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打算在庄子短暂住两天,结果最后却待了足足五天。
萧老爹把发豆芽的流程和注意要点讲得非常细致,可正因如此,刘大海心里反而不踏实,老是担忧哪个步骤出问题导致失败,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向萧老爹确认细节。
问了好几次后,连萧老爹自己都被绕晕了,索性让萧天宝先回潍坊村,自己则带着乔念心、萧有为等人在庄子多住了些时日,直到亲自尝了庄子里发出的第一批绿豆芽,确认没问题才放心。
在这期间,萧有为悄悄把那个山洞的事告诉了萧老爹,萧老爹十分惊讶。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萧老爹决定先问问刘大海知不知道山上有个山洞。
虽说刘大海在庄子做了十多年庄头,可他还真不知道山上居然有这么个山洞。
两人商量后,决定带着萧有为和刘小五去实地查看。
没带乔念心的原因很简单:庄子里有温泉这事暂时不能让更多人知道,而且乔念心留在庄子是为了陪着乔天赐。
萧老爹和刘大海借口要去划定解冻后要开垦的区域,顺便上山转转,萧有为和刘小五也各自找了理由,成功说服两人带他们一起去。
一番实地考察后,结果让萧老爹和刘大海既惊喜又意外。
萧老爹对发现山洞的刘小五大加夸赞,还和萧有为一样,决定先把山洞入口封闭起来。
这次由两位老人亲自操作,洞口伪装得极为严密,就算是事先不知道的人,也绝对发现不了这里有个山洞,更别说里面的温泉了。
萧老爹和刘大海都是极为谨慎的人,他们还特意找到了洞顶那个碗口大小的小孔,把它封闭并伪装起来。
经过这次探查,萧有为终于明白为什么刘大海在庄子当了十多年庄头都没发现这里的温泉——因为山洞还有延伸部分,温泉产生的雾气都从那些延伸处散发出去了。
不过,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不太方便深入探查,这次并没有往山洞内部做更深入的探索。
温泉不会自行变动位置,萧家当下的情形也不适宜公开这一发现,所以也无需急于一时。
众人从山里回到三合院后,萧老爹和刘大海便前往后院忙活豆芽的事儿,乔念心则把乔天赐支走,与萧有为头挨着头开始交谈。
原本乔念心也打算一道上山,可摆脱不了乔天赐,只能留下来陪着他。
如今见萧有为回来了,自然要询问具体情况。
“那山洞顶外面的山里看不到一丝积雪,枯草中甚至还能瞧见绿色。我特意摸了摸那儿的土,竟然还有点温热。要是能开垦那块地,妹妹,你觉得冬天能不能在那儿种出菜来?”
萧有为把这次的经历详细地说了一遍,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乔念心眼睛顿时一亮,可很快又暗了下去,因为她没有亲眼看过,实在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不对,就算她亲自去看过了,也不应该、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乔念心惊讶地看着萧有为问道:“有家里暖炕那么暖和吗?”
萧有为摇了摇头说:“哪会呢,肯定比不上!”
乔念心鼓起腮帮子,愣愣地说:“那我就不清楚了,我只试过用暖炕种花种菜。”
萧有为被乔念心逗得大笑起来,没想到她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笑着的同时,他还伸手轻轻捏了一下乔念心鼓鼓的腮帮子。
乔念心有些生气地瞪了萧有为一眼,萧有为赶忙道歉。
实际上乔念心并非真的生气,萧有为哄了几句后,她也就原谅他了。
在这五天时间里,萧老爹不光教会了刘大海的妻子和儿媳发豆芽的技术,还多次和刘大海一同进山考察,乔念心也找机会跟着去了一次。
经过实地考察,乔念心发现山顶上那个碗口大小的小洞附近的地表温度确实像萧有为说的那样略高一点,可遗憾的是,这一片大多是乱石,拨开乱石后只有一层薄薄的沙土,十分贫瘠。
要在这样的地方进行种植,得从其他地方运土过来,开垦难度比较大。
至于值不值得开垦,乔念心觉得很难判断,关键要看最终能种植什么作物。
如果放在前世,乔念心肯定会利用这块地,在冬天用塑料薄膜搭建大棚来种植草莓和鲜花,那简直再合适不过。
但考虑到当下环境存在诸多限制,她也只能对此感到惋惜。
第一批豆芽培育成功后,萧老爹亲自品尝,确认品质没问题,终于准备返回潍坊村。
这次一同随行的,除了萧有为、乔念心、乔天赐和狗剩,还有刘小五和刘天宝叔侄俩。
他们将以书童的身份,跟着萧有为此行去读书。
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刘小五再跑去山洞,另一方面也是对刘大海一家付出的一种回馈。
在回潍坊村之前,萧老爹和刘大海还讨论了刘大海两个女儿的婚事。
萧老爹提议把她们的身契归还给刘大海,让他自行给女儿挑选合适人家安排婚事。
但刘大海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刘家虽是北方人,却并非莱州府本地人。
由于老家日子过得艰难,为了活下去,也为了安葬突然离世的两位老人,刘大海一家无奈卖身为奴来到莱州府。
前主人买下他们一家后,刘大海一直在庄子上当庄头,认识的人不多,他的两个儿媳也都是原主人家中的粗使丫鬟。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大海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家嫁女儿。
他和妻子都很疼爱孩子,就算是女儿,也不舍得让她们远嫁,更希望能在庄子里或者萧家的奴仆中,给女儿们寻到合适的成亲对象。
可庄子里只有他们一家是奴籍,萧家目前也没有其他奴仆,所以并没有合适的人选。
刘大海担心就算消除了女儿们的奴籍,她们还是可能被人看不起,要是匆匆嫁出去,反而会吃苦受罪,所以便婉拒了萧老爹的好意。
既然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那就先等一等。
好在刘大海的两个女儿年纪还小,再等个两年也没关系。
刘大海对萧家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相信两年之后情况会更好,说不定到那时就会有合适的选择出现。
相较之下,幼子刘介石和长孙刘天宝才是刘大海的心头忧虑。
这两个孩子聪明机灵,如果一直留在庄子里玩耍,以后大概率只能像他们的兄长(父亲)一样,成为普通的庄稼人。
但要是能跟着小主子,或许能有更好的前途。
于是,刘大海鼓起勇气请求萧老爹同意,让两个孩子以书童的身份一起来到潍坊村,给他们一个上进的机会。
至于两人将来能有怎样的发展,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