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九月站在山顶看着山下的木院觉得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木墙只能防止猛兽的侵扰,可是一旦出现兵乱就麻烦了。
她一脸严肃地抿了抿唇,突然想到抗战时期的地道战,她完全可以在木院到荒山以及每家每户下面都挖好地道。
一是到了寒冬的时候可以躲在地下御寒,二是有敌人来了也可以直接躲在地下敌人也找不到,三是粮食可以储存在地下不会被人抢走。
司九月脑子一转,努力回忆大吴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天气,想了一转后才想起来夏天似乎没有异常,可是冬天却特别的冷。
冷到路上随时能看见死人的地步。
她一想到就觉得有点难受。
司九月一边想着一边往山下走,走到村子里后她从村头第一家赵八叔家开始,到河边,再到田边,再到荒山以及到木院的最后赵六叔家。
目前差不多整个布局就是一个井字形状。
她拿着一张宣纸手里用炭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差不多把挖地道的方位都确定了出来。
晚饭后。
司九月让老爹把赵八叔,表叔,以及韩大叔,张爷爷等人都叫到了木院的前院。
她把目前的情况以及冬天御寒的安排和地道的路线都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
司伯言和李大山等人只会挖地窖,从来没有听说过挖地道,而且每家每户还可以相通,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司九月又继续说道:
“我们把地下挖很多条四尺高的地道,顶呢最好是离地面还要有四尺的高度,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一个大洞。
洞顶我们可以砍木头撑住,这样就结实又牢靠,大洞的旁边我们再挖些小洞,小洞里面既可以冬天天冷的时候我们住下去。
驴子和牛都可以牵下去,等着粮食收了我们都可以放在地下的大洞里面。
通气的问题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们可以打些洞通到地面,气儿就能排出去。
不管是敌人来了还是天冷了,这些地道和地洞都能排上用场。”
“九月的提议倒是很好,可是我们都不会挖,这怕是有些麻烦。”
“表叔您这也不用担心,我会带着大家一起去挖地道,叔叔伯伯们也不要有什么压力,因为我们不是非要在冬天之前给弄出来。
冬天之前我们先把地窖挖出来,再从地窖挖通到我们每一家的地道就成。”
“只要九月说了,我们心里也就不担心了,你咋说我们咋办就成。”
“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弄?”
“赵八叔我明天要去赶集,等着后天我们就开始挖地窖吧!”
“行那我们先从自家开始挖,这挖地窖也费不了多少的功夫。”
司九月同大家说清楚后便回了自己的屋。
她还是先进入空间开始疯狂查找地窖和地道的挖法。
这地窖要找一个地势相对高的地方,另外还要垂直挖两三丈,横向差不多也要挖两丈的长度,这样不少一个普通的地窖。
差不多已经和陕北的窑洞差不多大小。
第二日清晨。
司九月赶着驴车去赶集,司伯言和司北书他们开始在竹院的西北角找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作为地窖的挖点。
他们也不会挖地窖,还是请了李大山在旁边指导。
司伯言和李大山一家子,以及司家自己一家子开始拿着铁镐开始向下四面凿洞。
至于大小都是按照司九月的要求进行。
向下得挖三丈,横向还要有两丈,差不多可以住七八个人都没有问题。
因为干活的人多,挖起来也轻松了许多,随着一箩筐一箩筐的土被挖出来,一个时辰过去地上就已经有了浅浅的坑。
另外一边在挖的时候李大山还从地窖的入口开始挖阶梯。
这需要一步一步的往下面延伸。
其他人家也开始在自己家的周围开始挖地窖。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想着到了冬天的时候地窖里面装满了粮食,他们再也不用怕冷,也不用来年没有吃食,也不用怕敌人来抢。
日子算是越过越好了。
另一边。
司九月驾着驴车去市集上买粮食的时候发现现在的粮食越来越贵了。
现在一石的粮食需要十两银子。
也就是说一百二十斤的米要花一万块钱。
司九月看着这价钱太可怕了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五两银子一石。
一个馒头都需要十文钱。
她随便找了一家饭肆坐了下来,现在正是饭点儿的时候,吃饭的几乎络绎不绝,而且穿着都十分豪华,一出手就是几十两银子。
一点儿都不带心疼的。
她点了一盘烩羊肉和一份羊脂韭饼,以及饭肆的特色菜金煮玉。
等着菜上桌了。
司九月看着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忍不住食欲大动。
这金煮玉真是别有一番特色,从表面上看一个是用嫩笋头调了面衣,再推入热油中,把笋子的表面的煎得金黄酥脆。
而笋茎则是被切成了方片,加了米和水熬煮,煮好后象牙白的笋片和白米融为一体,一下就能体现出笋的鲜味。
所以这一道菜就叫金煮玉。
她很是感叹了一番古人的美食上的造诣。
小二看见她惊叹的神色很是得意。
司九月顺势又给了他一吊钱的打赏,小二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嘴巴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样,霹雳巴拉的把思城最近的情况都告诉了司九月。
她这才知道其实乱兵已经打到了上思城,但是江太守的儿子不知道用什么办法稳住了乱兵,乱兵没有闯进来。
可是上思城管辖范围的地方粮食却少了一大半,甚至莫名地走丢了许多青壮年。
司九月颦了颦眉,她听完后就知道肯定是假江临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上思城的老百姓卖了出去。
那些青壮年怕是都进了敌军的魔窟了。
而且乱兵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唯独可能就是现在足够利益给到对方,换来表面的安宁,可实际上除了北方的权贵以外普通百姓日子过得都很惨。
吃过午饭。
司九月和二告别后漫步在思州城里,她看见了两个极端,穷苦百姓连普通馒头都吃不起,粮食也买不起,饿死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官府却只是随意找个乱葬岗就给扔了。
可逃难过来的北方权贵却依然歌舞升平,甚至一顿饭就用掉上百两银子。
她不由得感叹着有钱人在什么时候日子都过得很好。
可普通的百姓却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