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缓缓地转过身来,目光所及之处,只见那身姿婀娜的澹台明月已然从客位之上盈盈站起,并朝着他微微躬身作揖。她那绝美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但这笑意却并未抵达眼底。
\"何解?\" 魏无忌强忍着心中汹涌澎湃的怒火,尽可能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如水。然而,尽管他极力克制,那话语之中仍旧难以掩饰住丝丝缕缕的怒意。
仿佛只要再多说一个字,这压抑已久的怒火便会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将眼前的一切都焚烧殆尽。
“请王上坐到主位,小女子细细讲来。”澹台明月也是连忙走到王上的身边,搀扶着王上的身子,想以此平息王上的怒火。
罢了罢了,若是真能如她所说,本王受点气何妨,也许雪国的未来真在她手中。魏无忌这般想着,在澹台明月明月的搀扶下重新落座到主位,然后他开始默默地打量这位白夜城城主府的小姐。
他现在倒是想知道白夜城城主若是知道他女儿已经在王宫之中三番五次激怒王上,那位城主应是何表情。
澹台明月搀扶魏无忌重新回到主位后,并没有转身去客位,而是就在其身边作揖行礼,因为她接下来要讲的话,更是会惹得君颜大怒。
“门下城之事不知...不知王上是否参与!”
魏无忌瞥了她一眼,这次倒是没有发怒,许是一切都讲开了,便也是没什么顾忌了,如果身旁女子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也是不必再留了。
只听得那威严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缓缓地在这宽敞而庄重的殿中回响起来:“本王未曾参与此事,此次事件乃是父王与部分魏家嫡系之人所涉其中。”
此时,站于殿中的澹台明月依然保持着作揖的姿势,但她的身躯却明显地又伏低了一些,仿佛要将自己融入到地面之中去。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着说道:“王上,接下来小女子要说的这番话,还望王上能先赐予小女子无罪之身,如此一来,小女子才有胆量一吐真言。”
整个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无比,魏无忌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你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当然只是这番话而已,若是你说不出解决之法,你知道是什么下场。”
“是,小女子有三步解法。”澹台明月听到王上已有威胁之意,不敢再拖沓。
“其一,在成仙会期间,将门下城之变王室和仙门勾结之事公布天下;同时,将仙门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
魏无忌听完点了点头,这第一点倒是没什么,刚刚已经听过了。不过仙门的所作所为嘛,这原本是不传之秘,便不知身旁这位女子知晓多少,仍需试探一下。
“本王了解,你所说的仙门所作所为是指?”
只见澹台明月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雪国如今之民生可谓艰难至极!这其中缘由便是那可恶的仙门夺走了民间的气运所致;正因如此,普通百姓们才会诸事不顺、灾厄连连。而那些所谓的仙人之所以能够长寿不衰,实则是借用了民间百姓的宝贵寿命。”说到此处,她不禁咬了咬牙,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愤恨。
紧接着,澹台明月稍稍起身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道:“我曾有一位至交好友,大约在十年前有幸加入了仙门。起初他对仙门满怀憧憬与敬畏,但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发现了仙门内部隐藏的诸多秘密。然而,他心地善良,实在不忍心看到民间的生灵遭受这般苦难,于是常常暗中写信给我,将仙门之事一一告知,并殷切期望我能想出应对之法。”
???
魏无忌确实没想到,澹台明月仙门居然都有内应。手指敲击椅子的声音再次在殿中响起,他在想这位内应如果用得好,那定是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澹台明月宛如一尊冰冷的雕塑般伫立在那里,她那美丽而深邃的眼眸仿佛并未察觉到王上面部流露出的思索神情。然而,就在这短暂的沉默之后,她毫不犹豫地再次张开朱唇,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口吻说道:
“其二,请王上即刻下令将那些昔日与仙门相互勾结的魏家子弟统统抓捕入狱,并在向民众发布相关公示之后,当街问斩、以儆效尤!如此一来,必能赢得天下百姓之心。”
魏无忌暴怒,他都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生过气了,却在今日被一女子一连气了多次;他这是要本王手足相残,要知道当年魏家子弟参与其中得可是不少,全斩了?他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见下面的列祖列宗
“简直胡闹!”魏无忌拍案而起,眼中闪烁着怒火。
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这样情绪失控过了,她这是要本王手足相残啊!要知道当年参与门下城之变得魏家子弟可不在少数,若是都处死。
百年之后,他有何颜面下去见魏家的列祖列宗。
澹台明月毫无畏惧地直视着他,“王上,如果不这么做,如何平民愤?如何向死去的百姓交代?如果不这么做,雪国如何同心!”
还未待魏无忌回应,她继续说道:
“其三,请王上再复门下城之变!不过此次王室表面上绝不能再勾结,仙门必须是当着雪国百姓的面,去夺满城之寿!之后,雪国必定全国同心,举国伐仙!”
“你是要本王,送一座城给仙门毁灭?”魏无忌的声音逐渐显得疲惫,不复之前的怒意。
许是之前已经气够了,在澹台明月说出第三点后反而变得平静了。
“王上……”澹台明月轻声唤道,她注意到了魏无忌神色的变化,心中也不禁涌起一丝愧疚。
这位两分钟前还满具威严的少年,如今却是略显沧桑之感。
“小女子知道今日言论有违君臣之礼,有违手足之情,有违人伦常理!更是愧对王室列祖列宗!”
“但是王上,若做,雪国至少可再延续一百年!不做,二十年内,雪国,必亡!”
