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工夫,李帅就给大熊猫号和嬴政号进行了动力系统、适航性、甲板升降机等测试。
动力系统就简单粗暴,两艘巨舰在老巢这边的海湾外海飙了下船,全都开到了电脑限定的最大航速。
然后大熊猫号赢了,毕竟她的限速是37节,然后嬴政号只有35节......
有人说干嘛要限制航速?
怕把人吹飞啊!
航母开到35节那甲板风可不是盖的,再快,人都站不稳了。
至于战列舰嘛,毕竟还是传统的船体设计,还是那句话,飙快了里面的人吃不消。
再说整那么快干什么,再快能快过导弹?
当然了,紧急情况放开限制跟鱼雷飙一下还是可以的。
适航性的话,没啥说的,这年头的船舶设计已经相当成熟了,传统舰体设计一般适航性都不会差,李帅这边的超级电脑在做设计的时候,也只是做了一些微调,没有什么突出的改动。
毕竟大熊猫的船体是参照055来的,就是为了装那144个洲际导弹垂发单元,所以稍微胖了一丢丢。
甲板升降机嘛,就上上下下,玩不坏似的来回重复了几十次。
然后开了一下量子探测器,遥控了一架飞行器在头上飞了一圈。
李帅这边有总控制权限的,以后就算这些船交到了别人手里,他也能随时把控制权拿回来。
一玩就玩到下午,几人开着两艘巨舰回到老巢所在的港口。
下了船,又来到造船厂。
徐江看着那自动施工的茫茫多机器人和大量有条不紊的机器手臂,直接就忘记了寒冷。
看着已经完成大半的国宝级战列舰二号舰和圣君级航母二号舰分段,李帅满意地点了点头。
分段合拢之后,就会把船移到舾装码头,然后空出来的船坞马上就能接着造。
造大熊猫号的时候,当时还因为徐司洋的货运船队规模不够大,所以好多时候钢材用完了就停工了,所以才造了快半年才建成。
现在就没啥问题了,那边每个月都能送来20万吨以上的钢材,拿到这边重炼成特种装甲钢板。
钨、钛之类的在这边完全不够看,轻松给他熔成合金,成品特种钢板在高能激光面前也都跟豆腐没啥区别,想切成啥形状就切啥形状。
就看那边正在安装的船体模块,机械手夹着一块舱体移过去,轻轻贴上之后,激光一扫,直接焊住。
就听徐江愣愣地问道:“李总,这就是咱们的秘密基地?”
“嗯?”李帅斜眼看去,然后笑道,“当然不是,这里只是一个船厂而已!”
“啊?”徐江的表情更加懵。
李帅笑笑不解释,转而看向李一恭:“照这么看,一艘战列舰差不多一个月就能下水?”
李一恭点了点头:“差不多吧,舾装稍微费点工夫,一艘建成大概3个多月。”
“剩下新开的船坞,就造其他小船吧,巡洋舰造他个10艘,驱逐舰20艘,护卫舰40艘,然后战略导弹核潜艇10艘,攻击型核潜艇20艘。”
李帅掰着手指头数着,正想着还有什么落下的,就被李一恭打断。
“潜艇那玩意儿你造他干什么,一旦被发现就基本死翘翘的玩意儿?”
“你看,还是旧思想!”李帅背起手,模仿着老刘平时的姿态,“我们发现别人的潜艇,那是简单,但是别人发现我们的潜艇,很难啊。”
“也是噢,我们可以用无轴泵推,然后潜艇外壳加上吸收音波的材料。”
“就是嘛,再说就算咱们用不上,到时候开出去显摆显摆,可以卖给大户啊!”
徐江愣愣地听着两人对话,看看李帅,又看看李一恭,一脸的懵逼。
然后就见李帅又开始掰手指头:“然后两栖攻击舰以及船坞登陆舰也得有,打和占的本事都得具备。
大型综合补给舰也来个5艘,虽然都是核动力的,但是船上的弹药给养什么的要能及时补充。
以后啊,咱们的舰队出航,标配就是1艘战列舰、1艘航母、2艘导弹巡洋舰,4艘大型驱逐舰,8艘大型护卫舰,再带个综合补给舰以及两艘攻击型潜艇。
就这么一个编队,单挑他整个美国海军!
5个舰队,足够毁灭世界!”
“毁灭世界哪用得着那么多?”李一恭习惯性抬杠,“一艘大熊猫就够了,他后面144个洲际导弹垂发单元,每枚导弹再来三个以上的分导弹头,全装上大当量氢弹,足够了!”
“嘶......”
两人听到吸凉气的声音,齐齐转头看向徐江。
“没事,有点儿冷!”徐江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这零下二三十度的居然冒汗了!
“毛病!”李帅撇着嘴嫌弃地吐槽了一句。
然后又摸起下巴:“还得给舰队找好窝,扩建后的下湾港估计都够呛装下我整支舰队。
嗯,到时候把金兰湾,还有关岛这些个鹰酱的海军基地给他抢过来。”
说着看向徐江:“老徐,到时候就看你的了!具体指挥用不到你,你只要负责找茬就行了!”
说起这个,徐江立马就来劲了:“是!保证到时候让咱们的舰队师出有名!”
。。。。。。
同一时间,燕京,某院子内。
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个工程的土建项目,只能是我们强盛集团来负责,因为你们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高启强用手指轻点面前的桌面,直视周边的其他各种龙字头的建设公司老总,语气十分的强硬。
本来他也不至于说话这么冲,实在是其他几个老总吃相太差。
没错,他们讨论的正是李帅那个超级大炮的项目。
项目是7月左右上头拍板要干,然后一直拖,拖到现在还没开始。
李帅那边设计施工图纸都打印好了,一直催着老叶尽快落实。
但是牵扯的太多了,各大龙字头的公司都想分一杯羹。
工程大概分成四块,一块是主体工程,就是那1300公里的隧道挖掘,也就是土建工程,还有各个节点的分站建造,每隔50公里一个,主要是用来抽炮管子里面的空气,以及日常的检修。
第二块是炮管子上面的电磁线圈安装,这方面李帅提供材料,都是超导合金。
第三块是发车点,也就是起点的那个负责“开炮”的基地,大约深入海平面以下4000多米,设计起点位置是-10度,总体成弧线至出口,也就是天山山脉东面的山顶时抬高至25度。
第四块,是炮管子沿线负责供电的6座核电站。
本来说所有施工都让强盛集团来做,因为他们这里李一恭能去帮忙,所以技术上完全没什么问题。
但是龙字头的那些企业不乐意,都想抢活,然后就有了这么一场辩论会。
就听几个老总开始嗤笑。
“后生,说句难听的,我们当初干施工的时候,你还没生呢。”
“就是,说我们没能力,你们公司才成立几个月啊,满周岁了没有?”
“到底是年轻人,不够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