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在林羽的镇守下,暂时维持着安稳的局面,但朝廷内部却悄然掀起了新的波澜。随着萧逸尘的改革措施逐渐深入,触动了一些旧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开始在朝堂上暗中串联,企图对萧逸尘不利。
一日早朝,一位旧贵族出身的大臣率先发难:“皇上,臣听闻萧大人在推行改革之时,手段过于强硬,许多政策未经充分商议便仓促施行,致使不少官员心生不满,长此以往,恐怕会动摇朝廷根基啊!”
萧逸尘闻言,神色镇定地出列反驳:“大人,改革之路本就艰难,若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何能破除朝廷积弊?臣所推行之政策,皆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我朝实际情况制定,且均有益于国家之长远发展与百姓之安居乐业。至于官员心生不满,不过是少数因循守旧、不愿舍弃私利之人罢了。”
皇上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最终开口道:“两位爱卿都莫要争执,此事朕自会调查清楚。”
下朝后,萧逸尘的好友王大人忧心忡忡地走过来:“萧老弟,这次恐怕麻烦了。这些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你要早做打算啊!”
萧逸尘微微皱眉,眼神却依然坚定:“王大人,多谢您的提醒。但改革乃是大势所趋,为了国家和百姓,我绝不会退缩半步。我会密切留意他们的动向,收集证据,必要时在皇上面前揭露他们的阴谋。”
与此同时,苏瑶在民间也察觉到了一些异样。她发现自己的义诊堂时常有一些陌生面孔出没,而且有不少来就诊的穷苦百姓似乎受到了某种威胁,不敢再来。
苏瑶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可能与萧逸尘在朝堂上的处境有关。她回到将军府,将此事告知萧逸尘:“逸尘,我觉得有人在暗中针对我们。义诊堂的情况很不对劲,那些穷苦百姓明显是被人吓唬住了。”
萧逸尘脸色一沉:“看来他们是想从你这里入手,打击我的威望。瑶儿,你这段时间不要去义诊堂了,太危险。我会加派人手保护你和将军府的安全。”
苏瑶却摇头拒绝:“不,逸尘。义诊堂是我帮助百姓的地方,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我会小心的,而且我也想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萧逸尘拗不过她,只好叮嘱道:“那你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一旦有危险,立刻让人通知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萧逸尘一方面在朝堂上继续与旧贵族势力周旋,努力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另一方面,他暗中派人调查这些旧贵族的不法行为,试图找到他们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证据。
而苏瑶则依旧坚持去义诊堂,她不仅继续为百姓治病,还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一些前来捣乱的人口中套取信息。
一日,苏瑶在义诊堂遇到了一个受伤的年轻人。年轻人神色慌张,似乎在躲避什么人。苏瑶为他处理伤口时,轻声问道:“小哥,你为何受伤?是不是有人在追你?”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苏姑娘,实不相瞒,我是被那些旧贵族的家丁打伤的。他们让我不要再去给萧大人通风报信,否则就要我的命。”
苏瑶心中一动:“通风报信?你知道些什么?”
年轻人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我偶然听到他们在商议,要在三日后的宴会上对萧大人不利,好像是准备了一份伪造的罪证,要在皇上面前诬陷萧大人。”
苏瑶大惊失色,她立刻让下人将年轻人送回将军府妥善安置,自己则匆忙赶回府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萧逸尘。
萧逸尘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好啊,他们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瑶儿,你这次立了大功。我会提前做好准备,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三日后的宴会上,气氛异常紧张。旧贵族们面带得意之色,似乎胜券在握。然而,当他们拿出所谓的“罪证”时,萧逸尘却不慌不忙地拿出了自己早已收集好的证据,一一揭露了他们的罪行:贪污军饷、卖官鬻爵、结党营私……
皇上大怒:“你们这些逆臣!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做出如此恶行,来人啊,将他们全部拿下,交由刑部严惩!”
旧贵族们顿时瘫倒在地,脸色惨白,他们的阴谋彻底破产。
经过这次事件,萧逸尘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改革也得以继续顺利推进。而他和苏瑶也更加明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唯有坚守初心,相互扶持,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守护国家和百姓的安宁与幸福,直至岁月的长河见证他们的坚毅与执着,让他们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