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无意间捅破了明末最大的一个阶级矛盾。
那就是皇权与铁三角之间的矛盾。
明末最大的阶级矛盾不是农民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吗?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流民参与造反大业啊!
不是,真不是,这个矛盾是排在第二位的。
假设崇祯皇帝手里有足够多的银子。
那么他就可以在大旱期间赈灾。
老百姓有饭吃饿不死,他们脑袋锈掉了才会去造反。
老百姓不跟着起哄造反,起义军是没有出路的,明军分分钟就能灭了他们。
如果明朝内部没有风风火火的农民起义。
那么两百万大明军队就能按部就班地处理建奴造反的问题。
他皇太极和多尔衮那十万出头的兵力再能打也扑腾不出多大的浪花。
皇太极从没奢求过自己能打下北京,多尔衮也没奢求过。
然而李自成帮他们打下来了,然后亲手奉上。
这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都是两个字:银子!
假如崇祯皇帝能正常收赋税,那么以上所有的悲剧都不会发生。
大明京师被人攻克的戏码不会发生。
汉人被满人奴役两百多年的戏码不会发生。
华夏科技树停滞不前,被西洋人揍完又被东洋人揍的戏码也不会发生。
那么追根溯源崇祯时期的银子到底去哪里了呢?
答案是全都去了铁三角的口袋里!
明末有一个死死焊在一起的利益铁三角。
他们分别是士大夫,乡绅地主和富商。
士大夫在朝为官,为乡绅地主和富商提供一切赚钱和免税的便利。
地主和富商可以使劲地赚钱,但是不用上税。
所有的税都摊派到贱民身上即可。
乡绅地主通过放高利贷和暴力手段兼并农民手中的土地。
最后绝大部分的土地都跑到了乡绅地主的手里。
很多乡绅地主本身就是退休返乡的官员。
再来说说富商这个群体。
东南五省大搞出口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江西的瓷器,福建的茶叶,浙江的纺织品全是欧洲贵族的最爱。
当时的大明就是第一奢侈品输出国,也是第一白银流入国。
南方各省全都富得流油,但是他们不给朝廷交税。
大明律明确规定:商税三十税一。
崇祯年间每年的贸易额高达上亿两白银。
商人们正常交税的话明廷每年能收到300多万两白银。
有了这笔银子崇祯无论是赈灾还是跟建奴开战都能轻松很多。
但你猜猜崇祯每年收到的商税是多少?
答案:几乎为零!
官商勾结,恐怖如斯。
这个坚固无比的铁三角如同一只吸血鬼般疯狂地在大明身上吸血。
他们全都富死了,而大明朝廷快要穷死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眼。
崇祯末年最大的社会矛盾是什么?
答案就是皇权和铁三角之间的矛盾!
这种局面的形成跟铁三角的自私自利、缺少大局观有关系。
跟崇祯的软弱和无能也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沈战的出现,崇祯变得硬气许多。
比如封沈战为大都督+驸马,进而通过沈战掌控兵权这件事崇祯做得就很硬气。
然后他就逼急了整个文官集团。
确切地说是逼急了那些跟乡绅地主和富商悍死的文官。
他们有都是钱,他们根本就不把崇祯这个皇帝当人。
你不让我们文官掌控兵权,那么我们就集体辞官。
大不了我们回到江南自己花钱募兵,甚至自己成立一个国度都不是问题。
在过去的十六年间,每当发生这种状况的时候先跪下的都是崇祯。
但是这一次,历史走向了岔路口。
沈战竟然让锦衣卫扣押了所有跟崇祯硬刚的文官。
然后让锦衣卫挨个抄他们的家,连他们私下里经营的商号都不放过。
这一抄不要紧,光是黄金和白银就分别抄出来87万两和4230万两。
全部折合成白银的话高达5100万两。
【叮!恭喜宿主抄家获得黄金87万两,白银4230万两,奖励系统点5100个!】
沈战无意间喵了一眼自己的系统点库存:5365!
沈战惊得眼珠子都突出来了,这么多的系统点哥没处花呀!
