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走上前,审视着须朴部落的众人,随后沉声说道:
“既然你们求和,那得拿出点诚意来。
先说说,你们一向以呼延部落马首是瞻,这次为何突然改变主意?”
那为首之人赶忙回答:“将军您英勇善战,我们须朴部落此次损失惨重,
我们深知无法与云国抗衡,若再继续争斗,只会让更多族人丧命。”
杨天微微点头,说道:“好,那我且信你这一回。
但你们须得遵守承诺,若有半点违背,我定让你们有来无回!”
“是是是,将军放心。”那人连连点头。
随后,须朴部落的人果真献上了大批的牛羊马匹。
看数量,竟然各自有两千只,这对于须朴部落已经是大出血了。
而且,须朴的现任首领竟然愿意对大云称臣纳贡,年年朝拜。
这个消息大大出乎了杨天的意料,他本来还想着如果对方耍花招就出动坦克,
结果对方竟然是真的想要投降,这就好办多了,
将投降书接过来,杨天让士兵们将这些战利品接收,然后说道:
“你们回去告诉其他部落,云国不是好欺负的,若敢来犯,定不轻饶。”
须朴部落的人唯唯诺诺地应着,然后转身离去。
“将军,就这样放过他们,会不会太便宜他们了?”王昌有些不解地问道。
杨天笑了笑,说道:“他们的首领亲自盖章出具的投降书想来应该是真的,
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云国,只要他们不再侵犯,暂且饶过他们也无妨。
况且,我们还得防备其他国家的动向,不能在此耗费太多精力。”
“将军高见。”王昌说道。
杨天接着说道:“走,我们先回雁门关吧,然后再说后边的事。”
本来杨天还想着搜刮其他的匈奴部落,
但是看看地图,他们都离这里有点远,所以只能作罢。
吩咐手下飞鸽传书将这里的战况报给雁门关和云国朝廷,
随后在杨天的安排下,众人携带着牛羊马匹启程返回云国。
此时的雁门关内所有人也是忧心忡忡,
一群人在讨论着杨天等人如今在何方,取得了多大的战果。
“我猜测,杨将军应该会绕道行驶,跑到匈奴大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然后伏击。”
郭保坤嗓门很大,他的声音最响亮。
“我感觉,杨将军应该是跟在匈奴大军后边不断的开火骚扰,
如果匈奴怒了派人追,他们就上车跑,等到匈奴走了,再继续找合适的位置开火。”
原雁门关守将梁温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他本来抱着必死的决心想要在雁门关背水一战,
可没想到杨天的到来竟然瞬间改变了局势,这也让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根本没那么难猜,按照杨将军的脾气,
你们说的这些动静都太小了,入不了他的法眼,
要我说啊,他必定是带领所有人乘坐路虎车长驱直入,
路虎车的速度快,将匈奴大军直接远远的落在后边。
这个时候,那匈奴老巢薄弱的守卫对杨将军来讲岂不是形同虚设。”
一位赤焰军的老派将领眼光毒辣,他的想法跟杨天不谋而合。
“你们说的我不敢苟同,大男人岂能畏畏缩缩,
我的看法是,杨将军必定直接率领大军开着路虎冲入匈奴大军,
凭借匈奴的刀剑和马匹对车辆很难造成太大的伤害,
这时候车上的人在不减速的情况下,朝这匈奴大军扔手雷,毒气弹,燃烧弹等。
在烟雾弹的笼罩下,所有匈奴人必定被耍的团团转,
躲避不了手雷,他们必定损失惨重。”
一个激进派的将领说道,他十分年轻,所以气盛。
……
整个雁门关城墙上瞬间乱作一团,
大家都是将领谁也不服谁,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都认为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就在所有人都议论纷纷的时候,一只信鸽从远处飞来。
“快看,是咱们大云的信鸽,应该是杨将军有消息了吧?”
郭保坤眼尖,第一个看见了这只信鸽。
“真的是我大云信鸽,太好了,杨将军出征多日,终于是有消息了。”
看清楚信鸽的标记时,其他将领也是一脸的兴奋。
他们这次在雁门关内等的太久了,如果杨天再不回信,他们可能会派人支援。
一名士兵迅速将信鸽脚上的竹筒取下,递给了郭保坤。
郭保坤打开竹筒,取出信件,匆匆扫了一眼,
他先是瞳孔一缩,然后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
“各位,杨将军大获全胜!不仅阻拦了匈奴的两次进攻,
还斩杀了本次进攻大云的罪魁祸首,匈奴大首领,呼延兴,
不仅如此,他还率领小队孤军深入,直接凭借四十几个人端了匈奴老巢,
并且将匈奴人仅存的一些物资给焚烧殆尽,还在尸体下埋了地雷,
这还没完,杨将军还活捉了不少的呼延部落高层,甚至他们的老首领也在其中。
须朴部落也对杨将军的用兵如神极为敬佩,他们献上投降书,向大云称臣纳贡。”
郭保坤大声说道,他一脸激动,仿佛这立功的人是自己。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欢呼。
“杨将军威武!”
“云国必胜!”
欢呼声此起彼伏。
原雁门关守将梁温激动得热泪盈眶:“太好了,太好了!云国有杨将军,实乃国之大幸!”
那位赤焰军的老派将曾太一笑着说道:
“我就说杨将军定会直捣黄龙,果然不出我所料!”
激进派的年轻将领石宇也兴奋不已:“杨将军此战功盖千秋,必当名垂青史!”
就在众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郭保坤说道:
“信中还说,杨将军不日即将归来,他不仅带来了匈奴前首领呼延修和呼延部落的高层,
并且还带有须朴部落献给大云求和的牛羊马匹和投降书,让我们做好迎接的准备。”
梁温立刻说道:“那还等什么,赶紧安排下去,
准备好酒好菜,为杨将军和将士们接风洗尘!”
众人纷纷行动起来,雁门关内一片繁忙而又欢乐的景象。
一时间,整个雁门关都传来了杨天凯旋而归的消息。
所有的百姓都欣喜若狂,有些人甚至喜极而泣,
他们奔走相告,冲到大街小巷歌颂杨天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