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帝他爹生了七个儿子,活下来六个。排行老三的建武帝既非嫡也非长,果敢勇毅文武双全的他极得他爷爷太祖的喜爱。在他爹太宗皇帝还是太子时就被立为皇太孙,还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了几年,深谙帝王之术。
他爹太宗是位温和仁义的皇帝,对这个亲爹看好的儿子也很满意。太宗登基后,建武帝的太子之位也坐得稳稳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之无愧。如果太宗皇帝要是一干就几十年,建武帝能否一直这样顺风顺水还真不好说。可惜太宗皇帝只在位十二年就崩逝了,建武帝这个太子就转正上岗了。他爹临终前别的都放心,就叮嘱了他一句话:“善待你的兄弟们,尤其是你七弟,尽你所能让他富贵安宁一生吧。”
其实太宗即使不留下这样的遗言,建武帝对他七弟也只会更好。原因很简单:七兄弟中惟有七皇子是中宫所出。当年建武帝被人立为太孙时,众大臣反对就是因为中宫有嫡出的七皇子。七皇子比小建武帝小八岁,小小年纪已显出不凡之姿。虽说建武帝被他爷爷看好不由分说成了皇太孙,但建武帝和他爹多少都觉得有些亏欠老七,二人一直对七皇子宠爱有加。
七皇子等于是建武帝宠着长大的,从小就和太子三哥非常亲近,去太子的钟粹宫比在皇后的坤宁宫还自在,看见喜欢的东西说拿就拿了。最让人无语的是,七皇子从小也是个熊孩子,经常往宫外跑,时常和四王八公家的子弟混在一起,玩大发了也会有摩擦。一旦吃了亏,七皇子回宫就找太子三哥告状,建武帝从来不问缘由就带他七弟去找场子。建武帝的武力值在当时的京城权贵子弟中本就是佼佼者,更何况他还是太子,谁能惹得起。每次都是让七皇子当面“他怎么打你的你就怎么打回来。”
为这不省心的太子和老儿子,从不说重话的太宗都被气得大骂太子好几次,然后再叫来被打的孩子家长做善后——其实太宗对三儿子这样护着小儿子心里是非常满意滴。
建武帝是七皇子从小最大的靠山,二人的感情可想而知。建武帝登基后大封众兄弟,七皇子被封为义忠亲王。七皇子入朝后不喜欢办劳心劳力的差事,说自己没有掌权者的脑子,就喜欢华服美食。建武帝就给了他一个油水多多还清闲的岗位,让他专门负责皇店(特定的皇家物资供应商)的审批权。正因如此,他与金陵薛家等一批巨商过从甚密,不少大商户成了他的“钱袋子”。
大皇子曾经酸溜溜地对几个弟弟(太子除外)说:咱们这些皇子在父皇眼里都没有七叔重要。
都说天家无亲情,到此时大宇朝虽然立朝不过七十余年,但皇权也交接了两代了,还未发生过兄弟阋墙。除了太宗之外,太祖与建武帝都信奉“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无法生存”。他们要做的就是选定接班人之后全力扶持、全然信任,自然不给宵小可趁之机。建武帝立了太子后,给予太子绝对的信任和权力,所以大皇子和三四皇子们虽然心动但不敢行动。
也曾有老臣提示过建武帝义忠亲王骄奢过度,恐日久生异心。建武帝也只是一笑了之:“老七也就喜欢享受罢了,朕给得起!”建议武帝对义忠如此相信绝对不是他没有防人之心,实在是义忠亲王太会做人了。
自他三哥登基后,义忠亲王几十年如一日从公私两个角度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皇帝三哥。
论公:建武帝在朝上提出议题,但凡有朝臣反对,义忠亲王必定第一个站出来力挺他哥,然后将反对者喷到怀疑人生。
论私:每至年终岁尾,义忠都带着一大堆账本进宫找他哥做财务审计。谁谁谁为了成为“皇商”给他多少红包,这一年他净收入有多少,准备分他哥多少;现下京城中流行的服装和饮食都有什么,他带了样品请他哥先品鉴……诸如此类,账本上写得明明白白。
总结一下就是:凡是他哥赞成的的,他举双手双脚拥护;凡是他哥讨厌的,他赤膊上阵大加鞭挞。他哥喜欢的,就是上九天下五洋也要给弄来;他哥看好的,哪怕月中嫦娥他也不放过。
只是建武帝很少在美色上下工夫,年轻时喜欢出去溜达,义忠就花大价钱打造顶流的交通工具,确保他哥旅途轻松愉快;后来几次亲征,义忠主动请缨帮助他哥监督火器的制造。尤其是这五年来,义忠不辞辛苦地担任起火炮制造的安全总监一职,务必要保证以后跟随他哥出征的大炮在无一炸膛的前提下打得远打得准。
这一番操作下来,建武帝发自肺腑地感觉到弟弟比儿子都贴心,这样的弟弟谁能不宠?
到了建武帝十八年,他们哥六个只剩下建武帝和义忠亲王尚在人世,他不对义忠好对谁好?他不信任义忠信任谁?
此次远征恐怕是自己最后一次上战场了。为做到不偏不倚,建武帝决定带上五皇子和六皇子去”见见血“,大皇子和三皇子四皇子都留下协助太子做后勤调度。儿子们大了心思也多,几个年长的儿子都留在家中需要有个长辈帮忙盯一下;还有京城的防务让神武将军冯唐做了副指挥使,这正指挥使还得用自己最放心的人不是?
两下里一综合,非义忠亲王莫属。
建武二十年的秋天,当托因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时,建武帝再次御驾亲征。
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对太子道:“朕此次定将彻底扫平蒙古大漠,让你以后不再打这样的大战。太子你在京中朕很放心,朕只提醒你一点:慈不掌兵,你要记牢。万一有意外的变故,可找你七皇叔商议。”太子连连点头:“父皇放心。儿臣定会保证后方无忧。”
建武帝暗叹:“太子哪哪儿都好,只过于仁义这一条多少年也没改变。也罢,若不经历这些,他也担不起这江山。”
想法归想法,后手总是要留的。他又私下里又吩咐义忠亲王:“老七,皇兄把太子的安危交给你了,你定要把太子给朕护好了。若是……遇到突发状况,莫顾及他人,一切以太子为重。我已交待宫中御林军指挥,情况紧急时一切以你为令。”义忠正色道:“臣弟明白。皇兄放心,谁亲也亲不过太子,个中利害臣弟心知肚明。”
建武帝的本意是怕几个年长的儿子们对太子不利,让义忠把他的儿子们看好了。他从没想过和他感情浓厚的七弟会有什么不臣之心。说句实在话,义忠亲王此时还真不敢有二心,他哥的厉害他太清楚了。除非,他哥出了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