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尘的凯旋而归,让整个府邸沉浸在喜悦之中。皇上龙颜大悦,不仅赏赐了诸多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还在朝堂之上对他大加赞扬,称其为朝廷的中流砥柱,实乃国之栋梁。
这日,萧逸尘刚下朝回到家中,苏瑶便迎了上来,微笑着说:“逸尘,你如今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了,这是好事,可我心中却总有一丝不安。”
萧逸尘轻轻搂住苏瑶,轻声道:“瑶儿,我明白你的担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我会更加谨慎行事,不会让我们陷入危险之中。”
正说着,管家匆匆进来禀报:“老爷,夫人,宫里来人了,说是皇后娘娘有请苏瑶夫人进宫一叙。”
萧逸尘和苏瑶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疑惑。苏瑶轻声说:“皇后娘娘为何突然召见我?我从未与她有过交集。”
萧逸尘安慰道:“或许只是皇后娘娘想与你聊聊家常,你不必过于担心。我陪你一同进宫。”
进宫后,苏瑶被带到了皇后的宫殿。皇后坐在凤椅上,神色和蔼地看着苏瑶:“苏瑶姑娘,不必拘谨,今日召你进宫,只是听闻你医术高明,又助萧将军立下不少功劳,本宫很是好奇。”
苏瑶恭敬地行礼后,回答道:“皇后娘娘谬赞了,臣妾不过略通医术,能帮上忙也是臣妾的荣幸。”
皇后微笑着点点头:“苏瑶姑娘谦逊有礼,怪不得萧将军对你如此倾心。只是这宫中的日子可不像外面那般自在,你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莫要给萧将军惹来麻烦。”
苏瑶心中一惊,连忙答道:“臣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从宫里出来后,苏瑶将皇后的话告诉了萧逸尘,萧逸尘脸色凝重:“看来皇后娘娘这是在敲打我们,怕是有人在宫里说了什么。”
苏瑶忧虑地说:“这可如何是好?我真怕因为我影响了你的仕途。”
萧逸尘握住苏瑶的手:“瑶儿,别胡思乱想。我们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他们。只要我们小心谨慎,不授人以柄,他们也奈何不了我们。”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不久之后,萧逸尘在朝堂上提出的一项改革建议,触动了一些保守派大臣的利益。这些大臣开始在皇上面前弹劾萧逸尘,说他居功自傲,妄图改变祖宗之法,甚至还牵连到了苏瑶,说她魅惑萧逸尘,干预朝政。
皇上听闻这些弹劾,心中也有些疑虑,便召萧逸尘进宫问话:“萧爱卿,你提出的改革建议朕很重视,但朝中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萧逸尘跪在地上,诚恳地说:“陛下,臣提出改革,是为了我朝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臣绝无居功自傲之心,至于苏瑶,她只是一个深居简出的女子,从未干预过朝政,还望陛下明察。”
皇上微微皱眉:“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此事朕会再考虑考虑。”
回到家中,萧逸尘心情沉重。苏瑶见状,安慰道:“逸尘,别太担心。皇上是个英明的君主,他会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萧逸尘苦笑着说:“瑶儿,我担心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怕他们会对你不利。我真后悔,当初就不该让你卷入这些是非之中。”
苏瑶轻轻靠在萧逸尘的怀里:“逸尘,这是我们共同的选择,我从不后悔。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一起面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萧逸尘一方面继续为自己的改革建议收集证据、拉拢支持者,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苏瑶的保护,生怕她受到一丝伤害。
而苏瑶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自己在民间的威望和人脉,收集百姓对改革的看法和期望,整理成册交给萧逸尘,为他提供了不少助力。
终于,在一次朝会上,萧逸尘凭借着充分的准备和有力的证据,成功说服了皇上和大部分大臣,改革得以顺利推行。
随着改革的实施,朝廷的气象焕然一新,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得到改善。萧逸尘和苏瑶也在这场风波中更加坚定了彼此的感情,他们知道,只要携手共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