他明白澹台明月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但要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而且用如此沉重的代价,换一个雪国的未来,真的值得么?要知道雪国也许只是他们魏家的雪国,那如果雪国没有了,北地的百姓们是否能更好的活着。
好似看出了王上的思绪,澹台明月再次开口:
“王上,此举不止为雪国,更是为了北地的百姓!如若不为,北地的百姓们还会继续被仙门加大剥削,自王上即位以来,不是年年如此么?”
是啊,年年如此!
如今,雪国的百姓们已是快撑不住了。
一年的时间,整个雪国便死了十万余人,要知道那可是十万条鲜活的人命啊,许是在仙门看来和蚂蚁没什么区别。
“如何延续百年,周围邻国入侵,何解?”略显疲惫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可能,仙门之事一公布,各国都将直接面对仙门的压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澹台明月听到王上的问题,便知道王上已是多数认可了她的解法,随后便是需要解除王上的疑虑。
再无多言,二人就这样沉默了半炷香的时间,随着魏无忌摆了摆手,澹台明月掏出了刚刚放在怀中的将军府信纸,而后拿起桌上的笔在信纸的背面写了几个字,后是退出了大殿。
一阵寒风吹入大殿,使得魏无忌不禁打了个冷颤,原来竟是澹台明月退出大殿时没有关门,门口的护卫也是早早地被他喊去院门驻守了。
今天的冰凤城还是雪天,从小生存在北地的他,平常并不觉得雪有什么特别,今日却是感觉极美。
“父王,我累了。”四代雪王就这样没有丝毫礼仪地坐在了会客殿的门前。
在澹台明月未出现之前,他抱希望于第三莫问,若是他能带头伐仙并且成功,然后再由他公布仙门的罪行,定是能让雪国许多百姓气愤不已,后追随雪国王室伐仙的步伐。
但全国同心却是不现实,当年的门下城之变仍然在民间传播,在宣布雪国今年民生之后,百姓们更是纷纷猜测当年王室参与其中,虽没有确凿证据,却是无法得民心;并且以现在百姓们对王室的支持,不暴动已算是好的。
在澹台明月出现之后,给了他一个新的解法,一个有愧家族、有愧王室、有愧百姓、有愧列祖列宗的解法,却是能救雪国,能救北地的大多数百姓。
其实这三点中,让他无法下定决心的便是那第三点,前两点他愤怒终归只是愤怒,要做便能做!但第三点却是让他感觉格外沉重了,因为不知如何做。
当年父王便是因为门下城之事郁郁而终,而今日又是轮到他魏无忌了。
“父亲,当初,你是不是也有难言之隐呢。”坐在殿外的少年喃喃着,此刻他坐在雪王的位置上仅仅只有五年,却知有时候王也有难言之处。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魏无忌感觉身体些许发冷,大喝一声传唤院门外的护卫重新回到殿门外守候。
而他转身回到殿中,他没有忘记刚刚澹台明月在桌上留下的书信,来到桌前拿起了书信。
“寒霜城。”三个大字赫然入目。
嗯哼?寒霜城,那不就是第五锦堂在的城池么。
不过也对,若是将寒霜城交予灵上仙门,确实不会影响雪国根基。要知道表面上寒霜城是雪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换个方面想,在城池毁灭后在那里新建村庄仍然重视渔业发展,这不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么?
一个处于极北的小城,一无强大的经济支撑,二无优秀的人才池,三对政治的发展无益处。
不过即使如此,魏无忌也不希望寒霜城被毁灭,雪国的子民应是由雪国护着!
原本以为城池毁灭已成定局,不过寒霜城嘛,可不是他这个雪国的王能做主的,那里还坐着一位大佬呢。
就不知道他们灵上仙门惹不惹得起!也不知道那位“枪圣”愿不愿意出手。
大殿之中,魏无忌再次回忆当初父亲离世时的嘱托:
“无忌啊,你救救这个国家吧,救救我们的国家。”
他双手揉了揉双眼,不确定的事情实在太多,但某些事情终究是要下定决心,他拿起会客殿的纸笔,开始在纸上书写。
四分之一炷香后,威严的声音再一次从大殿传出。
”来人啊,吩咐走夜人将名单上的人全部关押,行事隐蔽一些。”
“还有,传冰凤城冒险家代理,说本王请他喝茶。”
——————
天下记—皓月入宫
澹台明月,百家楼称号“北雪皓月”,意思是她的出现,如天上的皓月般照亮了整个北地、整个雪国,据传闻说其本人也是很喜欢这个称号,经常在跟四代雪王魏无忌献策的时候秀自己的称号。一生献策上百条,无一不被四代雪王魏无忌采纳,后世都说二人是君臣一心。
说起澹台明月入宫,那就不得不提四代雪王在位期间的户部大臣魏大人,后世未能知晓他的名字,只知道是雪国王室魏家的子弟。这位户部大臣在后世也是因在宫前与澹台明月斗智斗勇,后还心生不快而出名,后世文人们都无一不称赞道:胆量过人。
只因澹台明月一生实在是提出了太多狠辣的计策,有些计策甚至在后世看着都心生畏惧,更何况当时身在计中的人。若当时这位户部大臣引得她心生怨恨,说不定“北雪皓月”有一千种办法能“搞定”他。
在后世的记载中,澹台明月入宫这一事件被视为雪国历史的转折点。它不仅为当时四代雪王魏无忌伐仙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法,也改变了整个北地未来的走向。后世文人们将澹台明月誉为“凡世历上下两百年的第一谋士”,至于为什么是上下两百年,那是因为凡世历两百年后,江山代有才人出。
无论如何,凡世历160年末,10月23日,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北地雪国的皓月,照亮了冰凤城的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