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鸿,身为镇南大将军,在朝堂之上势力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其耳目遍布朝野,任何风吹草动皆难逃过他的眼线。凤无期荣登大宝之后,对一众公主皇子的处置手段极为隐秘,小心翼翼,力求神不知鬼不觉。然而,即便如此,他的那些或明或暗的安排,依旧如同在独孤鸿的注视之下,一一被洞悉。
独孤鸿对凤无期的了解,可谓深入骨髓。凤无期自幼年起,便在那威严而又冰冷的皇宫之中饱尝欺凌之苦。虽贵为皇子,却因母族势力微弱,在众人眼中如尘埃般渺小,受尽了无尽的冷眼与欺辱。那些不堪回首的黑暗岁月,如同锐利的匕首,在凤无期的心中深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如今,一朝登上权力的巅峰,手握天下生杀大权,他又怎会轻易放过那些曾经践踏他尊严、欺辱他的人呢?这复仇之举,既是为了洗雪往昔的耻辱,也是为了排解心中那压抑多年、几近喷薄而出的怨气。
独孤鸿始终将先皇临终之时的嘱托铭记于心,一刻不敢忘怀。先皇那微弱却又饱含殷切期望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悠悠回荡,清晰而又深刻。这一日,他步伐沉稳,身姿挺拔,缓缓踏入了那庄严肃穆的御书房。此次前来,他心意已决,要将凤无期的真实身份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因为他深知,这不仅仅关乎凤无期个人身世的谜团,更与整个王朝未来的命运走向息息相关,容不得半分马虎。
在御书房中,独孤鸿目光坚定地看向凤无期,随后缓缓开口,将其身世的真相娓娓道来。凤无期这才惊悉,自己的亲生母亲竟是高贵妃的庶出妹妹高婉晴。与此同时,他也终于明白了先皇为何一直以来都在暗中不遗余力地扶持高氏一族。原来,高氏一族竟是先皇留给他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最大的依靠。
凤无期静静地听完独孤鸿的讲述,知晓了老皇帝昔日对自己的暗中保护,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他的眼眶渐渐泛红,眸光中泛起一层晶莹的泪花,那泪水在眼眶中打着转,似是承载着多年来的委屈与误解。
他微微低下头,嘴唇轻颤,小声地呢喃道:“父皇,是儿子错怪你了……” 声音低沉而略带哽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思绪如潮水般翻涌,往昔的记忆在脑海中一一浮现。他想起自己虽在皇宫中一直饱受他人的冷眼与欺凌,可从未在衣食上有过匮乏。虽与宫中其他尊贵之人相比,自己的穿着打扮显得寒酸朴素,出行用度也极为简朴,但好歹能吃饱穿暖,未曾忍饥受冻。
而且,自幼年起,他便有机会读书识字,学习各种知识与治国之道。那些教习老师,表面上对他态度平淡,可在私下里,总会不动声色地给予他诸多指导与教诲,在学业上为他答疑解惑,助力他成长。
还有那些生病的日子,每当他被病痛折磨得虚弱不堪时,总会有一些善良的宫人,瞒着众人偷偷地为他找来太医诊治。这些太医们,也会尽心尽力地为他调理身体,让他得以康复。
曾经,他只看到了自己所遭受的不公与苦难,满心怨恨,却忽略了这些细微而又珍贵的关怀。如今细细想来,原来在那些黑暗的岁月里,也有温暖的光芒在默默照耀着他。
想到此处,他心中那一直以来的郁结竟在瞬间消散开来,仿佛一层厚厚的迷雾被阳光驱散,心境豁然开朗。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中的阴霾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与释然。
然而,在独孤鸿的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丝隐忧。凤无期登基称帝之后,却迟迟没有册封自己的女儿独孤默曦为皇后。这一举动,让独孤鸿心中难免生出些许不满之意。独孤默曦嫁给凤无期已有数年,二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在独孤鸿看来,以女儿的才貌品行,皇后之位非她莫属。但他毕竟身为臣子,有着自己的分寸和宽广的格局。他心中明白,如今凤无期初登皇位,朝廷内部政务繁杂,千头万绪,亟待处理;外部各方势力又蠢蠢欲动,对皇位和权力虎视眈眈,局势变幻莫测,危机四伏。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之下,凤无期一时之间无暇顾及册封皇后之事,倒也在情理之中。他坚信,凭借着自己与凤无期多年来的深厚情谊,以及女儿独孤默曦出众的才貌与品行,待凤无期将朝中诸事梳理妥当,局势稳定之后,必定会册封默曦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