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军中事宜,诸将告退,张尘也径自回府。
刚一进门,差人便来报,说田丰已在前厅等候多时了。
张尘一听,连忙去往前厅,只见屋里除了田丰,还有二人。
其中一人张尘认得,正是为他锻造神兵宝甲的李铁匠,另外一人则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看起来年岁不小,已近花甲。
几人见张尘前来,纷纷起身见礼。
张尘见到李铁匠,便已知田丰的来意,于是道:“诸位免礼。元皓先生,今日前来,可是‘天工府’一事有了进展?”
田丰笑道:“主公果然慧眼如炬,正是此事。‘天工府’现已落成,这两位便是‘锻金堂’和‘鲁班堂’的主事。”
张尘看向了二人,道:“李铁匠与本官也算是老相识了,不知这位老先生是?”
“老朽徐渊,拜见大人。”
徐渊?张尘并未听说过此人,不过工匠的名字也确实鲜少留名青史。
张尘暗自发动“洞察之眼”,观察起了这位老者。
【姓名:徐渊】
【拥有词条:木工登峰(金),触类旁通(紫)】
【木工登峰(金)】:你是一名出类拔萃的木匠,极擅木工及榫卯之术。(制作已经拥有图纸的物品,不会出现失败)
【触类旁通(紫)】:你擅长奇思妙想,能够根据他人的描述绘制出制造图纸。(根据描述绘制图纸,描述得越详尽,图纸越完善!)
竟然有这样的人才!
张尘不禁一愣。
这个【触类旁通】,可以根据旁人的描述绘制出物品制造图纸,而一旦有了图纸,以他的【木工登峰】境界,就必定能制造出对应的物品。
这两个词条,可真是相得益彰啊!
田丰笑道:“徐大师是邺城有名的木工前辈,祖上六代皆是木匠,邺城有一半的木匠都是他的徒弟。主公那日说起‘天工府’,属下便想到了此人,这‘鲁班堂’的主事之位,非他莫属啊!”
“老先生,晚辈有礼了。”张尘一听,肃然起敬,连忙躬身一礼。
徐渊忙道:“大人,莫要如此,折煞老朽。”
田丰又道:“主公,‘天工府’现已招募工匠二百三十人,其中铁匠一百六十人,木匠七十人,月俸一千钱。另有学徒七百六十人,月俸二百钱。学徒出师后,需经考核,方可转为正式工匠,入驻‘天工府’。”
张尘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
田丰继续道:“只是,刺绣制衣者多为女子,甚少抛头露面,这‘织锦堂’至今尚未招募到人手……”
“无妨,元皓先生,此事你办的很好。”张尘道,“‘织锦堂’的事,容我再行思量。”
张尘说罢,又看向李炬和徐渊二人,道:“二位,‘天工府’乃是新设立的官府衙门,主要负责制造军中所需的武器、铠甲、器械等物。你们入驻‘天工府’,官府会按月发给俸禄,除此之外,你们自家的铺子也可继续经营。只是,如若官府有需,你们要以此为先,不可迁延。”
“大人放心,我等必当尽心尽力。”李炬、徐渊二人齐声道。
张尘点了点头,看向徐渊道:“徐先生,我正有一事想向你相询。”
“大人请讲。”
张尘故作思索道:“我曾在一部古籍之中看到过一种连弩,一弩十箭,厉害非常。可惜那古籍中只有描述,并无图纸传下,不知先生能否依据此物的描述,参详出制作之法?”
徐渊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手捋须髯道:“大人可否细细说来?”
张尘细细思量,说道:“据说,这种弩,一发可填十支箭矢。而且,并不需要人力拉动弓弦,而是由机括控制,每发一箭,按下机括,下一支箭便自动填入。如此一来,便可大大减少装填箭矢的频次,而且,这种弩要比寻常弓弩射程更远……”
张尘就按照记忆中的样子,将“诸葛连弩”描绘了一番。
田丰听罢,不由奇道:“世上真有如此神奇的弓弩?若真如此,弩兵的杀伤力必然成倍增长!”
徐渊听罢,则是手捻胡须,微微皱眉,道:“不知大人是在哪部古籍之中看到此物的?可还能找到那本古籍吗?”
张尘惋惜地摇了摇头道:“经年日久,实在已无处可寻了,不知先生能否参详一二,即便不能做到如此,若能有其七八分的威力,也是好的。”
徐渊道:“大人所言之物,的确神奇,可老朽猜想,也并非不可能做到。只是,老朽需回去细细参详一番,大人还需稍待几日。”
果然有门!
张尘心中大喜,这个徐渊,果然是个宝贝!
如果真的能造出这“诸葛连弩”,哪怕是只有七八分的威力,再搭配上麴义练出的强弩手,那将是何等战力!
“不急,先生慢慢参详。此事若成,先生当记一大功!”
“多谢大人,老朽必不负大人所托。”徐渊说罢,当即拜施一礼。
张尘命李炬、徐渊二人先行退下,而将田丰留了下来,又命人去唤了沮授、郭嘉二人前来。
不多时,二人来见,张尘对三人道:“各位,如今州中诸事大定,今日找各位前来,是想同各位商议一下我们下一步的方略。”
田丰道:“主公,冀州沃野千里,乃天下雄关。若能善加治理,足可养兵百万。前因黄巾肆虐,致令冀州元气大伤,土地抛荒,流民四散,更有贪官污吏鱼肉百姓,致使民生颠覆,百姓困苦不堪。如今,主公既已整肃吏治,便该下令各郡,安民为要,开荒田、修农事、兴水利,广积仓廪。待三五年后,冀州必然物富民丰,此乃王霸之资也。”
“元皓先生所言极是。”张尘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不日便晓谕各郡,令其安抚民生,拓田开荒,凡事务以劝课农桑为首要。”
郭嘉又道:“冀州各地盗匪猖獗,更有黄巾残党,不时搅扰。属下以为,还应传令各郡,清剿匪患。否则,境内不安,民生难复。”
张尘点了点头道:“嗯,此事,待兵马整肃完毕,即令各郡清剿匪患,务求全功。”
沮授又道:“主公,如今冀州大局已定,属下先前所言‘三步方略’的最后一步当可施行了。”
“公与是说,联合冀州各大世家,借其势力壮大自身?”
“不错。”沮授点了点头道,“主公如今手握一州之地,与甄氏联姻,又得大将军和皇后娘娘青睐,更是‘四世三公’的袁氏门生。主公如今之声势,可谓如日中天,就是那些世家门阀,也难望主公之项背。主公此时与之交好,正合时宜,世家无论财力、物力、人力皆非小门小户可比,主公若获得他们的支持,冀州不愁不定。”
“说的不错。”张尘大喜道,“可是,冀州之内,除了甄氏,还有哪些世家可以拉拢?”
沮授思忖片刻道:“博陵崔氏、平原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
张尘猛然一惊。
他记得,清河崔氏之中,确实有位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