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赫舍里氏索额图,当朝太子爷的亲叔祖父,康熙皇帝的左右手。
被皇帝因为左脚先迈入乾清宫的荒谬原因免了职,让他乖乖的在家闭门思过两年。
这个理由像极了开玩笑,但康熙一个实权帝王用这样开玩笑的方式亲手斩断了自己的一根臂膀。
这对外传递的消息可就让人不得不多想了。
康熙看着在自己面前血色全无的索额图,整个人的脸色阴沉的吓人。
索额图,胆子可真大呀。
他敢在自己和保成之间指指点点,甚至让自己的宝贝太子那么惶恐地拿着信来问自己。
是不是以后就会因为哥哥弟弟不爱他了,是不是以后就不想让他能永远陪在自己身边了。
想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啊惶诚恐的模样,康熙脸色更黑。
胡说八道,这就是纯粹的胡说八道!
除了他的保成,天底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沾染这个皇位!
这可是关乎到他们父子二人到底能不能千百年永久相伴!
康熙这个做法既是警告,又是对那些向着索额图靠拢的满洲陈子的敲打。
意在告诉那些人,他们父子二人是一条心的。
在太子眼里最看重的肯定还是他这个皇阿玛,就连索额图这个叔祖父也是可以舍弃的。
消息传出后那些向索额图靠拢的满洲陈子果然安静了下来。
他们的腰杆可没有索额图那么硬。
皇上连索额图都是说废就废了,想要把他们的乌纱帽摘掉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有人惶恐不安,但也有人又盯上了别的皇子。
皇上对太子的偏爱实在是有些太过了,都是同样的皇阿哥,况且他们大清入关之前可是不讲究什么嫡庶尊卑的。
现在皇上却非要把他们汉人的那一套搬到宫廷里用,难道其他的皇阿哥心里就不会有不满吗?
尤其是比太子还要年长的大阿哥。
要是按照皇上所说的立嫡立长,那除了太子也就只有他的身份最高了。
大哥和明珠七拐八拐的也能拐上些亲戚关系,那些满洲臣子如同过江之鲫一般又聚集在了纳兰明珠的府邸前。
但是纳兰明珠可没有索额图那么疯狂。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他能全身而退,索额图却被关在宗人府活活饿死。
他的选择也是直接把他们全都推拒了,甚至在他们拜访的越来越频繁之时,直接一纸奏折把他们都告了。
纳兰明珠不是个蠢货。
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
自从有着当上皇帝就可以拥有龙魂百年不灭的认知,太子的地位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撼动了。
他从前是想要和太子作对的,但更主要的就是单纯的看不惯索额图这个老匹夫。
现在索额图被太子踹下了船,正好他纳兰明珠就可以顶上了。
康熙为自己另一只左右手的乖顺十分满意,把其他大部分满族臣子贬官的贬官警告的警告。
纳兰明珠却不仅保住了他的职位,甚至还升了升直接成了户部尚书。
索额图被关在府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一口气没绷住直接晕过去。
“明珠老匹夫,你害我!”
这场波动一直持续了两三天的时间,康熙这才把自己撞毁了的恐惧清洗的差不多。
当然这两三天的时间他也没忘了让人赶紧准备好几日后的宴会,务必要事事以神女为先。
此次宴会他甚至为了以表对那些汉臣的重视,把张英这种汉人的座位放的极为靠前。
仅在那些皇室宗亲之后。
这下子那些原本就心怀感念的汉人臣子就更加高兴了,他们对康熙这个皇帝也终于有了归属之感。
7786抱着自己那张没有任何问题的体检单嗷嗷的哭了一整夜。
白渺实在是被他吵的脑袋隐隐作痛,直接把他两只手捏着扔出了正殿。
哭哭哭。
好好的福气都被他给哭散了。
一个正儿八经的系统怎么跟水做的一样?
7786就算是被扔出去了也不难受,而是继续抱着自己的体检单继续嗷呜嗷呜的哭。
他伟大的7786不用死了!
他可以继续活着!
太妙了!
这实在是他来这以来收到过最好的消息!
7786的哭声越来越吵,小白趴在屋里已经特别不耐烦的直接用爪子和尾巴盖住了自己的耳朵。
把自己缩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姿势,就是为了抵抗这直接就涌入他耳朵里的嚎叫。
7786的哭声实在是持续的太久,在这个世界也引发了一定的空气流通。
这下子在国师殿外巡逻的侍卫和太监一个个更加心惊胆战了。
怎么会有如此惨烈的嚎叫声。
而且这种嚎叫声只有偶尔才能听到一声,可就是这种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才真的让人觉得可怕呀!
那些个侍卫和太监的惊慌无措无人得知,7786直到第二天太阳都升出来了这才停下了自己的嚎叫。
那个时候的白渺也已经开始用起了自己的早膳。
按照清朝的用膳规则,他们一般是一日两顿。
第一顿饭差不多是在十点钟左右,第二顿饭则是在下午的三四点钟。
其他的时间就是饿了也只能吃点糕点垫垫肚子,是太医对待小孩子生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饿他两顿就好了。
他们都奉行排空肠胃,这样就能够把疾病一起治好。
可是白渺是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的人。
还好康熙拨过来的那些厨子和太监都是有眼色的人,都不用白渺多说。
那些人现在已经知道了神女要一日三顿,那些神女剩下的食物也会被陛下拿走。
现在康熙也已经养成了一日三餐的习惯,而且他吃的还是白渺吃剩下的东西。
在他眼里只要能跟神女沾上边儿的,那肯定都能沾染上些许的仙气。
况且每一顿膳食神女真正吃的也就十之一二而已,剩下的那些也够他这个皇帝吃的饱饱的。
根本吃不完的康熙还会把剩下的再赏赐给自己的儿子们,其中又以太子收到的赏赐次数是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