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首辅看到这对儿新婚小夫妻,非常恩爱。心下也十分满意。他就知道。时清臣对那个云溪,不过是年少懵懂时的冲动。等过了那个劲儿,便会知道娶谁回来,才是对他最有利的。
最近时家与柳家,都在暗中联合屯粮,消息封锁得很严密,没有外泄。如果顺利的话,再过三个月,粮食就会全部变成大把的银子。
柳氏是个识大体的,在他儿子闹出那些丑事后,仍然不作不闹地安心照顾时清臣,真是个合心仪的儿媳。
这个联姻可以说非常成功,而巩固联姻最好的纽带,便是孩子。想到这,时首辅对时清臣嘱咐道:
“你刚新婚不久,别要老宿在书房里。从今日起,你就搬回卧房去住,尽快给老夫生个嫡孙,才是正经。”
柳氏闻言一脸娇羞地低下头,时清臣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但他很快就调整出一副受教的乖顺样,点头应下了。
时家晚宴结束后,时清臣与柳氏一同回卧房,刚才在席间,二人都饮了些酒,现下正好就寝。
柳氏主动跨住时清臣的胳膊,娇柔地说道:“夫君,不如让妾身服侍您歇下吧。”
时清臣当然明白柳氏在暗示什么,他现在确实不能再继续冷落柳氏了,毕竟这个妻子就算他再不喜欢,但对他的助益,却是他目前很需要的。
不过问题是,他想对柳氏做些什么,却根本提不起半分兴致。没办法,他为了支开柳氏,只好说道:
“夫人先去净房沐浴更衣,就……换上你之前穿过的那身纱裙吧。”
柳氏一想到母亲给她准备的那套,薄如蝉翼的衣裙,立刻羞红了脸,但还是乖巧地点头,下去准备了。
柳氏一走,时清臣立刻从柜子里,取出那瓶气血丸,连服了三颗,便坐在床头开始回忆云溪的模样。
过了一刻钟后,也不知是药物的原因,还是意淫云溪的缘故,时清臣的身体,果然有了正常反应。
这时柳氏也沐浴更衣完毕,披着一件斗篷,进入了卧房。时清臣先是吹灭了屋内的灯,而后借着微弱的月光,将人牵至床榻上,便急急地附了上去。
时清臣不愿看到柳氏的脸,就将人翻转过去。又因为不想听到柳氏说话,取来一条丝带,系在她的口中。舌头被勒住的柳氏,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
时清臣想将身下的女子,完全当做云溪的替身。并在心中一遍遍呼唤云溪的名字。
他觉得自己真是悔极了,若上天能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会坚定不移地选择云溪,更不会娶别的女人,甚至都不会惹云溪生气。
只是……他哪里还有机会?
除了第一次圆房时,有些不尽人意,柳氏发现,时清臣现在一改之前的颓靡短促之像,好像彻底变了一个人。
这也让柳氏重重地松了一口气,看来当日圆房,可能是因为他重伤未愈,所以力不从心,如今才是他的正常状态。
时首辅听下人来报,说少家主房中,昨夜叫了七次水。这个消息让他在诧异的同时,又有些担忧。不过后来他想想,还是不管了。谁还没年轻过,等他们生下嫡子再说吧。
庸王府
时家储粮的三个大粮仓,早就被顾南萧牢牢钉死。每日运进出多少石粮食,都被暗卫记录得清清楚楚。
但顾南萧交代暗卫们,一定要隐藏好行踪。云溪说先按兵不动,她要让时家吞进去多少,到时就吐出来多少。
据祁锦修派来的人回来禀报,有一部分旱灾严重的地方,地里的庄稼已经死了七成,今年恐怕都不会有收成了。
所以,在一些佃户准备将手中的田地,卖出去的时候。祁锦修便按照云溪的安排,开始进行土地收购。
云溪不光让祁锦修收购土地,还让他留住佃户,要雇佣佃户们继续种田。如果留下的人,因为旱灾没粮吃,可以跟他们赊粮。
等来年为主家种地,得了月票后,再平价还了银子就行。
佃户种田,都是一年连带一年,今年若没收成,来年种的种子,都发愁没处去弄,他们也就彻底没了生路。
但现在有人买下了他们的地,让他们手中都有了活钱。而且还反过来雇佣他们种地,那他们只需要出一把力气,便可以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了。
这么好的事,立刻被乡里乡亲疯传起来。现在不光有人想卖田,就连成片的药材山,都开始转手了。
那些种药材的把式们,都学着佃户们,毛遂自荐地要留下种药材,也想靠着出力赚工钱。
云溪听完这些事后,让传话的人回去告诉祁大掌柜,不管是山还是地,只要有人卖,他们就收。只是不要趁机压价,随着行情走就可以。
以后的土地,会卖得更便宜,先将土地卖出去的人,是凭着自己敏锐的直觉,才比别人卖得多些。后面的人就是吃亏了,也没话说。
顾南萧常年驻守边塞,虽然没有去过西北,但对那边的情况也有所了解。西北地广人稀,且多是连绵的群山,土地比较贫瘠,且常年少雨。
在不闹饥荒的情况下,也产不出多少粮食,顾南萧很担心,云溪收这么多地,会不会砸在手里。
但他并没有出言制止,毕竟这些钱,都是云溪凭自己本事赚来的,就算全赔光了,那就当没赚过好了。
云溪很满意顾南萧的分寸感,也感谢他对自己谋划上的信任,更庆幸自己没有碰到一个,爱指手画脚的男人。
买下的土地,云溪自然是带不走的。如果顾南萧能给予自己很大的助力。那这些土地,便送给他一半好了。
但是,如果顾南萧表现得不好,那他就将这些土地,全部留给祁锦修和风寻他们,也算是给他们留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顾南萧看着云溪的神情,虽然不知道,她的小脑袋瓜里又在谋划什么,但总觉得与她想离开有关。
这时门口小厮来报:“主子,沈姑娘与许姑娘,此刻在院门外等着,都送了参汤来,希望能见主子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