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是他亲女儿。
让王家嫡女给人做妾,明显有些不合适。
但为了王家,为了利益,联姻又是必然。
这是无法改变的事情。
而让王家旁支给韩明做妾,又显得不够重视韩明。
没办法。
旁支女子,不说地位,单说容貌,都不能算顶级。
若是给韩明做妾,不合适。
这样可能会出问题。
“燕儿?”
王凌傻眼了,有些愣愣的看着他父亲:“这......”
“父亲不是说郭家郭淮可算燕儿良配吗?”王凌苦笑道。
他自然认识郭淮。
当然,郭淮去了雁门后,两人倒是很少见过。
“是啊!但眼下......为了我们王家的将来,为韩冀州妾者,唯燕儿了。”
王隗也是有些无奈。
“还好未定下婚约,而郭家也不知道父亲的意思,不然......”王凌眨了眨眼。
郭淮随他父亲去了雁门。
所以两家交流不算密切。
但要是没什么问题,他们王家肯定要和郭家联姻的。
毕竟太原他们王郭两家都是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之间联姻同样是屡见不鲜。
他们也想过不让族女给韩明做妾。
但那样王家不可能在并州一家独大。
更可能的是被韩明针对。
为了利益,他们必须这样做。
王隗闭上了眼睛,缓缓说道:“五年后,为父亲自为郭淮请举孝廉。也算为王郭两家之交好而出力吧!”
王凌点了点头,也是非常认可。
笑着安慰道:
“父亲不必挂怀,可为郭淮择一良配。”
“毕竟我们大族之间,这等事,要解决轻而易举。”
“至于燕儿,我主今为君侯,更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诸侯,燕儿为妾,倒也不算辱我王家。”
“或许数年后,主公地位更进一步,那于我王家而言,更是有莫大的好处。”
“嗯!”
王隗点点头,他也是这个想法。
随即眼中一动,沉吟道:“郭淮为人不错,为父欲将月儿许配给他。”
“表妹?”王凌眉头一挑,有些诧异。
“没错!”王隗认真地点点头。
“父亲定夺即可!”王凌有些认可,自己表妹家也是世家大族。
给郭淮做妻肯定身份对等。
关键表妹也是知书达理,贤良淑德。
是个良配。
王隗沉声道:“燕儿为韩冀州妾之事,暂不可外传,为韩冀州妾者,只王家族女四个字即可。”
王凌微微点头,好奇地问:“嗯~父亲英明。那......父亲,那这晋阳,我们守还是不守?”
王隗一脸笑意,想看看自家儿子的意见:“彦云以为守或不守?”
“儿不敢妄言!”王凌摇了摇头。
这事他不好说话。
王隗却是笑了,有些惊讶:“哈哈,彦云和为父说话都开始见外了?”
“不敢!”
“待看看韩冀州那边的意思,毕竟......我们王家需要有人去冀州为官。还要派人与韩冀州暗中相商。”
“父亲英明!”
“你啊你,真是,对了,梁道也在府中,他特别想参军,眼下韩冀州来了这里,或......你去看看他吧!”
“梁道来了?”
王凌一脸欣喜地离开书房。
朝着客院而去,隔老远便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抱着竹简在大树下读书。
周边还有其他王家人,对年轻人没事就在他们王家读书的事也见怪不怪。
“梁道!”王凌大喊一声。
“彦云?”贾逵眼中一亮。
抬眼看去,见王凌快步走来。
他赶忙朝着王凌走去。
“哈哈哈,梁道,汝如此好学,将来,必然不凡呐!”
看着眼前一表人才的好友,王凌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这位好友勤奋好学,立志从军。
可以说是心怀大志,将来肯定也是一位人才。
“彦云谬赞了!”
贾逵笑着摇摇头,笑问道:“彦云从冀州牧军中出来,以为何如?”
“我主,明主也!”王凌笑吟吟的看着贾逵。
“恭喜彦云喜投明主!”贾逵眼中一动,抱拳作揖。
“哈哈哈,梁道客气了。何不随我投奔我主?有凌引荐,梁道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王凌拉着贾逵的手,目光定定地看着贾逵。
他引荐的话,两人关系会更好。
贾逵感激地看了看王凌,低头沉吟道:“多谢彦云好意,但逵从军,自不能凭关系。”
他少孤家贫,还是后来他祖父相助,才得以学习。
但要他走后门,还是不行的。
自己立志从军,可没打算走后门。
那样怎么对得起学的一身本事?
“哈哈哈,贾公早言梁道将来必为大将,今年纪轻轻,竟已有大将之风,真豪杰也!”
王凌哈哈赞道。
不住地点头。
对这位好友,他看重的就是好友的傲骨和勤奋好学的本质。
“伯达早投了韩冀州,今彦云也投了韩冀州,真是......”贾逵无奈一笑。
摇了摇头,心中有些感慨。
他们三好友,如今两位已经投靠韩明了。
“哈哈哈,是啊!伯达也投了主公,你我三好友,当同投主公啊!”
王凌眼中光芒闪现。
他和贾逵还有司马朗三人是好友,三人平时相互学习。
共同游玩。
如今他和司马朗投了冀州,作为好友的贾逵,没理由不投。
“家母身体有恙,待逵安顿好家母,或可来寻彦云。届时你我三友,当浮一大白啊!”
贾逵笑呵呵的。
“合该如此!”
王凌满意地点点头:“梁道,我主在城外,何不见一面?”
贾逵轻轻摇头:“还是不了吧!”
“哈哈哈,如此,凌再借梁道五金。”
“不可!”
“怎么?莫非梁道将来还不起?”
“这......必十倍还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两人的大笑声传的很远。
不远处的王隗见了微微点头。
对贾逵,他也很是看重。
......
城中的事情,韩明自然不知道。
他率大军退后十里后,开始安静等待。
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晋阳,他自然不想费一兵一卒。
王家要考虑的,他自然懂。
冀州拿下并州,将来并州的利益必然要瓜分,这是毋庸置疑的。
并且并州世家不多,人口不多,但土地却多。
只不过很多土地都很贫瘠,也需要开垦。
自然需要屯田。
还必须要屯田。
不然要是并州一直依靠冀州来援助,只会拖垮冀州。
只有让并州做到自给自足,或者让冀州对并州的援助减少。
才是上策。
大帐中,韩明端坐在主位。
众文武安静地坐在左右。
“主公,高将军到了。”
帐外亲卫的声音响起。
“快让子游进来!”韩明面露喜色,对着外面说道。
大帐被推开,高览直接走了进来。
看见主位上的韩明,他赶忙走到中间抱拳作揖:“末将拜见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