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战场,秋风萧瑟,残阳如血。
刘羽端坐于帅帐之中,面色凝重,目光如炬。
赵云、张合等一众将领侍立两旁,气氛压抑而紧张。
“主公,司马懿此人狡诈多谋,若留其一命,恐生后患。”赵云拱手进言,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
刘羽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赵云稍安勿躁,随即目光转向被押解在旁的司马懿,声音冷冽如霜:“司马懿,别白费心机了,不过一死!”
司马懿面色苍白,但眼神中仍闪烁着不甘。
他深知此刻生死一线,急切地开口:“刘将军,在下愿降!在下虽不才,但胸中尚有沟壑,可为将军出谋划策,共创大业!”
刘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满是嘲讽:“司马懿,你之智谋,我岂会不知?
但你之心性,却是蛇蝎难测,今日留你,无异于养虎为患。”
说罢,刘羽直接下令:“张合,将其带出去,斩首示众!”
司马懿闻言,面色骤变,先前的淡定瞬间崩塌。
他急切地挣扎着,口中连声哀求:“刘将军,饶命啊!在下愿以全家性命为誓,誓死效忠将军!”
刘羽不为所动,只是冷冷地看着司马懿,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他轻声在司马懿耳边低语:“这是你上辈子造的孽,就算我能饶你,上天也饶不了你。”
司马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绝望,身体颓然倒下,被张合等人拖了出去。
临死前,他的眼光木然,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灵魂。
刘羽却笑着“安慰”道:“司马懿,你且高兴一点,毕竟要下去和家人团聚了。”
言罢,刘羽挥了挥手,示意行刑。
帐外,刀光一闪,司马懿的人头应声落地,鲜血喷洒而出,染红了黄土。
处理完司马懿后,刘羽又命人将步度根带了上来。
此时的步度根,早已被刘羽的杀伐果断吓破了胆,一见到刘羽,便跪倒在地,连连求饶:“刘将军,饶命啊!我愿投降,愿为大夏效力!”
刘羽看着步度根这副贪生怕死的样子,心中满是不屑。
“步度根,你觉得你这副样子对我还有什么作用吗?”
他冷冷地瞥了步度根一眼,直接下令:“子龙,将其斩首,首级悬挂平城之上,以警示北疆异族!”
赵云领命,上前一步,长剑一挥,步度根的人头便滚落在地。
随后,只见赵云身着重甲,手持银枪,英姿飒爽地登上了平城那高耸入云的城墙。他那冷峻的面庞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而他手中提着的,则是刚刚被斩杀的步度根首级。
赵云毫不犹豫地将步度根的首级高高举起,然后用力一甩,那首级便如同流星一般划过空中,最终稳稳地悬挂在了平城城头之上。
这一幕场景实在太过震撼人心,以至于城墙上的守军们都忍不住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北疆地区,那些原本还对大汉边境虎视眈眈的异族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堂堂步度根竟然会如此轻易地就被赵云给斩落马下。
一时间,北疆异族人人自危,再也没有人胆敢轻举妄动,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步度根。
处理完这些琐事后,刘羽开始着手安排北疆的后续事宜。
他明白,如果想要彻底地让北疆安定下来,单纯依靠强大的武力去镇压那些反抗势力,那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采取刚柔相济、恩威并用的策略,才能够成功地收服人心,从而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刘羽果断地下达了一道命令:从今往后,严禁再有任何针对鲜卑人的屠杀行为发生!
与此同时,他决定在幽州边城设立专门的战俘营地,把所有被抓获的鲜卑俘虏都统一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这个战俘营里,每一个鲜卑俘虏都享有最基本的人权保障。大夏国的军士们被严格要求,绝对不允许对这些俘虏进行肆意的侮辱和残忍的屠杀。
相反,刘羽谋划着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俘虏的劳动力资源。
他安排这些鲜卑俘虏投入到当地的畜牧业生产当中,充分发挥他们在养殖方面的专长,为国家培育出更多优质的牲畜。
此外,还有一部分俘虏则被分配到了战马的驯养工作之中,因为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精良的战马作为支撑。
尽管这些鲜卑人处于被俘的状态,但他们依然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
而且,如果其中有人表现出色,能够积极配合管理并且展现出良好的改造态度,那么就有可能得到赦免,重新恢复自由之身。
这一系列的公平举措实施之后,鲜卑人不禁感慨万分。
他们没想到,刘羽对他们竟然比步度根要好数倍。
于是,这些鲜卑人不仅不仇恨刘羽,反而纷纷拥护他,愿意为他效力。
对于之前大夏军的屠戮行为,这些塞外异族也并未过多计较。
在他们看来,弱肉强食本就是草原上的法则,刘羽能够击败他们,便是强者,他们自然愿意臣服于强者。
时光荏苒,转眼间,北疆局势已稳。
刘羽看着这片曾经烽火连天的土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自己的征途还远未结束,南方的荆襄之地,还等着他去征服。
正当刘羽准备班师回程之时,南方突然传来消息,荆襄王刘表出兵了!
刘表命大将蔡瑁统兵十万,似要进攻寿春城。寿春此时有徐庶坐镇,魏延同样领兵十万与蔡瑁对峙,但蔡瑁却迟迟不敢进兵。
刘羽闻讯,眉头紧锁。
他深知,刘表此人虽无大志,但如今却因为他弑君之后,反倒让这刘表得到了大汉的遗泽。
而且,此时他麾下的大夏军主力经过连番征战,已疲惫不堪,急需休整。
思来想去,刘羽决定先派使者前往寿春,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定夺。
于是,他唤来亲信,吩咐道:“你速速前往寿春,告诉徐庶和魏延,务必坚守城池,待我大军回援!”
亲信领命而去,刘羽则开始着手准备南征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