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明朝灭亡根源
出了员工大楼,眼前就是春风楼。
吕不韦介绍道:“这儿是武皇编舞地,游客可喜欢《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了,改良版《绿腰》《踏歌》《桃夭》的呼声也不低,有空可以看看。”
恰好武则天出来透气,她身穿明黄色龙袍,打扮的威严贵气。
看到吕不韦熟稔打招呼:“小吕啊,吃饭去呢?”
吕不韦点头应是:“武皇新舞编的怎么样?”
“差不多了,有空你拍段视频,发网上宣传宣传。”
“好嘞。”
听着两人对话,朱元璋有些懵。
他刚来半天,现代词听不懂。
武则天看到董小宛眼前一亮:“呦,新员工?瞧这腰肢,弱柳扶风,还有这气质,我见犹怜,朕就喜欢这款。
美人儿,有没有兴趣来大周旅游啊,朕给你封个公主当当。”
吕不韦满头黑线,武皇看见美人就想封公主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
董小宛含羞带怯看眼武则天,从两人对话猜出她的身份。
行了礼:“多谢武皇陛下。”
武则天笑眯眯抚摸对方脸蛋:“多标致的姑娘啊。”
说完拔下头上点翠簪子,插到对方头上:“好看。”
“快去吃饭吧,朕编完这场舞就去。”
吕不韦忙不迭带人离开。
朱元璋好奇问道:“那个就是……”
吕不韦点头:“对,历史上唯一女帝,大周女帝武则天。”
朱元璋由衷说道:“以李唐儿媳之身夺位,可见有几分本事。”
说完有些小委屈:“她没看到朕么?怎么不同我讲话。”
吕不韦打哈哈道:“许是没看到,没看到。”
春风楼中。
武则天冷哼一声:“唤张家兄弟过来。”
看会张昌宗、张易之的脸,武则天揉揉太阳穴感慨道:“都说朕喜欢女娇娥,才会立婉儿为相,比着大明皇帝,朕还是不行啊。”
毕竟她只喜欢活的,可没要求活人殉葬。
朱元璋靠近吕不韦:“吕相,你说武皇是不是不喜欢朕?”
吕不韦心想,咱俩很熟么?怎么突然问这事。
他们是同事哎,同事之间要有距离。
打着哈哈道:“怎么会呢,大明皇帝多虑了,除了老板和黛玉,武皇对谁都那样。”
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
不过人家确实有骄傲资本。
还没到餐厅,朱元璋闻到醉人香味。
他好歹也是大明皇帝,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咋这么馋呢,闻着口水直流。
吕不韦熟稔的来到后厨:“筠娘,今儿员工餐是什么?”
筠娘抽空回答:“主食是印度飞饼和米饭,菜是糖醋鱼和排骨,还有炸牡蛎并几样素菜,甜点是维夫饼干荷叶,垂容去摘了,一会回来。”
说话间炒好一盘菜:“小八,15号桌,上菜了。”
“库波!”
在朱元璋目瞪口呆中,外面飞来一气球信鸽,噗嗤一声身子变大,背着菜娴熟的朝15号桌飞去。
朱元璋揉揉眼睛:“咱好像出现幻觉。”
董小宛喃喃附和:“不愧是仙人居住之地。”
听到俩人声音,筠娘顺口问道:“呦,又来新同事了呀。你们喜欢吃什么?有没有忌口的,下次我给你做。”
董小宛连连摇头:“妾没有忌口的,什么都愿吃。”
听到称呼,筠娘心中明了,跟她一样是古人。
笑容灿烂,露出两排白牙:“成,那你的生辰是哪天?景区员工过生日的话,我给你煮长寿面。”
董小宛感觉眼睛涩涩的。
自入烟花柳巷,她从未这般被重视。
一颗心涨涨的:“妾的生辰是八月十三。”
“呦,挨着八月十五,日子不错,团团圆圆。”
董小宛重重点头:“嗯,妾也觉得不错。”
祝央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口里叼着半块饼干:“别妾不妾的,称我。”
董小宛笑的温婉:“我知道了,老板。”
祝央看向俩人:“吃了么?”
吕不韦接话:“刚来,正准备吃。”
“走,一块儿用膳。”
几人拿了托盘,装好想吃的菜,去外面寻了空桌。
景区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祝央边啃排骨边问道:“看完大明历史了?”
朱元璋沉默点头:“不怪崇祯。”
“确实,一个国家的灭亡,不能单纯怪到某个人身上。”
说完感觉不对劲,补充道:“胡亥这种亡国崽种除外。”
就算赵高再奸佞,若他跟政哥一样英明神武,大秦说什么都不会二世而亡。
祝央客观评价:“虽说崇祯帝刚愎自用,猜忌多疑。在位17年间换了50多位内阁首辅,还对将领不信任,冤杀袁崇焕,削弱大明战力。
李自成起义,清军入侵时又决策失误,反而加征“三饷”,激化民变。
还没有任用贤能,反而依赖庸碌之辈,但他还算不错的君主……”
听到祝央说“大明之亡,不能只怪崇祯帝时”,朱元璋蛮开心的。
证明老朱家的基因没问题,天生帝王,只是大明气数已尽。
可随着祝央讲述,朱元璋产生怀疑。
真的不怪他么?
刚愎自用、疑心甚重,用人不当、朝政混乱,决策失误、加剧危机,大明之亡,他要占不少责任。
祝央吃了一碗米饭,又去后厨打了一碗,压的实实的,碗沿冒尖。
筠娘看的哭笑不得:“老板,不如换大碗。”
“不行。”祝央振振有词反驳,“我最近在减肥,不能用大碗。”
“啊?”筠娘不解。
“一顿吃五六碗,也叫减肥么?”
“当然啦。”
祝央闻着香喷喷的大米饭表情陶醉:“我用小碗只吃五六碗,跟用大碗吃的五六碗相比,可不就是减肥。”
筠娘无语,老板总有一堆歪理邪说。
朱元璋也吃了两碗饭,又听祝央继续道。
“你知道崇祯帝最大的错误在哪么?”
“哪儿?”
“在于他试图以个人努力挽救一个制度完全崩溃的王朝,却没能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全方面衰败。”
朱元璋沉默半晌, 开口问道:“老板也觉得明之亡,跟咱晚年昏聩有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