欣赏完各种财富后沈战陷入了沉思。
他这一天一夜的抄家行为相当于捅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
刚刚稳定下来的大明即将开启一场新的混乱。
5100万两白银看似很多,实则只是毛毛雨。
读过历史的沈战清楚地记得明朝末年从国外流进来的白银数量是九亿两!
这些财富大部分掌握在铁三角手里。
一旦他们开始反扑,那绝对会造成比李自成还厉害十倍的破坏力。
李自成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贼,他能跟人家真正的富人比吗?
现在沈战唯一的侥幸心理就是那些真正的有钱人继续短视下去。
如果他们舍不得花钱大规模练兵,那么一切都还有挽回的机会。
将思路捋顺的沈战进宫了。
乾清宫暖阁。
崇祯,史可法,黄得功,范景文,邱瑜,方岳贡。
这些大明最关键的人物都在等着沈战。
沈战抄家捅了马蜂窝,大家对此都是心知肚明。
然而不抄又不行,难道让文官们带着无数的资产返乡造反吗?
“微臣沈战参见……”
“哎呀,都什么时候了,赶紧说正事吧,到底抄回来多少银子?”
在崇祯的催促下,沈战快速切入正题。
“启禀陛下,此次抄家共得黄金17万两,白银930万两。
珍珠玛瑙、玉器翡翠等珍稀物品折银约100万两。
另有地契、房契无数!”
沈战将抄家所得截留了八成,他感觉自己是为了崇祯好。
皇上没见过大钱,给他太多刺激出心脏病来就不美了!
“卧槽!”崇祯和暖阁内的大臣们全都呆住了。
崇祯没见过大钱,这几个清廉的官也没见过大钱。
17万两黄金+930万两白银对他们来说太震撼了!
黄得功掰着手指算了一下,这不就相当于是1100万两白银嘛。
1100万两白银,那得练多少兵啊!
沈战:你可有点出息吧,一天到晚就知道练兵!
“沈爱卿,这些金银?”崇祯期待地问道。
“已全部运至宫门处,队伍太长了,还望陛下尽快派人接收!”沈战没让崇祯失望。
“王承恩,立刻组织大量人手去宫门处接银子。
少了一两朕要你的脑袋!”
“老奴遵旨!”
处理完金银的事情崇祯才坐回自己的龙椅上。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
如今朕捅了文官集团这个马蜂窝。
此事到底要如何收场?
朕真的不希望大明再爆发一场内乱!”
史可法,范景文等人全都眉头紧锁。
铁三角的力量太强大了,他们根本就找不到克制的办法。
沈战眯着眼睛恶狠狠地说道:
“陛下,事情既已做下便无需后悔。
当下的局面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我们手里有兵,优势在我。
文官集团有钱无兵,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劣势。
只要我们出手够快,够狠,那么局势就不会失控。”
沈战此时散发出来的杀气让室内众人觉得浑身发寒。
然而众人细细思索后又发现沈战说得很对。
既然跟铁三角撕破脸了那还不赶快举起屠刀等什么呢。
难道等对方反应过来之后招兵买马报仇吗?
工部尚书范景文细致地问道:“具体怎么个先下手为强法呢?”
崇祯等人均看向沈战,他们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沈战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正一品后都督。
他在军事上有足够的发言权。
沈战郑重地看向崇祯,然后说出了答案。
“四路大军齐出。
同时杀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让马化豹整军两万回师山东,控制山东局势。
主要就是防止齐党起兵造反。
西面收复山西和陕西的计划不变。
给右都督刘文耀和山西总兵周遇吉增兵发饷即可。
北面由臣亲自率军去剿灭晋商八大家。
他们私通建奴的证据确凿,死不足惜。
主要是张家口堡积蓄的物资太多了绝对不能让建奴得去。
否则建奴的实力可以原地增加两成。
黄得功将军立刻率十万大军下江南。
一是控制住京杭大运河,保证粮食运输不断绝。
二是震慑江南的一切宵小,凡有异动者皆杀之!”
众人眼前一亮,同时在心中说了一句:“此计甚妙!”
当然,也有人在心里说了一句:“此计甚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