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科长虽然听出了陈副局长的阴阳怪气,不过却揣着明白,装糊涂,
接着往下说道:
“多谢陈局夸赞,除了住院的胖仔没问,那三个孩子的口供竟出奇地与齐鸣所说的一致。
因此,我认为,那三个孩子有集体串供的嫌疑。
还有,我已经核实了,马文斌手里的五角星和军帽上五角星所别的针孔位置一模一样。
这足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这顶军帽就是马文斌的。
所以,我请求进一步调查取证。”
陈副局长一听,顿时脸色大变,一拍桌子怒道:
“纪长城,究竟你是局长,还是我是局长?
我是让你把材料整理清楚,移交到市检察院。
又没让你解释案情,你只需照办就是了。”
纪科长一听这位大局长竟然直呼起了自己的大名,若再坚持下去,势必将他激怒。
如果这样,反而对马文斌不好。
何不暂时示弱,让他打消疑虑。
自己再设法拖上一周,直到那个姓曾的管事回来。
想到此处,纪科长连连陪着笑脸说道:
“陈局息怒,我照办就是了。
我这就回去把材料重新整理一下,争取早点送到检察院。
不过明天怕是不行,我手头还有一个案子,材料已准备了一半。
您看这样行不,给我三天时间,就三天,保证送到检察院。”
陈副局长一看纪科长服软了,也退了一步,说道:
“小纪呀,这就对了嘛。
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最喜欢你的就是,头脑转得快。
好了,你去忙吧。我还要打个电话。”
说完,做了一个挥手的动作。
纪科长见状,迈步走了出来。
一面走,一面想:
“只拖三天时间肯定不够,看来只好用下下策了。”
陈副局长见纪科长出去了,抄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喂,齐副市长吗,我是陈忠啊。”
“哦,原来是陈副局长,我正要找你呢。
我家齐鸣的案子摆平了没有?”
这位齐副市长大号叫齐震江,就是那个诬陷马文斌的齐鸣的爸爸。
“齐市长,我都已经安排好了,您放心。
不过我也只能为您做这么多了,案子一旦到了检察院,我也就无能为力了。”
陈副局长故意以十分忠心的口吻说道。
“陈局长,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检察院、法院那块就不用你再插手了,有我亲自来安排。
不过我可要提醒你,现在正是改选市长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要出任何纰漏。
一旦被人寻到任何蛛丝马迹,那可就全完了。”
齐副市长一再嘱咐道。
“齐市长,无需多虑。
这个案子由我亲自来抓,绝对不会给你留下任何隐患的。”
“好,市长改选定盘之后,接下来就是八大局局长的改选。
你帮了我这个忙,那么局长的位置我会力荐由你来做。”
陈局长得到了齐市长的承诺,脸上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
撂下电话,把两条腿交叉搭在桌子上,身子向后一仰,悠哉悠哉地哼起了小曲。
他这个样子根本就不像一个局长应该有的做派,倒像是一个地痞流氓。
就在齐副市长和陈副局长在背后做着阴谋时,不知情的马文斌还住在看守所里心心念念的等待着周猴子的消息。
再说周猴子拿着字条,按照上面的地址找到了南十条六段18里5号。
这个地址俗称南十条,日伪时期,是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家属区。建有有数十栋日式住宅。
解放后,沈城军区后勤部的领导们常年生活、居住在这里。
周猴子按照地址敲响了房门,开门的是一位农村打扮的大嫂。
看到敲门的周猴子很陌生,于是礼貌性的问道:
“请问,你找谁?”
这一句话,倒把这猴子给问愣了。
原来,马文斌给他的字条上只写了地址,并没有写任何人的名字。
于是尴尬地说道:
“呵呵,我就找住在这个地址的人。”
大嫂听他这么一说,撇了撇嘴:
“你都不知道住在这房子里的人是谁,这家门我是不能让你进的。”
说完,就要把门关上。
谁知却被周猴子给拦住:
“别介,大嫂,那你告诉我,这房子里究竟住的谁?”
“住的谁?说出来吓死你,是沈城军区后勤部的叶主任。
我在他家做了几十年保姆,从未见过他家有农村的亲戚。
所以,你还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说完,啪的一下,把门关上了。
周猴子这个气呀,只好寻了一个台阶坐了下来。
这一等,就过去了两三个小时。
眼看着天渐渐黑了,才看到一个微胖的身影走了过来。
那个人来到近前,看到坐在自家门前的周侯子,瞥了一眼,问道:
“你找谁?”
周侯子站起身,见这位老人身着军装,气度不凡,断定他就是那位叶主任。
于是,又把纸条递了过去,客气地说道:
“首长,我找住在这个地址的人。”
叶主任接过纸条,借着门前的灯光一看,见里面只有地址,没有名字。
于是,皱了皱眉头说道:
“我就是住在这个房子里的人,那你找的就是我喽。
那你可认识我是谁?找我有做什么事呢?”
周猴子被老人一问,摇了摇头,说道:
“我不认识您,我是替一个叫马文斌的人来找的。
当时给他字条的那个人说,如果有什么事情,尽可以来城里找他。
如今马文斌被关进了看守所,他这才叫我拿着这个纸条来的。”
叶主任听完,从皮包里掏出老花镜,仔细看了看纸条,说道:
“哦,我知道你要找的人是谁了,进屋说吧。”
保姆听到屋外的动静,急忙开了门,把周猴子让到了屋里。
叶主任指着屋内的沙发说道:
“我儿子要过一会才能回来,你先和我说说,那个叫马文斌的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周猴子见老人虽然身着军装,讲起话来却是和蔼可亲,就把马文明所遭遇的一切讲述了一遍。
没想到那个老人听完之后,突然瞪大眼睛问道:
“你是说那个叫马文斌在宝丰园卖了一筐野菜,又向一首长要了一顶军帽和军用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