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天空在私盐之乱平息后,似乎都变得更加湛蓝澄澈。赵义因成功捣毁私盐贩卖网络,受到了上级官府的嘉奖,声名远扬。胡秋水也因在这场风波中多次协助,凭借医术和智慧救人于危难,被百姓们奉为恩人,药堂的生意愈发红火,前来求医问药和表达感激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悄然浮现。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岭南多地开始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症。患者们先是发热、咳嗽,随后便会出现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的症状,且病情发展迅速,不少人在短短几天内就卧床不起,生命垂危。
这日,一位心急如焚的男子冲进了胡秋水的药堂,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喊道:“胡先生,求求您救救我的妻子,她快不行了!”胡秋水连忙放下手中的药草,扶起男子,急切地问道:“别急,慢慢说,你妻子得的是什么病?”
男子哽咽着说:“她一开始只是咳嗽、发热,我以为是普通的风寒,就没太在意,可没想到,这才几天,她就咳得喘不上气,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胡先生,您一定要救救她啊!”
胡秋水神色凝重,立刻收拾好药箱,跟着男子来到了他家中。只见床上躺着一位面色苍白、气息微弱的女子,嘴唇发紫,时不时地剧烈咳嗽着。胡秋水赶忙为她把脉,脉象细数且杂乱,又查看了舌苔,舌苔黄腻,心中顿时一沉,这病症极为棘手,与以往所见过的都不太一样。
“你妻子这病有些复杂,我先开个药方,试试能不能缓解她的症状。”胡秋水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写下药方,让男子赶紧去抓药。
回到药堂后,胡秋水陷入了沉思。他翻阅了大量的医书典籍,试图找到类似病症的记载,但都没有满意的结果。“阿福,你去打听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得这种病。”胡秋水吩咐道。
阿福领命而去,不久后便匆匆返回,神色焦急地说:“师傅,不好了,村里好多人都得了这种病,而且情况都很严重,已经有几个人去世了!”
胡秋水心中一紧,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刻决定前往村子里,亲自查看其他患者的情况。在村子里,他看到的景象让他痛心不已,许多家庭都笼罩在悲伤和恐惧之中,患者们痛苦地呻吟着,家属们则满脸绝望地守在一旁。
胡秋水在村子里忙碌了一整天,为每一位患者仔细诊断,根据他们的具体症状调整药方。然而,让他沮丧的是,药物似乎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患者们的病情仍在恶化。
与此同时,赵义也得知了这件事。他深知,如果这种病症得不到控制,将会给岭南带来巨大的灾难。于是,他立刻组织人手,一方面协助胡秋水照顾患者,另一方面加强治安,防止因恐慌而引发的混乱。
“胡先生,这病来势汹汹,到底该怎么办才好?”赵义满脸忧虑地问道。
胡秋水叹了口气:“我也在想办法,这病很奇怪,我从未见过。目前只能尽力缓解患者的症状,再继续研究。”
就在这时,一位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胡先生,赵捕头,不好了,邻村的人说我们村有瘟疫,不让我们出去,还说要把村子封了!”
赵义眉头一皱:“岂有此理!这病还没确定是瘟疫,怎能如此行事。我去和他们谈谈。”
赵义赶到邻村,与邻村的村长进行了一番交涉。经过耐心的解释和劝说,邻村村长终于同意不封锁村子,但要求患病的村子做好隔离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回到村子后,赵义协助胡秋水将患者集中安置在一个废弃的院子里,安排专人照顾,同时加强了对村子的巡逻和管理。
胡秋水则日夜守在患者身边,观察他们的病情变化,不断尝试新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他还派人去周边的城镇,寻找有经验的郎中,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胡秋水和赵义都深知,他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虽然前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们决心不放弃,一定要找到治疗这种病症的方法,守护岭南百姓的生命健康。而这场与怪病的斗争,也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