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安扶着林老太到屋里坐下,将包袱打开,从里面掏出一个深蓝色的抹额。
“奶,这是孙儿给您买的抹额,上面刺着长寿的纹样,保佑您长命百岁!”
林老太接过抹额,喜极而泣,抹着眼泪。
“我孙儿出息了,还孝顺,我得常戴着出门,让那些当年笑话咱家的人好好看看。”
当年林家遭了多少人白眼,被人冷嘲热讽,一想到这林老太就心酸。
如今日子好起来了,孙子还考中了,林老太想到老伴死的憋屈,要是能活到今天,看到林家现在的日子就好了。
“奶,您可得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咱家的好日子,这才刚开始,可不能哭。”
赶紧哄着老太太,林向安轻声劝道。
“我是高兴!你和阿远这么早赶回来,肚子饿着吧?奶给你们做好吃的去。”
想到这么早赶回来,两孩子估计没吃早食,便将抹额放好,站起来去厨房烧水做早食了。
知道老太太闲不住,林向安也没有拦他。
“阿远,这是给你的礼物。”
“怎么我也有?”
林远有些诧异,但看到礼物,才发现是自己看中的一双圆口牛皮靴,但他觉得价格贵,没有买。
林向安倒是买了两双,他以为是送给三姨父买的。
“你天天跟着我走来走去,这鞋子穿着舒服,便给你买了一双,这一双是给阿桥的。”
自己跟着一起还买了礼物,回来才告诉他,肯定是想给他一个惊喜,而且还给哥哥准备了,林远心里一暖。
“谢谢。”
“自家兄弟,何必这样客气,你帮我给你哥吧!”
片刻后,林嘉月就收拾好自己,跑了过来,伸出一只手,朝林向安笑着讨礼物。
“哥哥,礼物!”
“好,少不了你的。”
林向安不禁一笑,拿出两朵粉红色的小绒花,递给妹妹。
绒花是蝴蝶造型的,蝴蝶的中心添加珠子,绒花下方垂挂着流苏,特别小巧可爱。
林嘉月很喜欢,迫不及待的想插到头上。
“哥哥,帮我带上!”
林向安宠溺一笑,给她戴上了,小姑娘爱美,就开心地跑回房间里去照铜镜。
瞧到王和忠的身影,林向安朝他招了招手。
“阿忠,过来,这是给你的。”
这孩子性格安静,林向安给他带了两个木制的玩具,方便他动手拆解,锻炼他的思维。
打开其中一个木盒,瞧到里面是一套木制的鲁班锁,木材纹理清晰,边角打磨光滑,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木香,王和忠眼前一亮。
然后又迫不及待打开另一个木盒,是一个迷你的木算盘,用小巧的木块和珠子做成的。
和店里常看到的算盘不一样,只有两排珠子,每行五个珠子,是用竹木做成的。
见弟弟拿着礼物不说话,林向安摸摸他的头,问道。
“怎么样,喜欢吗?”
将两个木盒子盖好,王和忠点点头。
“哥哥,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那你自己摸索玩,要是不会,哥哥教你。”
算盘和鲁班锁都是有助于对儿童思维的锻炼,算盘还能结合口算教这孩子,在众多木玩具中,林向安一下子就看中了这两个。
给他娘买的是一对莲花银耳环,给他爹带的是皮革腰带,还有个搭在一起的同色系的钱袋。
没多久,林老太就喊大家去吃早食。
刚吃完,林秋兰把王四顺喊回来了,将礼物给了父母,然后被家里人赶回房里休息。
林向安回到熟悉的房间,全身放松下来。
在纸上分析谁会派刺客来杀他?
这么多年下来,如果非说有仇的人,就只有吴家。
镇上吴家怎么看都不像能养死士的家族,不过若是他背后县城的吴家倒有可能。
县城这种地方,不管换了多少皇帝,来了多少任知县,几个长久活下来的大家族,地位基本不会变。
全县周围最好的资源和营生都掌握在这群人手里。
两年前,赵康平离开前,曾提醒他多注意吴家。
这两年平安无事,他都快忘记这个提醒了。
原先想等着考中秀才或者举人了,再来算童年的账。
如今他考了县府试的案首,倒是能和知县拉拉关系。
知县奖励银子,说明对他看重,正好他以学生的身份单独去拜谢知县。
多在人家面前露露脸,让别人觉得他受到多方关注,就可以了。
原先想考中秀才后,再考虑入县学。
但现在这种状况,得提前了。
县学的学正、教谕,除了是举人的身份,他们还是县里比较受尊重的人,声望很高的人。
他考了县试、府试案首,入县学肯定会受到关注。
不过这事还要去和李夫子说一声,得先去拜谢李夫子。
来刺杀他无非不想让他成长起来,那他主动入局,看谁会被钓出来。
想通后,林向安直接不休息了。
准备去林家杂货铺拿些干货,再买点点心,提去拜谢李夫子。
正要出门,就被林远瞧见了,非要跟他一起。
结果两人走出家门,没几步林向安就被人认出来了,纷纷过来恭喜。
毕竟能让知县奖赏的,镇上就没几人,而且考中县府案首,这可不得了。
被人看猴子一样看着,还得笑脸相迎,不能甩脸色,林向安笑的嘴都僵了,早知道刚才林远说借镖局马车,他就该同意的。
一路上被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打招呼,仿佛他一下子就成了镇上的名人。
原先林家豆腐坊隔壁的点心铺子,因为经营问题,转让了,被林家买了下来,开了林家杂货铺。
趁着大家对他的关注高,林向安直接跑去给家里的店铺增加热度。
铺子里的伙计已经不是最开始的那几人了,见到林向安和林远来了,热情地笑道。
“少东家来了!恭喜少东家高中!”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跑来恭喜他。
林向安见状,从兜里掏出铜板,一人赏了十个铜板。
“感谢各位的吉言,两个铺子的伙计一人赏十个铜板。晚点我再让人烧一桌好菜送来,也感谢大家对铺子的费心!”
伙计们听到后,纷纷笑着感谢。
“谢谢少东家!”
周围的人看到了,都感叹林向安不仅学问好,人品也好。
随后跟林远低语几句,林远去后面。
过了一会回来,朝林向安点点头。
于是林向安走到前面,向大家作揖,笑着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们,在下承蒙厚爱,无以回报,便请大家来铺里喝碗热豆花,以表谢意,今日免费提供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