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之前,八旗子弟都是一同劳作,一同打猎捕鱼,训练也都在一起,无战时大家是农民猎户,但到了战时,所有八旗子弟都能拿起刀枪加入战场。
除了一些极有头脑和功勋的人被推上了领导层,其余大部分人的地位都相当,自然不会产生什么落差感。
这样的运行机制,导致清军在入关之前战力非常强悍,毕竟人人皆兵。
可入关之后就不一样了。
清世祖在入关之初就建立了旗籍的特权制度,哪怕是一个最下等的旗人,只要他不作奸犯科,不干活也能在那样的制度下舒舒服服地寿终正寝。
刚开始战争频发,为了军功自然是没有旗人愿意这么干,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战争慢慢减少了之后,军功的获取就变得艰难,
若找不到晋升的门路,自然就有人选择摆烂。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当摆烂成了常态,再想把人拉回艰苦奋斗的状态,那怕是在想屁吃。
所以清末绝大多数八旗子弟,全都是拎个鸟笼子在街上晃悠,招猫逗狗,无所事事。
康熙已经在胤礽的心声中听过无数次八旗制度的弊端了,但每一次听,他都忍不住皱眉。
可即便他知道,要改变这个祖制也不是什么容易之事。
如今汉人对待满人的态度依旧是抱着敌意的,他若是改了旗籍的特权制度,怕是用不了几天就会导致八旗内乱,祖宗打下的基业也很快就会被汉人推翻。
而且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力不比他这个帝王差,按祖制,政从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出,虽至尊无如之何。
所以,他虽是帝王,却仍旧不能独裁。
康熙瞄了一眼胤礽皱起来的苦瓜脸,决定不再为难他,
“今日朕教给你一个道理,这世上所有的事无非利益交换,既然你想做的事遭到百般阻拦,那就叫他们拿出能让你不做这件事的利益来交换。”
康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看来上辈子那群老头子为了保住明珠的命,应该也搭进去了许多利益,也是,几千年下来皇权相权此消彼长,现在老头子权利声望都在稳步上升,肯定容不下议政王大臣会议。’
‘不过……要是皇帝参政权被削弱到极致,议政王大臣会议全权处理朝政,那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不就一样了吗?’
胤礽脑洞大开,然后略一思考,又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大不列颠的君主立宪制可是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才得以确立的,就现在大清的资产阶级还只敢贿赂一下当官的,甭说反抗了,吃穿用度违规都得抓起来砍了。’
胤礽想到自己第一世的悲惨生活,心里有些愤慨,
‘唉……士农工商传承了几千年,到最后竟叫商人骑到平民百姓脑袋上去了,全世界哪个国家都一样,有钱就是大爷啊。’
康熙仔细听着,眸中不时掠过深思。
几百年后的商人影响力这么大吗?
康熙与胤礽的谈话还没结束,就有小太监通禀,大阿哥胤禔求见。
康熙眉头一皱,冷声道,
“朕不见他,叫他回去!”
胤礽看康熙这么冷酷地回绝,心中也有些无奈。
‘这事儿整的,求情老头子不待见,不求情朝堂上那群人不待见,怎么着都是错的,瞧把孩子逼成什么样了,他才十五岁,这不是拿着苦难逼他成长吗?’
康熙手指在桌子上轻敲了几下,余光瞥向胤礽,老大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他去岁给他挑了嫡福晋,大婚之期定在了十月,如何就是孩子了?
胤礽的心声很快给了他解答,
‘想想小爷第一世这个年纪还在上初中,那时候最大的烦恼就是收到的情书太多,然而在这个时代十五岁就能结婚了,自己毛都还没长齐就要担负一家之主的重任,啧……’
康熙瞳孔一缩,精准捕捉关键词——“第一世”。
难道?!
康熙心中惊疑不定。
这时梁九功又凑上前,脸上愁苦之色尽显,
“万岁爷,大阿哥他不肯走,在殿外跪着呢。”
“啪!”
康熙现在哪还有心思管他,一掌拍在桌子上,吓了胤礽一跳,梁九功也打了个哆嗦。
随之而来的,是康熙暴怒的吼声,
“他愿意跪就跪,朕就不信他会为了一个明珠跪死在殿外头,他今天要是死了,朕明日就下诏书赦免明珠!”
胤礽屁股隐隐作痛,弯下身子小心翼翼问道,
“儿子能否去劝劝大哥?”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眸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胤礽,又怕胤礽从他这眼神中看出些什么,很快又收了回去。
屋子里陷入死寂。
胤礽弯着腰甚至连站直都不敢,就这么心惊肉跳地保持着姿势,没过多久腰腹就有些沉重,他在心底愤愤不平,
‘我真招谁惹谁了我,上次老大考教没过揍了我一顿,这回不会还要揍我一顿吧?那还不如跟上辈子一样一杯毒酒了结我来得痛快!’
康熙身子一抖,桌子上的奏折被他的动作撞到,呼呼啦啦掉了一地。
胤礽只以为康熙是在发泄怒火,手忙脚乱地去捡奏折,腰腹终于得到解脱,他轻呼了一口气,
‘唉,累死我了,都怪老大,啥时候来求情不好,非得挑这会儿来……’
康熙低头盯着胤礽的头顶,心中的震惊怎么也压制不住。
一杯毒酒了结,所以这就是胤礽上辈子的结局?
他是不是一开始就看穿了八旗制度的弊端,所以才不遗余力的去变法,动了旧勋们的利益,他这个皇帝阿玛又没有护住他,才会导致胤礽死的这样憋屈?
还是,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胤礽的变法有违祖制,冷眼瞧着胤礽走到了穷途末路?
一想到这种可能,康熙浑身冰凉。
所以这辈子胤礽才不再亲近他,不再信任他,甚至不再愿意接替他的皇位。
反而去亲近他以往从未看在眼里的兄弟们吗?
康熙痛苦的双拳紧握。
胤礽只捡了几本奏折,剩下的是梁九功带领几个小太监捡的,康熙等所有人都退回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之后,就淡声打发胤礽回去,
“时间不早了,保成先回毓庆宫休息吧,阿玛这儿还有事要忙,至于胤禔……你想劝的话便劝劝吧。”
康熙的语气虽然平淡,可胤礽总觉得他好像在压抑着什么,不像是怒气,心底有些莫名。
可叫他问出来,他却是不想问的。
他吃饱了撑的去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