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一切后,他亦归入屋中。
归家后,易中海落座凳上,拿起一旁的水杯打算解渴,脑海中却浮现高阳那令人生厌的表情。
随即‘嘭’的一声,水杯摔于地面。
妻子杨桂花在一旁目睹这一切,赶忙安抚:“老易,别生气了,气坏了身体不值。”
她再次说道,“我看这样算了吧,高家的人本来就难对付。”
易中海听罢妻子的劝告,“啪”
的一声重拍桌面。
“高家那小子,根本不晓得敬老爱幼,今日竟还敢动粗!”
“要是年轻人们都效仿这种行为,我们的院子岂不成何等模样?”
尽管表情充满了正义感与愤怒,但易中海的眼神深处却是满满的恶意。
“行啦,别多说了,等机会合适,我自会处理这小子!”
易中海截断了妻子想要继续的话语。
面对丈夫的态度,杨桂花最终选择了沉默。
在家中的决策地位上,她毫无发言权。
关于今晚发生的事,很快就成了大院居民间热议的话题。
尤其针对高阳本人,
大家均感到惊讶:原来平日里学业优异的高阳,其在争斗中表现得同样出众。
然而,最开心的莫过于刘海中。
原本对易中海在大院中的地位和威望,刘海中就颇有微词,如今看见易中海颜面尽失,自然是乐不可支。
许大茂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跟高阳聊天,直到快到自家门口时,才被父亲许富贵带回了家。
随后,高阳也返回了自己的住处。
回家后,母亲秋雨露关切地询问:“阿阳,今晚把你们叫去是有什么事儿?”
高阳没有隐瞒,向母亲如实讲述了一切。
听完,秋雨露也只是温和地提醒高阳日后避免再与人动手。
高阳点了点头表示答应,然后便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晚上他又温习了一些学业,直至深夜方才熄灯入睡。
这一夜风平浪静。
第二天清晨,高阳依然早早起床,做完一套晨练拳法,清洁完毕后便帮母亲准备起了早餐。
吃完早餐后,高阳照常骑车送母亲前往医院。
将母亲送到目的地后,他自己又骑车回到了大院。
刚好,在门口遇到了易中海以及贾东旭。
贾东旭一见到高阳,就不禁回想起昨日自己遭受的屈辱,还有一直疼痛的右手。
虽则心生怨气,但贾东旭现在对于高阳已经是畏惧有加。
贾东旭随即扭过头,避免目光与高阳接触。
对于昨日已经给了贾东旭一个深刻教训的高阳来说,对方现在的态度早已不在意。
而易中海的表现仿佛昨日的事情根本未曾发生,一如往昔那样带着亲切的笑容向高阳问候道:“阿阳!你这是送秋医生来上班的吗?”
这突如其来且平和的态度,让高阳颇为意外。
在心里赞叹:“真是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既然对方选择以这种方式应对,高阳心想也就顺其自然好了,面上仍保持微笑回答道:
“是的。”
接着礼貌地说道:“易师傅,您是去上班么?”
易中海微微点头。
“好吧!易师傅先忙您的,路上小心,我先走了!”
“保重!”
易中海回应道。
高阳转身走入大院,他的背影从易中海眼中逐渐模糊。
待到完全看不见高阳时,易中海脸上温暖的笑意慢慢消失不见。
一旁的贾东旭察觉到师傅的情绪变化,却不明所以。
明明昨天才经历了一场 ** ,今天怎么一切都恢复如常?
易中海的目光紧随高阳的身影直到最后,眼眸微敛犹如毒蛇般隐秘,接着若无其事地说:“走吧,东旭,我们也去上班!”
“好!师傅!”
二人随即朝着工厂的方向走去。
高阳回家后,先帮忙打扫了一下房屋卫生,然后拿出了昨晚系统奖励的新武器——一把复合弓。
今天打算去山林中试试这把弓,并打算借此机会出去走走看看。
自从一年多前来这里之后,除了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之外,还没有好好探索外面的世界。
拿起复合弓,加上一把挂在户外兵器架上的刀,带上一些食物,拉着小车就出发了。
经过内院时,恰好遇见了出门涮锅的秦淮茹。
看见高阳,秦淮茹吃了一惊,本能地想要关门躲起来。
但是她觉得这样不太合适,于是只好站在那里,脸上勉强挤出一丝尴尬的微笑。
而高阳仅是轻轻看了她一眼,便推动车子继续前行。
同时,高阳也能感觉到一道充满敌意的目光紧盯着自己。
高阳立刻意识到这道目光来自谁——昨日上午受了自己两记耳光的贾张氏。
不错,这位贾张氏两边脸颊红肿高凸,因这额外的浮肿使得她的胖脸更加显得臃肿不堪。
此刻,她正以极度厌恶的眼神盯着高阳,直到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
“可恶的混小子!”
“这小子身上背的是什么玩意儿?”
贾张氏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接着询问身旁的秦淮茹。
“应该是……弓箭吧!”
秦淮茹带着几分不确定性回应道。
作为乡村长大的姑娘,秦淮茹对弓箭并不陌生,但像高阳背的那样子独特的弓箭却是第一次见到。
“弓箭?混小子背上弓箭干什么去呢?”
“难道是要去打些猎物吗?”
“哈!这么个软脚虾居然还想 ** ,我看不出他会在山上遭遇不幸!”
“老贾啊,你若有灵,请保佑那个混小子在山上迷路吧!”
贾张氏在那儿自言自语抱怨着,甚至扯上已经过世多年的丈夫。
听到这些话,秦淮茹心里不由得撇了撇嘴,然后便出门洗碗去了。
高阳对贾张氏的咒骂一无所知,即使知道了恐怕也不会在意多少;最多不过是多抽她两巴掌罢了。
当他走出院门之后,迅速跨上自行车向城市的入口方向进发。
沿途,高阳见识了这个时代独有的风貌。
这个时代虽不及他前一世的繁华,但是人民的精神状态却远非后来能及。
街上的行人昂首挺胸,朝气蓬勃,与未来常见的低头族形成鲜明对比。
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乐观与向上的光芒,毕竟新中国刚建立不久。
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之初战胜了世界头号强国及其多个盟友,
这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自信与荣耀,不像后辈那样普遍缺乏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