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重回芜宫,圣上召见了如意阁的掌柜百里相,各式各样的流言在城中传了好几日,还各有各的离谱。
宋莫浔出去挑酒,听了一路的市井八卦,听到最后不禁摇头苦笑。
“听说这个大皇子这十年来一直都没被关在芜宫,一直在陪都侯府和宋家人待在一起呢。”
有人附和:“有理有理,宋家是皇后的娘家,大皇子偷溜出宫,躲在永寿侯府很是合理。”
宋莫浔腹诽,合理你个头,我倒希望这种离谱的谣言是真的啊!
“听说那个女掌柜百里相和大皇子就是在陪都认识的,是正儿八经的青梅竹马,很是亲厚。陛下这次召见他们,就是大皇子想把未来王妃带进宫去给皇上掌掌眼。”
“是吗?”回话那人大惊小怪道:“我怎么听说侯府里还借住着前礼部尚书顾家的小姐呢,她怎么会把大皇子让给一个民女?”
“这和身份有什么关系,大皇子就喜欢会杀妖怪的,顾家小姐文文弱弱的,怎么入大皇子的眼?”
宋莫浔气得直攥拳,这都哪跟哪啊!一派胡言的瞎说!
“可我听说二皇子也倾心于那女掌柜百里相呢。”
“百里相没来永安京之前,京中都传她是千年难见的丑八怪,等她来了,才知道居然是个绝色天仙。天仙诶,你说说,二皇子能不对她情根深种嘛。”
“唉哟,我的天,这可真是开了眼了!”
宋莫浔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几句话说得倒是不假。
一直走在前面的两个年青姑娘在拐角处转了弯,迎面走来了两个彪形大汉,嘴中念念有词:
“你说这百里相能当上皇后吗?”
“这要看和她成婚的那个皇子能不能继承大统。”
“要不去前面的赌坊开个赌盘,赌上一把?”
“我才不和你赌,”那人面露警觉,“打马吊你都手脚不干净,我可得小心着你。”
宋莫浔心道,原来是两个赌鬼。
走着走着,又听到两个贼眉鼠眼的人笑得猥琐,说的也是同一个人。
“听说圣上也看上百里相了,这次召她进宫,就是为了看看长相,合不合自己胃口。”
“听说那小娘子,生得很是俊俏,哥几个若是…”
然后,便是些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宋莫浔气得浑身发抖,跟在这二人身后,反复思量要不要动手打人,给他们个教训。
还不待他想出个结果,这两人便迈进了酒楼,很不客气地高声喊道:“小二!小二!店小二!”
宋莫浔气得无法再去酒坊买酒,回去的路上,一边恨世间怎会有如此卑劣之人,一边恨自己为何没有胆量当街闹事。
回了百里府,见他有些气鼓鼓的,开门的小厮都不敢和他说话。
待他走远,那几个小厮才交头接耳:
“小世子平时都笑眯眯的,总和我们讲几句玩笑话。今日这是怎么了?”
“听闻二皇子要受封了,出宫开府,小世子兴许是为这事心中不快呢。”
而走到膳厅的宋莫浔,也终于在这憋气的一天,听到了更为憋气的一桩事。
江风启道:“近几日,工部尚书张录上书力荐二皇子,今日上朝时,林相也向陛下提议,该给二皇子开府了。”
宋莫浔道:“陛下同意了?”
江风启点头,“是,陛下也说二弟劳苦功高,十岁起便去了金天宗修炼,小有所成便在伏魔司内历练,殚精竭虑,论功当赏。”
宋莫浔不语,脸上却全是忿然。
百里相伸过竹箸,夹起一片小炒肉,由衷赞叹:“厨房今日做的这道菜可真是美味。”
顾若云一脸被表扬后的欣喜,道:“百里,这是我的手艺!”
宋莫浔看了眼江风启,忽然想起,自己的这位表哥似乎自从搬回了芜宫,还是一如既往地没事就往这里跑。
顾若云有家不能回,他的家却在千里之外,可表哥的家就在那近在咫尺的皇城之内。
宋莫浔道:“还没听说我朝有先行封赏二皇子的先例,他的封号是什么?”
“肃清王,取的是肃清妖祸之意。”
百里相状似无意地看了眼江风启,江风启仍是平静,不见半分波澜。
一个伏魔司内任职的官人,一个从宗门中走出的一代翘楚,却是个并不肯在剿妖中多出一分力的皇子。
而这位皇子,还被封了王,封号还是肃清。
还真是有几分讽刺呢。
开府当日,百里府的三人和芜宫的大皇子全部光临了离皇宫只有几条街的肃清王府。
新王府内,一片喜气洋洋,来人均是朝中显贵,手中提着内有昂贵珍稀物的礼盒。
百里相等人,却是两手空空而来。
宴席不过寻常,吃的没甚新奇,这样的宴席,百里相未从家中逃出时,怕是一个月间,便要吃上个二十几次。
想到从前,百里相不由有些恍惚,她抬头,却见到桌子的对面,坐着个冷漠的熟人。
御史台小吏沈重。
百里相坐在席面的尾巴,坐着的尽是些朝中不得势的官员。
不过沈重怎么会在这里?
难道是上次三司会审后,并未得到提拔?
百里相摇摇头,刚将目光收回,却见有侍者捧着酒壶前来添酒,于无人留意之刻密不可察地朝沈重手里塞了个什么东西。
沈重面上先是一惊,随后仓皇低头,假装无事发生。
百里相端起面前的小巧酒杯,仰头一饮而尽。侍者绕了过来,为她添酒。
而百里相就趁着这交错的一瞬间,隐秘地在那侍者的衣内塞了道追踪符。
席上的沸腾忽然戛然而止,一时间静寂无声,而这宴席端坐正位的主人正灼灼地盯着她。
百里相望回去,江易寒平日里总是染着三分风流的桃花眼眸中,此刻暗得厉害,尽是认真。
谢清明深吸了一口气,继续按照二殿下的指示,问出了那句让席间众人鸦雀无声的话:“二殿下计划什么时候立正妃?”
严裕硬着头皮,依着计划行事,也跟着起哄:“是啊是啊,二殿下现在是陛下亲封的肃清王,理应立个正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