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老杨为了打消其他供应商的顾虑,一天之内就将两百多万的货款一次性结清。
超市资金链断裂的谣言,不攻自破。
其他的供应商看到老杨资金充足,也暂时打消了催款的想法。
安抚好其他供应商之后,在杨阳的建议下,老杨进行了第二步计划。
他向所有供货商发出一封通告。
通告中说,东来超市是注重信誉的公司,严厉声讨违反合作精神的行为。
将要以身作则,维护契约精神....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东来超市把提前催款的企业,排除在供应商的名单之外。
东来超市作为鹤市最大的综合性超市,自然有底气说这句话。
看到这则通告之后,超市的供应商,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人庆幸没有当出头鸟,还能继续与东来超市合作。
而有人则懊悔不已,忙着托人和老杨拉进关系。
但是老杨这次铁了心要借此机会杀鸡儆猴。
无论任何人找到他,都吃了闭门羹。
不仅如此,仅仅通告发出三天之后,老杨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招商工作。
经过十余天的时间,东来超市又选出了一批有实力,有信誉的供应商。
至此,超市的破产危机,总算度过去了。
周六晚上,老杨满身疲惫的回到家里。
杨阳看到父亲,开口问道:“事情都处理完了?”
“嗯,基本处理好了”老杨叹息一声,揉了揉太阳穴。
“这次也算因祸得福,超市和其他供应商又进行了一轮谈判。”
“将结账周期,从三个月,提到了半年。”
“往后超市的现金流,会更加稳定。”
听到老杨的话,杨阳满意的点点头。
现金流增加以后,东来超市很快就可以筹备第二家店铺了。
不过,这件事的前提,就是拿回吴仁手里的400万。
杨阳想了想,对父亲问道:“爸,你这几天,有没有联系吴仁?”
老杨摇了摇头,“没有,我这几天一直忙着超市的事情,还没有联系他。”
“那就好。”杨阳见状,松了口气。
“爸,你明天给他个电话,但是不要提超市的事情,正常联络感情就好。”
听到儿子的话,老杨露出了疑惑的目光。
“合约期没到,联系他干什么?”
看到老杨还没看清吴仁的骗局,杨阳有点头疼。
“爸,投资的事情,根本是个骗局,他们利用....\"
杨阳将庞氏骗局的事情,对老杨讲了一遍。
要说吴仁也是个聪明人,严格来讲,他的骗局属于庞氏骗局优化版。
他没有大规模集资,选择了单点突破。
前期付给老杨的利息钱,并不是集资而来。
而是他通过借债、贷款拿到的“启动资金”。
这样一来,他就避开了非法集资的风险点。
成功的将骗局转化为民间借贷。
老杨瞪大了眼睛,显然不想接受被骗的事实。
“这么说,吴仁真的是个骗子?”
虽然不想继续打击老杨,但杨阳还是点了点头。
看见儿子的动作,老杨身体一软,瘫坐在沙发上。
仿佛精气神都被抽走了一样。
过了许久,他有些无奈的说道:“明天,我去报警吧。”
很显然,他也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
因为吴仁和老杨属于私人借款,就算还不上钱,也基本属于民间纠纷范畴。
警局能否立案尚不清楚,更别提追缴资金了。
正当老杨绝望的时候,就听到杨阳说道:“爸,或许我有办法能将钱追回来。”
听到杨阳的话,老杨眼神一亮,但很快又黯淡下来。
很显然,连警察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不相信儿子能做到。
老杨看了儿子一眼,无精打采的说道:“你能有什么办法?”
父亲的质疑,并没有动摇杨阳的决心。
他坚定的看着老杨,“你先打电话吧,我一会再告诉你。”
“不要提钱的事情,就当正常闲聊就好。”
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老杨又叹了一口气。
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他按照杨阳的要求,拨通了吴仁的电话。
嘟...嘟...几秒钟后,电话接通了。
“杨总啊,什么事啊....“
听到电话里的声音,杨阳松开了攥紧的拳头。
能联系上吴仁就好,他的计划还能进行下去。
老杨耐着性子,和吴仁寒闲聊一会后,就挂断了电话。
放下手机,他抬起头,看向杨阳,“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见时机成熟,杨阳开始了他的计划,“爸,我的意思是....”
第二天,按照杨阳的计划,老杨又拨通了吴仁的电话。
“哈哈,吴总,有个事情想麻烦你,要钱?不是要钱,是还想给您投资点钱。”
电话那边,吴仁得知老杨想继续投资,顿时眼前一亮。
他强行忍耐下来,用满不在乎的语气问道:“哦?看来杨总很有实力啊。”
老杨听到吴仁的话,并没有接茬,而是转移了话题。
“哈哈,电话里不方便,咱们见面再详谈?”
“好,那还是老地方,好,不见不散。”
吴仁被老杨勾起了好奇心,他答应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晚上,饭店包厢里,老杨见到了吴仁。
两人寒暄几句,老杨开始了表演。
“那个,吴总,我有一个朋友,听说我赚了钱,也想投资一笔钱。”
听到老杨的话,吴仁脸色一沉。
“哎?杨总啊,我不是说过么,我不缺资金。“
“您让我很为难啊”
看到吴仁生气了,老杨赶紧赔笑解释,“哎,吴总,您先听我说完。”
“我这个朋友呢,他的工作暂且不提,但确实很有实力。”
“他准备投资三千万。”
听到老杨的话,吴仁心里一动,朋友?很有实力?
他隐约猜到了老杨朋友的身份。
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试探一番。
“那个,杨总啊,您这是什么朋友啊?,既想挣钱,又怕风险,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听到吴仁的话,老杨讪讪一笑,“吴总,我这个朋友的身份,您就别问了。”
“我不敢说,您也不敢听。”
“您只需要知道,他的性格呢,很谨慎。”
“他想看到我的收益,再进行投资。”
“而且这笔钱,还需要通过我的公司,和您的公司签订合同,走公对公打款。”
“他说了,如果您能帮忙,他就欠您一个人情。”
“所以您看,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