐你打络子的手艺堪称一绝呢,莫不是舍不得拿出来给我看?”
薛宝钗秀眉微蹙,轻轻摇了摇头,柔声说道:“既然都已经丢了,我又如何能知晓究竟是丢在了何处呢?”她的目光闪烁不定,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一旁的林黛玉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憋笑,心想:“哼,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只见她娇嗔地说道:“行啦,既然如此,那我便去唤大家一同来帮忙寻找,总归是能够找得到的。”说罢,她作势转身就要离去。
薛宝钗眼见再也无法隐瞒下去,急忙开口阻拦道:“林丫头啊,这偌大的大观园,地方如此之广,你即便去找也是徒劳无功,又怎能寻得回来呢?”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眼见林黛玉已然站起身来准备迈步走开,连忙改口说道:“好好好,我说我说还不成嘛!”
紧接着,薛宝钗深吸一口气,缓缓讲述起前些时日帮助贾环摆脱内心阴霾的来龙去脉。她娓娓道来,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出。
待她说完之后,林黛玉眨了眨那双灵动的大眼睛,若有所思地问道:“他可知晓送发簪所蕴含的深意么?”
薛宝钗闻言,顿时双颊绯红,一直红到了脖颈处。她低下头去,声如蚊蝇般轻声回应道:“想来……他应当是知晓的吧。”
林黛玉瞧着薛宝钗这般娇羞模样,心知她已深陷情网之中。然而此刻,自己也不便再多言相劝,只得语重心长地道:“既是如此,宝姐姐往后行事可得加倍小心谨慎才是。倘若此事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察觉,恐怕会惹下不小的麻烦和罪责呀。”
薛宝钗此时掩面害羞说道:“我会的,还有就是现在就是互相送了个礼物罢了,也没多大事。”
林黛玉闻言又与薛宝钗闲聊一阵子,才从蘅芜院返回自己的潇湘馆。
贾环这边到了约定的时辰,准时地踏入了举行鹿鸣宴的场地。他举目四望,只见此地宛如一座私人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繁茂葱郁,美不胜收。此时,大多数的桌子前都已座无虚席,人们或是三两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或是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什么。然而,贾环在这里却并无相熟的好友,于是他只得独自一人走到一张空桌前缓缓落座。
不多时,又有几个人结伴而来。其中三人环顾四周后发现场地上已然没有更好的座位可选,于是便将目光投向了贾环所在的这张桌子。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先是向贾环拱了拱手,然后彬彬有礼地开口问道:“这位仁兄,不知是否方便让我们与您同桌共饮呢?”
贾环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说话之人,见其言行举止颇为得体,心中对他倒也生出几分好感来,遂微笑着回答道:“自然可以,诸位请入座便是。”言罢,他站起身来,做了个请的手势,并顺手帮他们拉开椅子,示意他们就座。
待众人纷纷落座之后,方才打头的那人再次开口询问道:“看阁下这般年轻模样,想来应当尚未行及冠之礼吧?”听到这句话,贾环心里不禁暗暗讥讽起来:“这人莫不是眼神不太好使?我明明还不到十四那!”但这样的话毕竟不好当面直说出来,所以他只是淡淡地回应道:“确实未曾及冠,在下如今尚不满十四岁。”
这话一出,犹如一道惊雷炸响在在场每个人的心间,惊得那三人和其他听闻此言之人目瞪口呆!未满十四岁便能成为举人?这等稀罕之事可是不常见啊!
过了好一会儿,众人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只见那人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面带微笑地开口自我介绍道:“在下姓周,单名一个勤字。”话音刚落,他便将目光转向身旁两侧的人,接着说道:“我左手边这位兄台姓吴,名为凌志;右手边这位则姓郑,单名一个源字。”说罢,两边的人纷纷拱手作揖,齐声说道:“幸会,幸会。”
此时,吴凌志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继续介绍道:“不瞒诸位,我们三人乃是此次乡试的经魁,分别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名。不知这位小兄弟在此次乡试中的名次又是如何呢?”言语之间,周勤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膛,头颅也高高扬起,仿佛一只骄傲的孔雀。他心中暗自得意道:“即便你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但乡试经魁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拿到手的!”
就在贾环正欲张口进行自我介绍之时,忽然从门外传来一阵高呼之声:“府尹大人到!学政大人到!……”紧接着,只听得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一群人鱼贯而入。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那身份尊贵的府尹大人和学政大人,他们被众多随从簇拥着,缓缓步入会场。最终,这些官员们在主桌前依次落座,整个场面显得庄重而肃穆。原本嘈杂喧闹、纷乱不堪的现场氛围,在那些官员纷纷就座之后,突然之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喧嚣与纷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掐断,一切都归于平静。
紧接着,坐在主桌正中央位置的那个人缓缓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后开口说道:“诸位莘莘学子们,本人正是这顺天府的府尹大人。在此,首先要向在座的每一位表示衷心的祝贺!恭喜各位成功通过了乡试这场艰难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